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麦克阿瑟 | 上页 下页
一七


  §第四章 蛟龙入海

  §秘密武器 扭转局势

  腊包尔的日军将同时在布纳和瓜达卡纳尔两条线上作战的情报,是由“卡斯特”密码破译分队提供的。

  “卡斯特”是麦克阿瑟的“秘密武器”,共有75名破译人员,拥有大量先进的设备,曾于1942年和麦克阿瑟一起被困在巴丹,但作为完美无缺的战争耳目,首先撤离了巴丹。这是离开巴丹半岛的最大的一个独立分队和唯一的完整装备。如今它驻在墨尔本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情报处的大楼里。到达澳大利亚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却连建功勋。尼米兹的珊瑚海战和中途岛海战的胜利就是它的杰作。在行政上,“卡斯特”虽然受美国海军的控制,但它破译的日军外交文电和海上交通情报,每天都源源不断地送给麦克阿瑟。

  这将使麦克阿瑟几乎能够在每一环节上都胜日本人一筹。

  但是麦克阿瑟说什么也不相信日军可能越过几乎难以逾越和崎岖不平的欧文斯坦利山脉,而且更不相信日军会有足够的力量对莫尔斯比港造成严重威胁。

  正由于这些原因,莫尔斯比港的防御被严重地忽视了。

  正如“卡斯特”密码破译人员所准确预报的那样,日军始终在进行进攻莫尔斯比港的作战准备。7月22日,日军先遣部队占领了布纳的滩头阵地。这给麦克阿瑟来了个措手不及,这不但不能实现他进攻莱城和萨拉马瓦的计划,而且还要面临抵御进攻,把1167名日军赶出巴布亚的任务。

  在日军先遣队的配合下,堀井的部队快速向南挺进,并于7月29日易如反掌地攻占了欧文·斯坦利岭脚下的科科达机场,然后又爬上丛林密布的山间小道直取莫尔兹比港。不管麦克阿瑟信还是不信,日军真的这样做了,而且是唱着歌从后面追赶向南逃跑的澳大利亚士兵们。这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正像几个月前他在巴丹所遇到的一样。“我领导的事业已失败了一次,我要尽最大努力避免第二次失败。”麦克阿瑟下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挽回面子。

  当总司令部终于弄清布纳所处的危险境地和日军的真实企图后,麦克阿瑟立即命令善于打硬仗的澳大利亚第7步兵师开赴巴布亚。

  在巴布亚发生这种令人忧虑的转折的同时,麦克阿瑟在他的陆、海、空军的最高领导层作了三个重大变动。其一是海军司令由一个精明强干和富于想象的拉尔夫·克里斯蒂接替,这倒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而其他两人,在将军的个人生活和职业上都将成为举足轻重的角色。事实上成为他的左右手。这两个人,一个是接替空军司令之职的乔治·肯尼,另一个便是地位仅次于麦克阿瑟的56岁的罗伯特·艾克尔伯格。

  51岁的肯尼于7月下旬到任,其时正值麦克阿瑟处于布纳战役的早期阶级。他有能力,工作认真,精明强干,刚一到任就象一阵旋风似地整顿了他的司令部。并他在极短的时间里,取得了麦克阿瑟的完全信任。在经过短暂的大刀阔斧的整顿后,肯尼完全掌握了他的部队,并开始运转他的战争机器,命令对腊包尔进行大规模空袭。当萨瑟兰试图修改这一计划时,他气愤地冲进这位自以为是的参谋长的办公室,用铅笔在一大张白纸上点了一个点,说道:“你对空中力量的了解就这么一点点,而我对空中力量的了解好比这张纸的其余部分。”并威胁道:“如果你不同意,咱们到隔壁找总司令,看看谁应指挥这支空中力量。”

  萨瑟兰不得不同意他的计划。8月7日,他派出18架B-17轰炸机对腊包尔进行了猛烈袭击。这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袭。

  56岁的罗伯特·艾克尔伯格,赴澳洲前曾任西点军校总监。在澳大利亚的美第32师和第41师合编为一个军后,艾克尔伯格出任军长,但是,由于他还没有取得麦克阿瑟和萨瑟兰等“巴丹帮”的信任,因而在到任后的整整3个月里都无所事事,一直坐冷板凳。看来,肯尼将军已经掌握了打破“巴丹圈”的办法,而艾克尔伯格则还不得要领,仍在圈外徘徊。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到来是麦克阿瑟的一大幸事。

  看来,他真是要成为麦克阿瑟的又一“秘密武器”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