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圣雄甘地 | 上页 下页
二六


  面对艾贝尔这位名声显赫人物的告诫,新任副王感到局促不安。然而这只不过是一连串不幸消息的前奏,其他情况纷纷而来,副王即将在印度执行使命的前十天中忙得不可开交,应接不暇。副王办公室主任伊斯梅勋爵将军,曾于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四五年任丘吉尔的私人参谋部部长,同时出任过印度军队军官和前任副王秘书的职务。他最后这样结束对形势的分析:“目前印度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船体正在熊熊燃烧,船舱满载火药。”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在火势蔓延至炸药之前,究竟能否迅速把烈火扑灭。

  旁遮普省的英国省督给蒙巴顿的第一份电报证实,目前全省局势不稳,事态危急。电文附件详细列述了各种不幸事件。事件发生后,蒙巴顿召见了警察局局长,询问其军队是否能够维持社会秩序。

  “不,阁下,目前我的军队无能为力。”警察局长直接了当地回答说,

  蒙巴顿向印度军队司令克劳德·奥金莱克爵士元帅提出同样问题,结果得到同样的回答。

  这些骚乱事件是一场相互残杀战争的序幕,虽然至今尚未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安全,但是战争孕育的悲剧令人严重不安。蒙巴顿抵达印度十天后,不得不采取他任职期间最重大的决策。原来在伦敦商定,印度于一九四八年六月获准独立。当时,他对这个期限过分乐观。不管采用什么方式结束英国在印度的统治,现在必须在未来的几星期内实现这一目标,而决不能再等待数月。

  一九四七年四月二日,蒙巴顿在致克莱门特·艾德礼的第一份报告中写道:“这里局势十分不妙……在我看来,通过谈判解决印度前途的问题希望渺茫。”

  蒙巴顿在报告中详细描述了印度全国各地岌岌可危的局势,然后向英国政府惊呼道:“如果我不迅速采取行动,一场内战即将在我任职期间爆发。”

  ◎五 烈火真金

  两人单独坐在客厅里交谈,旁边没有秘书记录谈话内容。蒙巴顿确信,只有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解决问题,方可避免—场灾难性事件,因而他采取一种特别的谈判策略:印度的命运不能在谈判桌上讨论,相反,只能在私下亲密交谈中磋商。在副王那间最近油刷一新的办公室里,目前正在进行的单独会谈,也是今后一系列谈判的开始。正如蒙巴顿在给伦敦的第一个报告中所预见的那样,印度究竟能否摆脱可怕的内战,完全取决于两个人单独会谈的进展情况。出席今后一系列单独会谈的,仅仅有副王和印度三位主要领导人。

  三位印度领导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致力于反对英国,然而他们彼此之间意见分歧,时有芥蒂。他们三人年过半百,均是伦敦律师事务所培养出来的律师。他们在伦敦学习过如何唇枪舌剑地进行辩论。对他们来说,目前正在进行的会谈,是他们一生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最后一场大辩论。二十五年来,他们每个人以这种或者那种方式,已作好投入这场大争论的准备。

  蒙巴顿认为,目前当务之急在于维护大不列颠留给世人的最重要遗产,即维护印度的完整。他殷切地希望,甚至祈祷能够实现这一目的。穆斯林的分治要求,必将酿成一场惨剧。

  基于这种考虑,蒙巴顿放弃了过去多次导致流产的正式谈判作法,而决定在其静谧的办公室内和对手们举行单独会谈。他坚信自己能言善辩,思路正确,打算不遗余力地在未来几星期内实现他的前任们在数年内未能达到的目标,从而结束英国的统治,同时不会因此而引起印度分裂。

  第一位走进蒙巴顿办公室的印度人,是印度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他那已经开始谢顶的头上,戴着国大党白色橄榄形帽,西服背心的第三个扣眼上,插着一朵刚刚采撷的玫瑰花,他的面部富于表情,喜怒哀乐见于形色,他的举止轻柔媚人;天使般的温和目光中,不时闪烁出一股难以克制的激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时年五十八岁,和蒙巴顿一样,是位颇具影响的显赫人物。

  在此以前,尼赫鲁和蒙巴顿已经相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他们在新加坡见面,当时,年轻的海军上将刚刚在那里建立起最高司令指挥部。那时蒙巴顿周围的人劝告他说,不要和这位被英国刚刚释放的人建立任何关系。蒙巴顿置告诫于不顾,毫不犹豫地接见了这位印度领导人。

  尼赫鲁和蒙巴顿一见如故,彼此之间产生了好感。在蒙巴顿及其妻子身上,尼赫鲁再次看到他在年轻学生时代所看到的热情好客、豁达大度的英国人民的影子。在英国监狱中度过数年囚徒生活之后,这种记忆已经荡然无存。这位印度人富有魅力,博学多识,谈吐幽默,很快博得蒙巴顿一家人的好感。蒙巴顿不顾同僚们的反对,毅然决定携同尼赫鲁,一起乘坐敞篷轿车周游新加坡各地。蒙巴顿的顾问们评论说,此举只能抬高英国敌手的身价地位。

  “抬高他的身价地位?”蒙巴顿怏怏不快地反驳说:“相反,正是他给我带来荣誉。有朝一日,他将成为独立后的印度总理!”

  这个预言今天即将成为现实。在三位印度领导人中,尼赫鲁以英国保护国印度总理的身份,首先受到副王的接见。

  * * *

  对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来说,刚刚开始的单独会谈,只不过是他一生中和统治印度的殖民主义者进行谈判的一段新的插曲。过去,尼赫鲁曾是英国华贵家族的座上客,应邀出席过在白金汉宫举行的豪华酒宴,同时也在英国牢房内使用过白铁饭盒进餐。在他的交谈者中,既有剑桥大学的教授、英国首相、印度副王、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同时也有监狱狱卒。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出身于克什米尔一个婆罗门家庭,和印度新任副王一样,属于世袭的东方高门贵胄阶层。十六岁那年,他赴英国学习深造,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七个春秋。在哈罗公学①,他掌握了语法知识和板球技术;在剑桥大学,他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潜心研究德国哲学家尼采和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在牛津大学法律系的课堂上,他为英国法律家布莱克斯托恩的雄辩口才拍案叫绝。他颖秀文静,举止风雅,朴实无华,学博才高,无论走到那里,总是博得人们的喜爱。在上层社会的沙龙里,他应付裕如,谈吐坐卧俨然一派绅士风度。在英国逗留期间,他的身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致一九一二年返回阿拉哈巴德时,他的家人和朋友们认为,他已完全“非印度化”。

  ①英国培养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的中学。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