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华兹华斯 | 上页 下页
二六


  华兹华斯之所以认为婴幼儿时期是人的天堂,是人一生中最幸福、辉煌的时期,原因在于人从上帝那里来,人出生前与上帝沟通,所以,婴幼儿还依附有上帝的灵光,因此“天堂只在我们婴提时代降临”。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身上上帝的灵性越来越丧失,世俗生活使灵光消褪,因为人开始受世俗的奴役,所以“牢狱之户开始垂下帘幕”。到了青年时代,人踏上自己追求世俗功名的旅途,所以离上帝、离仙境愈来愈远,但由于青年时期很靠近幼年时期,所以,“仍把自然崇拜、颂扬”。华兹华斯认为上帝的灵魂也普遍存在于自然之中,人的灵魂还能与自然的灵魂感应、沟通。而到了成年,离幼年愈远,离自然也愈远,所以成年人眼前黯淡,灵光消逝在日常生活中。

  诗人以一个6岁的小孩为例。母亲的吻,父亲慈爱目光的笼罩,使小孩幸福无比。诗人认为过不了多久,他就会模仿人生,受世俗的奴役:

  这位小演员
  将“生命”与她带来的随役
  排满千变万化的人生舞台。

  因此,这孩子才是“最好的哲人”,“盲人中的明眼人”,有“不朽笼罩”,有着“天生自由的光辉”。

  然而,岁月会使他对自己的这种“福分”盲目开仗。

  成人花毕生精力找寻,最后迷失在昏黑之中。

  诗人同时认为成人的世界也非一片黯淡,成年的活力来自“人的天性还能回忆”,这样,童年的光源将永不消失。尽管谁也不能令绿草茵茵的时光倒流,不能令花卉缤纷的岁月回转,但昔日的记忆与我同在,因此,幼年的光亮将照耀我们一生。此外,没有了童年的成人,还可在大自然中汲取力量,因为自然同样为上帝所造,此中也有神灵,所以成人还能凭藉自然,从中汲取活力。

  如果说《丁登寺》主要写自然,《永生颂》主要写童年,那么《序曲》的内容则既包括童年又包括自然,还进一步扩展到整个人生与整个社会。

  华兹华斯的《序曲》始作于1798年去德国旅居,1805年完稿。但诗人一直未将它付梓,在以后几十年的岁月中,诗人不断修改,直至1850年死后,《序曲》才与世人见面。1850年的《序曲》

  已与1805年的初稿有了很大的差异。大多数人都认为初稿胜于定稿。1850年发表时没有题目,“序曲”是华兹华斯的遗孀加上去的。全诗规模宏大,14卷,8500行,叙述诗人从襁褓始至青年时代的1798年这一人生阶段的心灵旅程。各卷的名称如下:卷一:儿时及学校;卷二:学校(续);卷三:

  剑桥;卷四:暑假;卷五:书籍;卷六:剑桥及阿尔卑斯山;卷七:伦敦;卷八:追思——由对自然的爱及至对人类的爱;卷九:法国;卷十:法国(续);卷十一:法国(续);卷十二:想象及其他;卷十三:想象及其他(续);卷十四:结语。

  《序曲》前几卷是自传体的,后几卷为抽象的议论。

  卷一、卷二写诗人在湖区的生活,突出诗人与自然的神交。卷三写诗人在剑桥对城市生活的感受,离开湖区,心却更神往家乡的自然风光;第四卷写从剑桥回泰森太太家度过的暑假。前四卷是一个主题,即:

  诗人在自然的陶冶下心灵的成长。后面部分写人生中的其他方面。卷五写书籍对诗人心灵的影响,诗人认为书能补充自然的教训。卷六写剑桥,卷七写伦敦,详述诗人对城市生活的感受与不适。卷八重述、回顾21年来的生活,写自己的情感从爱自然转至爱乡下平民。卷九、卷十、卷十一,诗人叙述他被革命唤醒的希望,以及这种希望的破灭,革命激情的消褪。卷十三,诗人从倾心革命的立场转而面向上帝。他在此表示,这部长诗着力于肯定上帝、想像力与精神仁慈之爱。这与华兹华斯早年是个泛神论者,后来信仰上帝的这一转变有关。可见长诗并没有严谨的框架,也没有统一的主题。但是长诗始终是围绕诗人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感受来写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从中看到诗人各个时期思想的转变,从中能观察到绝然不同面貌的华兹华斯。我们能看到他理想破灭、回归田园后,接受上帝的仁慈之爱,感受天恩的那份宁静,也能看到华兹华斯在法国期间的壮怀激烈。在第十一卷中,有表现诗人欢呼革命的著名段落:

  啊,希望和欢乐的行动!
  强大的盟军站在我们一边,
  而我们因有爱而坚强,
  幸福啊,活在那个黎明之中,
  年青人更是如进天堂!

  长诗的第九卷表现了诗人对法国革命的颂扬,对现实的批判与对未来的憧憬:

  但是我更痛恨
  绝对专制,一人的意志
  变成了众人的法律,还有一批人
  享有不公正的特权,站在
  君主与人民之间,只为君主效劳,
  对人民则骄横无比。
  一切排斥性的规定永远废止,
  浮华的典礼、淫佚的制度、残酷的权力,
  无论谁建立的,独夫或是寡头,
  一律取消。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