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普希金 | 上页 下页
一四


  与《歌者》不同,这首诗以浸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景色感染读者。普希金的恋人在金秋时节离他而去,诗人心中无限惆怅。往日他们在山岗上戏嘻,在森林里漫步,在田野里踏青,这些自然景物都是诗人相思和幸福的见证。而今秋风吹落了白桦与菩提树的黄叶,也吹凉了少年诗人的心。诗中没有一个愁字,但诗人笔下的秋景却渲染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心绪。恋人远去,伤心总是难免的。不过,诗人并不灰心,青春和诗情将伴随他去迎接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秋天的早晨》已经表明,普希金的情诗同他的前辈一味悲伤的情调已有所差异。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静夜思》中以举头望月遥思故乡的天籁之声写出了难以名秋的乡愁,而普希金也借明月倾诉了他的相思:

  你为何从云层里露面,
  孤独的、凄清的月亮,
  并且透过窗扉,把一片
  暗淡的光辉照在枕上?
  你以你的阴郁的面容
  引动我悲哀的游思翱翔,
  引来那不顾严刻的理性,
  怎样都难止息的欲望,
  唉,爱情的无益的苦痛。

  月亮孤独,诗人寂寞。月光清冷地洒在诗人的床上,激起他痛苦的遐想。普希金或许因为失恋而彻夜难眠。他本想寄情浮云来摆脱恼人的情愫,然而他在窗外的天空中看见的却是孤寂的月亮。它在茫茫的夜空里也找不到知音。诗人问明月:你为何把暗淡的光辉照在我的枕上?莫非你和我同病相怜,需要我知道你的愁绪?而诗人不需要这忧伤的感染,他渴求以理性来解除爱情上的痛苦。普希金是一个爱得执着的诗人,更是一个爱得理智的诗人。他从不会因为失恋而忘却了他心爱的文学事业。诗歌永远是他生活中依依相伴的另一位“情侣”。每当苦闷忧伤缠绕他时,诗神总是前来驱散他心头的阴影。

  如果说,爱的苦涩得用诗歌来宣泄的话,那么,爱的欢乐则是激发诗人灵感的精神兴奋剂。普希金的《致凯恩》这首诗就产生于爱的狂喜之中,堪称“爱情欢乐颂”: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在那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
  在那喧闹的浮华生活的困扰中,
  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
  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倩影。
  许多年代过去了。暴风聚雨般的激变
  驱散了往日的梦想,
  于是我忘却了你温柔的声音,
  还有你那天仙似的倩影。
  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
  我的日子就那样静静地消逝,
  没有倾心的人,没有诗的灵感,
  没有眼泪,没有生命,也没有爱情。
  如今心灵已开始苏醒:
  这时在我的面前又重新出现了你,
  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
  心中的一切又重新苏醒,
  有了倾心的人,有了诗的灵感,
  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对生命中美的体验就更为短暂。美的形象,美的青春,美的感觉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来都是转瞬即逝的。正因如此,那难得的美妙的一瞬才使诗人刻骨铭心。普希金在这首诗中回忆了1819年他与凯恩在彼得堡的初识。那时,诗人与这位姑娘不期而遇。凯恩的美妙风韵霎那间震撼了诗人那颗多情的心。当年,凯恩只有19岁,亭亭玉立如清水芙蓉,青年诗人也风华正茂。具有浪漫气质的诗人对美无疑有一种独特的敏感。可惜凯恩当时对普希金一无所知,因而,他们之间不可能有过深的交谈。

  少女端庄文静的仪态更引起了诗人的神秘感和钦慕感。

  他觉得这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女,如云霞飘然而至又飘然而去,初识是那样短暂,别离又是那么长久。

  彼得堡初识以后,诗人不知道,也无从打探到他倾心的少女的影踪。他大有“春归何处,寂寞无寻处”之感。普希金在这以前曾多次经历无望之恋,所以凯恩之于他又将是一朵“昙花”。可以说,诗中“昙花一现的幻影”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感受。接下去,诗人向凯恩倾诉了离别后的思念,回忆了往昔的梦境,诉说了相思之苦,一连用五个“没有”反衬出凯恩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厄运袭来,诗人的心也仿佛处于冬眠状态。忽如一夜春风来,梦中情人又相逢,这怎能不让诗人欣喜若狂呢?它带给诗人的不仅仅是“那美妙的一瞬”更有那生命的狂喜,心灵的复苏,激动的热泪和泉涌般的灵感。《致凯恩》这首诗激情饱满,语句流畅,前后辉映,回环往复,乐感极强。诗的妙处还在于,诗人力求表现一种空前未有的喜悦,却没有单纯地写这种欢乐的心情。它先写恋人的绝伦之美,再写离别后无望的愁思、寂寞和空虚。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