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苏格拉底 | 上页 下页
二〇


  12.神秘奇异的征兆

  苏格拉底有一次应邀参加阿伽同举办的宴会,他边走边思考,于是脚步越来越慢。这时苏格拉底请与他一块儿赴宴的同路人先走,自己走到阿伽同邻居的大门前停了下来,站立在那里,别人招呼他,叫他的名字,他好像没有听见,仍然站在那里不动。这样的情形是经常在苏格拉底身上发生的。当人们看到出现这样的情形时,就知道他又在“冥想”了。苏格拉底在阿伽同邻居的门前出神地站了一阵,然后他才走进阿伽同的家。于是阿伽同请苏格拉底讲一下他刚才所产生的冥想。苏格拉底对此回答道:“智慧这东西,如果在我们之间互相撞击、激荡,会从我们当中比较多的一处流到比较缺乏的那一部分,就像是满满一杯水,会通过细的毛管,再传到另一只空杯子里去一样。”

  再举一个例子,苏格拉底参加了公元前431—公元前430年的波提狄亚战争。其间,有一次他在阵地上整整站了一天一夜,未曾挪过步。这件事,当时在苏格拉底周围的人全都知道。因为大家都了解苏格拉底,知道他这是冥想,所以没有惊扰他,由他这样子下去。

  苏格拉底自己讲,他的行为举止是受一种无形的内在的声音所指导。可以把这种声音称之为“神秘的声音”或“奇异的征兆”。这种神秘奇异的声音在苏格拉底十分年幼的时候就跟随在他的身旁,而且经常突然间在他身上产生。这或许是使苏格拉底继续生存的魔力。这是一种“征兆”。后来,大家称这样的征兆为“守护的灵魂”,而苏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图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奇异的征兆”或“奇异的东西”。一当这种奇异的声音在苏格拉底的内心响起时,他就会进入忘我的境界。这时的苏格拉底,看起来就有些神情恍惚。进入这种状态的苏格拉底并不是在考虑或研究某个问题,而只是体验某种带神秘性的东西,此即是“冥想”。苏格拉底的冥想在时间和地点上是无一定准则的。他冥想的时间有长有短,而且与周围所有事物毫无关系。上面提到,苏格拉底那次在波提狄亚战争时的冥想时间竟有一天一夜之长,就是一则例证。

  在冥想中,苏格拉底到底有何体验,处在他周围的人并不知晓。苏格拉底的冥想是否是在聆听“神的教谕”,即神示呢?或是在接受“神的委托”呢?这在别人是无从知晓的。在苏格拉底内心所存在着的这种现象,可以称为超自然的声音。这种超自然的声音似乎在向苏格拉底预示什么,并提出某种警告。要是他忽略了这种预兆,不听从警告,就将会有不幸降临的。就此而论,它和“良心之声”又有何种明显的区别呢?一旦要是有什么危险逼近或是不幸的事即将发生时,这种声音好像力量一样紧紧地抓住苏格拉底,并告诉他。因此,苏格拉底对这种声音特别尊崇与重视,一定服从其指示。这一声音不仅指示苏格拉底本人该怎么做,有时还要指导别的人的行为。关于所发出的指示,内容没有违反伦理、道德规范方面的,所以不能从这一视角来审察。

  关于这种“神秘的声音”,泰西研究苏格拉底的专家泰勒有所说明,认为这种声音是苏格拉底对“凶事”的一种敏感的觉察力,这就有些像现时人们所说的“特异功能”。但是由于这种“奇异东西的指示”被广泛地传播,并有所渲染,于是就有人把这点看成是苏格拉底妖言惑众,要僭立新神的表现。由于这样,好事者就把这一点作为罪状将苏格拉底控告到法庭上去了。

  不管这种奇异的声音是以何种方式传到苏格拉底身上的,只要他对此服从,就是对神绝对信赖的表现。这是否是神示,先用不着去管它,总之,对苏格拉底来说,那是必须谛听,而且照它所指示去办理的。这种围绕在苏格拉底身际的声音,是一般人不会有的,这当然使人感到奇异;这声音所预示又是凶事,这即是神秘;由于这声音提示在前,并且还将出现。故而这是神秘奇异的征兆。

  13.问天

  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一部伟大的长篇抒情诗集,名叫《楚辞》,其中有一篇称为“天问”,意思就是对天发出疑问。全篇中对天总共发出了170多个疑问,包括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这些都是作者强烈探索大自然的具体表现。现在人们认定《楚辞》是屈原的作品。这里的“问天”并非是说有一篇以“问天”为题名的抒情诗作,而是借此来表达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对天的探索,也就是对世间大自然万物的探索,刨根问底,弄清其究竟。

  东西方对万物的起源是持不同看法的,但各自都有自己的观点。他们对万物起源的追究,都是古代东西方先哲讨论、研究的共同课题。先哲苏格拉底对此当然也十分关心,有关这方面争辩所激发出的火花,同样也刺激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他于是在这思想自由的园地里日益茁壮、成熟。苏格拉底年轻时对自然科学知识十分热衷,对之竭尽全力孜孜以求。万物如何生成,如何消失,他都希望为这些找到答案。根据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一书的记述,苏格拉底在青年时期,就对当时的自然科学有相当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柏拉图在《斐多篇》中也有相似的描述。由是可知,苏格拉底的确研究过各种不同的宇宙万物形成的学说。

  这些学说既有西方的,又有东方的。这是因为在苏格拉底诞生时,正是公元前五世纪。当时在小亚细亚两岸的希腊城市美里塔斯的科学和哲学已经繁荣了一个多世纪了。由于伯里克勒斯的开明领导,雅典当时不仅是那一广大地区的政治、商业的中心,也是各方面的思想汇集之地,各种思想文化都在这里交流、交融、碰撞。公元前六世纪在美里塔斯成长起来的科学与哲学,那时二者尚融为一体,并未曾明确地分离开。在伯里克勒斯时期,通过数学天才毕达哥拉斯,科学与哲学由爱琴海地区传到了意大利南部,东方的文化和科学也在此时逐渐地传到了西方。东西方在天文学、算术、生物学等各方面互相影响,而这种影响的方向不是凭借经验,而是依靠理性。

  这是当时希腊世界科学、哲学领域的实际情况。苏格拉底当时就处在这样的思想、学术境遇里。那时苏格拉底20岁左右,正是青年时期。他所接触的宇宙学说,东西方是各自发展成为不同体系,相互间是矛盾对立的,即东方的宇宙观是一元论,而西方的则是二元论或多元论。东方的一元论认为,宇宙间的所有物质,人类的心灵也包括在其中,这些全都是由“气”组成的。而西方对此却持不同的观点,其代表人物是恩培多克勒斯。他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土、水、火、空气等构成的。它们之间互相撞击,于是混合成为万物。另外还有一种与东方一元论对立的论点,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来的。这派认为,数学是解开宇宙奥秘的钥匙,所以他们提出的原理都是些数学公式。他们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点”或“单元”构成的。这些所谓的“单元”或“点”是以特定的几何形态或图形排列的。青年时期的苏格拉底对东西方这些不同的论点是异常关心的,也因此受到激励。

  苏格拉底因为要研究自然,在他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不少问题,如为什么人会有冷和热的感觉,为什么某些东西腐烂后又会变成其他的生物。苏格拉底认为,这或许是空气所造成的,也或许是火,还或许是生物本身,也许哪一样都不是。所有这些问题都使苏格拉底困惑不解,直到有一天,他接触到了阿那克萨哥拉斯的著作,他忽然觉得自己总算找到了答案。阿那克萨哥拉斯所主张的是“万物种子”说,并认为“理性”为万物建立秩序,这也是万物存在的原因。苏格拉底在阿氏著作中寻觅到了“万物生存的原因”,他对此感到非常高兴。阿氏在自己的著作中曾说“理性是维持万物秩序的原因”,苏格拉底认为这句话对他是特别具有意义的。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