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华兹华斯 | 上页 下页
一五


  华兹华斯对大自然的描绘,较之色彩,他更爱写声音;与水相比,他更倾向于写山;晨景与夜色,他更钟情于夕阳辉映的黄昏。上面这首诗一开始交待时间:夕阳下山,夜幕降临,星光闪烁,衬托出乡村夜晚的宁静。接下来句句写声音,树丛中小鸟的鸣啭,近处有一两只画眉与杜鹃鸟的歌唱,远处有晚风吹拂的声响,再有流水的潺潺。这些零星的声响,在诗人的听觉中构成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声。诗人实际从第一句直接写静,反过来以声写静,因为它们是万籁俱寂中点缀的大自然中的声响,它们衬托的是没有人迹干预的大自然的宁静。最后两句,诗人进一步以声写静,那只杜鹃的叫唤,竟能“把整个天穹充满”,正因为外界的宁静,杜鹃的声音才会如此清脆。这是一首出色的以声音来写自然的诗篇。

  《三月》(1802年)写得异常素朴,有声有色,动中寓静。诗的第一节是这样的:

  公鸡正在高唱,
  溪水不住流淌,
  小鸟正在啼鸣,
  湖面满是星星,
  沉睡着的绿野沐着阳光;
  不管年轻年老,
  都随壮汉操劳;
  牛群正在进食,
  头儿始终低着;
  四十头牛儿吃草一个样!

  这首诗以极为素朴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画出大自然背景上的农耕图与乡趣画。农者的耕耘、牛儿的吃草、公鸡的啼鸣都以自然景象为背景,田园风情与自然景致水乳交融,让人感到农耕就是一支歌、田园就是一首诗、自然就是一幅画,自然的乡间生活是一种真正的美。

  如果说《三月》是素朴的,《爱利瀑山谷》(1835年)则是繁复的。诗人反复变幻角度,对立地正反阐释自己对自然景色的同一种感受。这首诗反映了华兹华斯自然诗的另一种风格。

  ——没有一点流动的空气
  来把这葱郁幽谷的心胸吹乱。
  从溪岸开始,连绵的树像岩石
  一样遍布四处;小溪像一路上
  哺育它的迤逦山峦一样古老,
  它并没有扰乱、却加深了宁静,
  因为此地其他的一切都安谧。
  可现在有了一丝小小的微风——
  也许从谷外咆哮的狂风溜来——
  粗壮的橡树们没有感觉到它,
  小柳树却对它的轻抚多敏感!
  它在那边幽暗的洞上倒悬着,
  看来了无声响,可悠晃的树枝
  送来柔美的视觉音乐,几乎像
  和谐的歌声一样,有力地挽留
  行人的脚步并使他万念俱寂。

  这首诗一开始直接写双静——静止与宁静,连空气都没有一点流动。接着用有声音有动感的“小溪”来写静。“它并没有扰乱、却加深了宁静”。值得注意的是“小溪”的“古老”,也为诗作增添了静止与亘古不变的意象。接下来写“一丝微风”,吹动了小柳树,本是“了无声响”,没有声音的,诗人却硬要将它与“音乐”连在一起,称为“视觉音乐”。“视觉音乐”本不是听觉上的,诗人又以“像和谐的歌声”,将其与听觉连在一起,这就体现了诗人的辩证手段。

  它使诗歌具有了视觉与听觉混杂不分的多重印象,使诗歌不再那么单一,而具有复调的感觉。最后一句再一次表现诗人的辩证手段,写这种美景像歌声一样,“有力地挽留行人的脚步”,此中的“歌声”、“行人”、“脚步”都具有双重动感与声响,紧接着来一个转承“并使他万念俱寂”,一切声响戛然而止,这些自然的景色平抚了行人心灵的躁动,使之归于宁静。这首诗有意打破“视觉”与“听觉”的界限,有意混合“看”与“听”的不同对象,使诗具有了多重的模糊印象,有如印象派的图画,少了清晰、多了朦胧。也许这种混合、模糊与朦胧,正是大自然给予人的最真实的印象、最原始的印象。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