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苏格拉底 | 上页 下页
二一


  苏格拉底继续钻研阿那克萨哥拉斯的著作,从中他又发掘出不少的论点。于是,苏格拉底认为,他已经找到通往他所要追求的独特世界的途径了。苏格拉底因此感到分外地欣慰。什么是“理性是维持万物秩序的原因”呢?这就是说,理性(心)制定了万物存在的地点,让万物都处在本身最适当的位置,天空中的行星也得按照一定约定的法则运行。世间万物中的每一件东西是怎样诞生?是怎样消失的?又是怎样存在的呢?这些都是人们所关切的;人们也还要想弄清楚其他的有关事物对上面这些事物的影响,或是这些事物本身对别的事物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弄清楚究竟在何种状况下建立良好的秩序。

  照苏格拉底判断,阿那克萨哥拉斯的学说就是告诉了他关于宇宙万物的法则,而人们必须要做的就是考察人的本身及其他与人有关的事物。苏格拉底所期求的是再进一步对大自然的认知,弄清楚有关天体的运动。他急欲要弄清太阳、月亮以及其他星球是如何运行的,它们之间是否有影响。阿那克萨哥拉斯一再强调,所有事物都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建立起秩序的,因此它们目前所处的情形就是最佳状态。阿那克萨哥拉斯虽然指明了“理性”是万物存在所依照的法则,但关于如何运用理性,他未曾涉及;他更未指出“理性”所主宰的宇宙是明智及计划的化身。阿那克萨哥拉斯的理论曾一度使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真理,但他作进一步的探讨后,却又感到失望了。苏格拉底不得不承认自己“毫无研究自然科学的头脑”,于是他去寻求另一条出路,这就是辩证法及回答法的观念。他也认为自己找到第二条途径了。

  人们的精神依靠,或是精神支柱,包含有宗教与哲学这两项,而这二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难于截然分开。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有明确记载,俄耳甫斯教对苏格拉底有所影响,他从小就受这一宗教教义的熏陶。这是古代希腊一种神秘宗教,因其教主为俄耳甫斯而得名。这种宗教出现在公元前七至六世纪。信奉这一宗教的人具有“属天”的“神性”及“属地”的“魔性”,人死后果报和灵魂转生的观念是由这一宗教引入希腊的。因此,苏格拉底对“死亡”这一问题十分关心,他坚信人死后会转入另一世界。

  在柏拉图的《斐多篇》及《理想国篇》中引述了苏格拉底谈论天堂与地狱时充满想象的神话,其中包含着俄耳甫斯教的某些教义。这一宗教的教义主张人的身上具有某种“神性”,但是有些人却自甘堕落,丧失了“神性”,如果通过洗净和澄清,罪与死亡可以得到解放。通过另一种方法来解释,即灵魂是不朽的,是因为堕落而被流放的“神”。要怎样才能使灵魂获得解脱,越出“生死转换”,使之恢复不朽及神性,这正是俄耳甫斯教所追求的目标。苏格拉底有灵魂转变即灵魂转移的看法及论点与俄耳甫斯教的教义不无关系。

  14.认识的升华

  先哲苏格拉底因为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于是“问天”,随即他找到了阿那克萨哥拉斯关于“万物生存原因”的理论。阿氏认为“理性是维持万物秩序的原因”,对此,苏格拉底深信不疑,自信由此已经找到了通往他所追求的独特世界的途径。但是苏格拉底发现,阿氏只指出了“理性”是万物存在的法则,但对“理想”未作进一步追索与说明,也不知道如何运用“理性”,更认为“理性”所主宰的宇宙是明智和计划的化身。这样,苏格拉底又困惑和失望了,并自认为“毫无研究自然科学的头脑”。他又尝试新的途径,这就是关于辩证法和问答的方法。

  苏格拉底使用的通过相互间问答的谈话,以此寻找普遍的定义、寻求真理的方法就是古代希腊最初意义的辩证法。关于“辩证法”这个古希腊语文中的词汇,其最初的原文,即古希腊文的含义是“通过说话、谈话”。柏拉图在《克拉底鲁篇》中指出:“凡是知道如何提出和回答问题的人便可称为辩证法家。”苏格拉底是最善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人了,按理,他应被称为“辩证法家”,他所使用的提问的对话方法就是“辩证法”。苏格拉底自认他的哲学方法就是借助于谈话问答寻求普遍的定义,也就是探索真理的方法。实际上是在问答中不断地揭露对方的矛盾,使得对方不断承认并修正误识从而引导逐步认识真理。

  可能这就是人类最早认识到的辩证(方)法。但是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只能指出具体事物和普遍本质的对立,但未能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苏格拉底从“问天”转向“辩证法”,可以说是一次认识的转变,也可以说是一次认识的升华。但当苏格拉底运用了问答,也就是“辩证法”,并未使他所要打算探索的问题迎刃而解,于是他作了更进一步的追溯。

  无论什么人都有自己无法解决而别人又无法代为之解决的疑难,这就是一种苦恼的根源。但各人的情形都不尽相同,有些人苦闷或苦恼的时间较长,有些人则较短。苏格拉底受到苦闷或苦恼的煎熬的时间是在他30岁至40岁间,或者他在20多岁时就遭受到苦恼的煎熬了。首先,苏格拉底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问天”,他穷搜博索,好不容易才觅得阿那克萨哥拉斯有关“理性”解释“万物生成的原因”的观点,起初对之抱有无限的信赖与希望,但继而钻研,又使他失望。

  苏格拉底是无固定师承的,他必须在黑暗中冥行苦索,依靠自己的努力寻找自我。首先,苏格拉底在阿那克萨哥拉斯的著作中学到如何用感觉去接触事物,用眼睛去审视事物,从而转向理论探讨,再由理论去追索事物的真谛。苏氏设定,他自己判断的理论是异常正确的,颠扑不破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原因和结果都应有所显现,并且和理论取得一致,假若这些理论是真理,出现与这些理论不一致或其他情形,这就是不真实。

  审视苏格拉底的一生,人们会发现他寻觅到人生途径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从研究自然,继而研究人的变化。具体地讲,起初,苏氏尽心尽力地研究自然,探索其规律。随后,他发现人类的灵魂比树木、星辰、石头更为重要,于是着手审视与考察一切思想的真实性与正确性。其次,苏格拉底自发与自觉地感到他有代表全体人的使命感。其三,苏格拉底从自身被控告始直至他被判处死刑,他都自觉地致力于有关灵魂不灭的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关于智慧及如何追求智慧这一问题,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先哲对此都未曾染指,而苏氏则始终以爱智,即追求智慧自命与自任,否认自己本人是知悉一切事物的智者。苏氏曾说: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