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尼采 | 上页 下页 |
三 |
|
§第二章 在普夫达求学 1858年,尼采以优异的成绩从瑙姆堡学校毕业了,同年10月进入了普夫达文科预备学校,这所学校离瑙姆堡不远,只有四英里,但是尼采必须住在学校里,因为这所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寄宿。普夫达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它以古典主义教育和严格的管理而闻名。这里汇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文教师,学生也多是一些特权阶级的子弟。这所学校曾培养了不少有名的人物,比如诗人和戏剧作家诺瓦尼斯、哲学家和爱国者费希特、语言学家和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施莱格尔等人,他们早年都在这里接受过教育。 在这所管理森严的学校里,尼采每周必须学习6个小时的希腊文,还要学习拉丁文11个小时,后来才改为每周学习拉丁文10个小时。在所有的语言中,拉丁文和希腊文是比较难学的,普通的孩子都觉得这两门课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但是尼采却不一样,他不仅不讨厌这两门课,而且学得津津有味。在所有的课程中,他最喜欢希腊课,他常一个人在别人都已入睡的时候,安静地阅读古希腊文献,有时因入迷和过分投入书本,竟然一直读到第二天拂晓时分。古希腊的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阿那克里翁等人的思想和作品,如一阵春风吹进他的心田,给他带来了一种全新而欢愉的感觉,他像久旱的禾苗,拼命地吸收这些文化前辈们留下来的精神养料,也就是从这时起,他的心中埋下了崇尚希腊精神,反对基督文化的种子。 在这个时期,由于他对希腊神话的过份热爱和崇拜,他曾计划与同学宾德共写一部关于普罗米修斯的戏剧,并着手收集了希腊话中普罗米修斯的大量材料,他雄心勃勃地说:“我们要尽量写得绚丽多彩、栩栩如生、动人心弦,总之,要写得惊人。”此外,他还对古希腊诗人阿那克里翁的诗歌十分喜爱,因为这个原因,他与同样喜欢阿那克里翁诗歌的同学保罗·杜森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与保罗·杜森一同交流心得体会,有时两人还一同朗读阿那克里翁的诗歌,共同的爱好使他俩互帮互学,彼此在学业上都获得了长进。后来,保罗·杜森成了基尔大学的哲学教授,同时也是著名的印度哲学研究者和翻译家。在尼采死后的第一个周年,保罗·杜森写了一本《回忆尼采》的著作,这本书满怀深情地追忆了他自己与尼采在普夫达求学时期的学习情况和两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除了对希腊和拉丁文化感兴趣外,尼采还认识到研究德意志的古典作品、学习历史和地理以及外国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普夫达学校,他认真研究了德国的古典哲学和古典文学,同时也认真阅读了席勒、歌德、贺德林、拜伦、莎士比亚和卢梭的作品。在这些人当中,他对贺德林、莎士比亚和卢梭最为崇拜。 这个时期,尼采的读书量极大,他的文学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不像普通的德国人那样,对歌德总是持有浓厚的兴趣,他的兴趣转向了浪漫派的代表诗人贺德林。在他17岁时写的一封信里,尼采表现了对贺德林诗作的深刻独到的理解。贺德林诗中所表达的深沉忧郁和对故乡的思念,激起了尼采对少年时代的无限追忆,贺德林对德国文化某些痼疾的批判,正是尼采在思索中想要表达而难以说清的思想。贺德林对德国文化的精僻见解在尼采的眼前点亮了一盏明灯,这盏明灯为以后尼采深刻地反省德国的社会文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叫人感到遗憾的是,尼采以后也像贺德林一样发了疯,这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他们共同的性格倾向所至。 除了贺德林以外,尼采这时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莎士比亚也十分欣赏。1867年冬天,尼采曾反复建议他的妹妹伊莉莎白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他告诉妹妹说:“莎士比亚向你展现了如此众多的强者,他们粗犷、刚强有力,而且意志坚定。我们的时代正是缺少这样的人。”此外,他对卢梭也非常欣赏,当他读卢梭的《爱弥儿》后,心中一度曾激起了强烈的共鸣,卢梭的才华和见识让尼采钦佩不已,他激动地说:“从卢梭那里你可以俯拾自然流畅的文字,也可以学到你一定要信奉不渝的学说。” 在普夫达,尼采写诗的爱好继续保持着,不过他对写诗和自己的诗有了新的看法,他认为自己9岁以前的诗只是描写奇怪的海上风光、风景和烈火,而且冗长啰嗦,没有半点艺术技巧。而9岁以后的诗就能用委婉动人的笔调和华丽鲜明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了。他决心继续进行诗歌创作,并打算用更多的功夫去钻研诗歌,甚至准备每晚写上一首。但是由于功课太紧,尼采写诗的计划只好搁置起来,这个时期他的诗作还不成熟,情感飘忽性很大,尽管如此,他还是写出了不少优秀的诗篇,比如一诗名为《年轻的渔家女》,就写得哀婉细腻,韵味深长。诗中曾这样写道:“我遥望而悲泣,/看不见片帆回航。/又忧戚,又孤零,/悲恸扯断了肝肠。/迷雾飘散,/太阳在那边升上/只有他才会知道,我为何这样忧伤。”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