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列夫·托尔斯泰 | 上页 下页


  地主们来喀山过冬,接连不断地举行晚会和舞会。

  显贵之家的大门是随时向有着伯爵爵位的托尔斯泰兄弟敞开着的。彼尤什科娃姑妈竭力要把托尔斯泰兄弟拉进喀山上流社会生活的圈子,领他们去参加各式各样的晚会,拜访省首席贵族、喀山学区督学和其他显要人物。

  豪华的大厅里,灯火辉煌,在华尔兹舞曲声中,一群群贵族青年欢快地旋转着。年青人彼此以考究的衣着和上流社会的风度炫耀自己。年轻的托尔斯泰常常眯着略带阴郁的双眼,有着与周围的人相去甚远的神态,他不爱跳舞,常常心不在焉。但是,喀山的贵族社会生活却使他感到惬意。

  托尔斯泰很容易地接受了贵族上流社会的行为准则,他的身上,一种当时青年人称之为体面的素质在滋长着。童年绚丽的幻想、恍惚不清的理想都淹没在喧嚣的上流社会生活之中。然而,他越来越觉得孤独,无聊,一切都不合他的心意,连海狸大衣的领子、白手套以及社交的礼节都使他厌恶。

  托尔斯泰没有从事外交的志向,一年级以后,就转到法律系,他认为法学对社会更有裨益。

  在法律系,托尔斯泰饶有兴趣地听年轻的民法学教授德·梅耶尔讲课。梅耶尔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的追随者、先进思想的拥护者,是一个富有魅力的人。他开的民法课,内容充实,引用大量生动的现实生活材料,贯穿着人道主义和勇敢精神。他所作的反对农奴制度、抨击贪官污吏、呼吁权利平等、鼓吹思想自由的讲演,始终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托尔斯泰对这些口号深表赞同,它们同托尔斯泰的思想是吻合的。

  别林斯基论文学的文章传到了喀山大学,给青年学生带来了良好的影响。托尔斯泰兴致勃勃地阅读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的作品,一边阅读,一边写读书笔记,试图从书中寻找出使他不安的那些问题的答案。嗜好书本给未来的作家带来了好处,他从书本里知道的事情远比在大学课堂里了解的事情要多,书本帮助他了解周围的生活,帮助他更广泛地接触现实。

  法学也没能使托尔斯泰满意。充满求知欲、倾心于生气勃勃活动的热情青年,对大学经院式的学习,越来越感到失望。他产生了研究各种科学的愿望。他认为,重要的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而且在于这些知识具有实际的效用。

  托尔斯泰力图避免工作和读书的片面性,他给自己提出办事有始有终的要求,要求自己深刻和严肃地研究各种感兴趣的问题,并且使它们获得圆满的答案。

  他并非连连读着到手的书,而是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选择阅读有关的书。他说:“我读了大量的书,我紧张地埋头于其中,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沿着一个方向。

  当我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的时候,我把精力倾注于其上,既不偏右,也不偏左,我力图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公诸于世的一切见解。”

  在大学生活的后期,托尔斯泰把写笔记发展为系统地记日记,从此以后,日记成了他的终生伴侣,直到临终前4天他才搁笔。

  托尔斯泰在日记里述说了他认为必须奉行的生活准则:

  “第一,凡是规定下来的事情,务必要完成,不管怎样,一定得去做。第二,该做的事,要做得好。

  第三,如果有什么忘却的,不要去查书,自己得极力追忆。第四,竭力经常开动脑筋。第五,平时大声朗读、并且思索。第六,不要羞于跟别人谈话,如果人家打断你的话,就让他打断,首先,你得让他觉察到,如果他不理解你,你要原谅他,并向他解释。”

  托尔斯泰认为,自觉地追求整个身心的全面发展,就是主要目的。而这种追求发展的志向应该给人民带来利益。

  托尔斯泰希望成为智力发达、体力健壮的人,他积极参加广泛的、合乎理智的活动,锻炼自己的毅力,培养自己有规律的劳动习惯。

  1847年春,托尔斯泰按照梅耶尔教授布置的课题,对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训示》与法国启蒙哲学家孟德斯鸠的论文《论法的精神》进行比较研究。经过一段紧张的工作,托尔斯泰得出结论:叶卡捷琳娜抄袭孟德斯鸠的民主共和思想,在《训示》中利用孟德斯鸠的民主思想为自己骗取荣誉,为俄国专制独裁作辩护,并竭力提高贵族的地位。他认为,在俄国社会里专制和奴役是最大的邪恶,如果再保存农奴制,就不能发展农业和商业。

  由于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对广大农民的同情,托尔斯泰产生了改革社会造福人民的思想。他认为,要做一个自己命运的主宰,并不需要什么学位证书,也不需要什么官衔。一个离开大学献身乡村生活的计划在他胸中酝酿成熟。1847年,托尔斯泰在大学的最后1年,以“健康不佳和家事牵累”的理由提出了退学申请。申请被批准,4月,当春日阳光照射着喀山克里姆林宫和鞑靼塔的时候,托尔斯泰回到了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