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哥伦布 | 上页 下页


  哥伦布在马德拉岛居留期间,一天,一艘被风暴袭击得残破不堪的小船靠了岸。船上还有5个幸存者,他们受饥饿和疲惫折磨已经濒临死亡的边缘。哥伦布把他们带回家,悉心照料他们,但已于事无补,他们一个个先后死去。那艘船的舵手是一个来自韦尔瓦的西班牙人,名叫阿隆索·桑切斯。他临死前断断续续告诉哥伦布说,他们的船从西班牙出发时船上有17人,目的地是英格兰,是一次贸易航行。船进入公海后遭遇强劲的东风,28天中连续被刮向西边。后来桑切斯和他的船员猛然看见一些小岛,便在那里登岸寻找淡水和木材。返航的路程倍觉艰辛,逆风和巨浪使他们完全不辨方向。桑切斯在叙述这一段经历时已经极度虚弱,对那些岛屿的位置已说不清楚。他只依稀记得岛上有一些赤身裸体的土著人。他还应哥伦布的请求支撑着虚弱的身子画了一张简单的示意图,此事对哥伦布印象至深。

  也就是在1481年,一个名叫马丁·贝汉姆的德国人来到里斯本。此人博学多才,在航海术、地理学、制图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约翰国王任命他为一个专门委员会的顾问,要他深入钻研航海技术。他编制的海路图比以往的精确,他改进了造船术和航海仪器,其中包括以铜质星盘①代替此前一直使用的木质星盘。哥伦布与贝汉姆的会见使他受益良多,此后不久,他就把西航的梦想逐渐变成了略具雏形的计划了。

  ①一种圆环状带刻度和指针的仪器,原为测量天体高度的观象义,哥伦布等人用其测定在海上航行时所处的纬度。

  1483年,哥伦布从黄金海岸返回不久,他的妻子——费莉帕在里斯本因肺病溘然去世,对他的感情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对西航计划的专注使他从丧妻的悲痛中逐步得到解脱。

  第二章 初次受挫

  1.黄金和香料的诱惑

  在里斯本,哥伦布读了马可·波罗的游记而对东方心向往之。现今保存在塞维利亚城哥伦布图书馆中一本拉丁文的《马可·波罗游记》留有哥伦布的亲笔批注二百六十多处。有人说,这位新大陆的发现者如果不是手里拿着“游记”,至少也是头脑和心胸里装着这本书开始他的远航的。后来哥伦布曾引用过马可·波罗对东方动植物群落的描述,证明他确实发现了“印度”。他甚至把他西航的发现计划称为“印度事业”。所谓“印度”,指的是东亚大部分地区,其中包括印度、中国、日本、缅甸、印度尼西亚、摩鹿加群岛等地区。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说的“契丹”指中国,“西潘古”指日本。

  15世纪,从中世纪进展过来的欧洲工商业迅速发展,很快就以农业经济和易货贸易发展为新的资本主义时代,这时黄金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货币。欧洲年轻的君主们过着奢侈的生活,他们穿戴金银珠宝,特别喜爱东方的香料。与黄金同等重量的香料可以卖到与黄金相同的价钱。社会上层追求豪华和财富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人人渴望发财。一种最吸引人的行业就是和亚洲贸易。意大利各大城市,首先是热那亚和威尼斯,就是靠与东方的中介贸易而兴盛起来的。东方的香料:胡椒、丁香、肉桂、姜、肉豆蔻,成了富人喜爱的调味品。在冷藏技术发明以前,香料还是人们保存食物不可或缺的东西。他们为少许香料不惜花费巨款。阿拉伯和印度的化妆品,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锡兰和摩鹿加群岛等地的金、丝绸、棉布、药物、漆器、染料等等在欧洲有大量需求。马可·波罗关于西潘古的描述在欧洲广为流传:“据有黄金,其数无限……金多无量,而不知何用……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室内地铺金砖,以石代板,一切窗棂亦用精金……亦饶有宝石珍珠,珠色如蔷薇,甚美而价甚巨,珠大而圆……”①

  ①转引自《世界通史》,苏联科学院主编,第4卷上册,三联书店,1962,第98页。

  恩格斯说过:“15世纪末封建制度受金钱从内部破坏和腐蚀到什么程度,可以从当时风靡西欧的黄金狂明显地看出来。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求黄金;黄金是把西班牙人赶过大西洋到美洲去的那种神秘咒语,白人刚一踏上新发现的海岸,头一件要求就是黄金。”①哥伦布在1503年寄自牙买加的信中说:“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

  ①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51页。

  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有了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②”可见,黄金是哥伦布冒死西航东方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看,可以说是先进的东方,落后的西方。欧洲人对东方的一切都怀有强烈的求知欲。除了珍贵的商品外,亚洲人具有高超的航海和造船术,有火药和大炮。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十分便利,有三条商路可通:一条路是从中亚由陆路沿里海、黑海到小亚细亚,骆驼队可顺利通行;另一条是先由海运至波斯湾,然后经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一带;还有一条是先由海路到红海,再由陆路到埃及亚历山大港。东西方的贸易在红海以东由阿拉伯商人控制,而地中海的贸易则由意大利商栈垄断。

  ②《世界通史》,第99页。

  可是到了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人之手,土耳其奥斯曼帝国③占领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隔断了上述三条古老商路,也就隔断了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包括热那亚和威尼斯)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香料之路,东方进口的商品:丝绸、香水、香料和挂毯价格急剧上涨。

  ③奥斯曼帝国又称土耳其帝国(1299—1919),幅员辽阔,极盛时横跨亚洲西南部、非洲东北部和欧洲东南部,崇奉伊斯兰教,攻占君士坦丁堡后立此地为首都。

  欧洲人迫切需要另寻前往东方的通路。

  2.托斯卡内里的书信和地图

  1474年,哥伦布同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位博学的宇宙志学家保罗·托斯卡内里通信,更加坚定了他西航去印度的决心。托斯卡内里原先就有过西航前往东方的构想。哥伦布向他多次写信请教,后者鼓励他西航的计划。为了说明西航到达印度的可能性,托斯卡内里赠送他一幅新绘制的世界地图。这张地图部分根据于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心宇宙体系,部分根据于马可·波罗的叙述。在这张地图上,亚洲东部海岸被画在非洲和欧洲西部海岸的前面,两个海岸之间只有很小一块海洋,而西潘古、安蒂利亚等岛屿都在这个海洋里面。

  哥伦布收到托斯卡内里的地图和信件后大受鼓舞,因为托斯卡内里是当时公认的最杰出的宇宙志学家。这些信件和地图一直是哥伦布证明自己主张正确的重要依据,在他后来的几次航行中他总是把它们带在身边。

  哥伦布相信,只要按照托斯卡内里赠送的地图,沿着北纬28°的航线一直向西航行就可到达马可·波罗所说的“大汗”版图内的“蛮子省”和西潘古岛屿——那些富足之地。

  托斯卡内里有一封十分重要的信,是1474年6月写给葡萄牙一位宫廷牧师马丁·费迪南的。这封信被密藏在一间叫做“地图室”的屋子里。

  哥伦布利用他妻子的亲戚在宫廷中的关系,看了这封信。那封信写道: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