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甘地传 | 上页 下页 |
二〇 |
|
※三、锋芒崭露的国大党领袖 1914年7月18日,甘地偕夫人及好友卡伦巴赫,乘轮船前往伦敦。航行中他便得知欧洲局势紧张。船至伦敦的前2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8月8日,若干倾慕甘地的英印人士特地在西西大饭店举行招待会,为甘地接风洗尘。到会的有阿兰达·库玛拉斯瓦米先生、天才女诗人与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奈都夫人等,因故未能应邀前来而致函表示欢迎的有英国首相、印度事务大臣及其他各政界要人与社会名流。 因为“一战”爆发,甘地在伦敦期间组织了一支印度救护队,准备开赴前线,但此时他不幸染上肋膜炎,加上甘地夫人身体一直欠佳,最后甘地不得不接受大家的劝告,于12月启程回国。这一次他的挚友卡伦巴赫因是德国人,无法相偕同行,令甘地无限惋惜。 1915年1月,甘地回到孟买。甘地的凯旋归来受到了隆重的欢迎。他还没上岸,恭候在此的印度领袖们就乘小艇上船迎接,并得到当局批准,让甘地在先前只许皇室贵宾及印度总督与印度伟人登陆的专用码头上岸。当时甘地身着印度布衣,随身携带着一个小包袱,里面唯一贵重的东西就是《印度自治》一书的手稿。 甘地回国前后,印度正处于一个历史转折时期。虽然早在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后,民族独立运动有了自己的全国性组织,但早期领导民族独立运动的是国大党温和派领袖,他们长时期执行着一套同帝国主义殖民者妥协的纲领和政策。他们的政治目标是实行代议制和扩大印度人在统治机构内的代表权;他们依靠的是上层资产阶级、自由派地主和他们的知识分子,斗争手段是请愿、抗议、宣传、鼓动。 在印度第一次民族独立的高潮中,以提拉克为代表的国大党激进派提出了一个包括“自治、提倡国货、抵制洋货和民族教育”的新纲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局面曾为之一新。 但人民革命斗争在1905~1908年波澜壮阔的民族运动被镇压后,陷入低潮。极端派领袖大多身陷囹圄,剩余力量被排挤出国大党,温和派控制的国大党基本上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在回国的最初日子里,甘地忙于在各地探亲访友,拜见要人和体察民情。此时,他的政治导师、国大党温和派领袖戈卡利虽已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还是坚持为甘地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会。甘地还前往家乡拉奇科特和波尔班达探望长兄的遗孀和其他亲友。在家乡停留一月左右,2月17日,甘地偕夫人又前往圣提尼克坦,去看望先期而至的凤凰村人,顺便拜见渴慕已久的印度诗哲泰戈尔。甘地虽然没有见到泰戈尔,却赢得其真诚的敬意——泰戈尔称赞甘地为“玛哈德玛”,意为“伟大的灵魂”,“圣雄”,这是印度人对最有智慧的人的尊称。 甘地在圣提尼克坦期间,接到戈克利的死讯,甘地无限悲伤。他说:“我曾想找一位真正的英雄,在全印度只找到一个,这就是戈克利。”他立即偕夫人前往浦那参加葬礼。为寄托哀思,他决定赤足一年。 参加戈克利的葬礼后,甘地开始旅行全国,以实现戈克利的遗愿。因为戈克利曾建议甘地在一年之内,不要急于发表政治见解,而应旅行全国以广见闻,吸取经验。这期间,甘地坐三等车先后到加尔各答、哈德瓦、古鲁库尔、马德拉斯等地旅行。一路上他耳闻目睹了人民所受的种种疾苦,第一次深深感受到他心目中美好的国度和深爱的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虽然他牢记戈克利的叮嘱,多看少说,但观感使他无法保持沉默。对于陈规陋习、官僚主义、教条主义,他不可能熟视无睹。对国大党的许多领导人及其政策的软弱涣散他也颇有微辞:“我感觉他们没有负起神圣的责任,我相信我是想从他们那里获得智慧,可是让人失望。他们的言行都不合我的胃口。” 旅行完毕,甘地迫切需要的是寻找一个立足点,就像他在南非曾经尝试过的那样,建立一个训练非暴力抵抗战士的基地。好几个省都争相贡献一块领地,最后甘地选中了故乡古吉拉特的首府阿赫米达巴德。因为这里是印度古代手纺业中心,又是该省最为富庶的地方。甘地认为这里正适合他倡导乡村建设,也较容易得到有钱人的赞助。 1915年5月25日,真理学院在古吉拉特靠近阿赫米达巴德的一个小村子柯契拉甫正式成立。这个名称用意深远。甘地解释说:我们的信条是献身真理,我们的工作便是追求和坚持真理。“真理学院”这个名称同时表达了目标和服务的方法。 真理学院的首批学员男女共25名,所有的人都像一家人一样同烧一锅饭,共守同样的誓言:信奉真理、非暴力、节欲、不偷窃、不私蓄、节食。 学院使用印度语。在甘地看来,“我们管理人员相信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抛弃了本国的语言文字,便不能产生实际的进步。所以要训练学员们使用地方语并了解印度其他地区的方言,再学印度的几种主要语文。梵文是一切印度之母,所以也要学习。” 为改变轻视劳动的流俗,甘地希望教师们首先接受劳动教育。他说:“劳动是人类天赋的义务,为了个人的生存,我们必须劳动。” 年满4岁的男女小孩就可入院受教,但需通过严格的智力与体力测验。他们的父母应绝对授权院方管教。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过集体生活,研习宗教、农业、纺织与文科。文科讲授均用方言,课程包括历史、地理、数学与经济学,每人必须研读梵文与印度文和德拉维底文中的一种,英文被列为次要语文。 学员到了成年时,或宣誓正式成为修道士,或结业离校。儿童在完成学业前,不准其父母前来访问,全体学员一律穿最简单的衣着,每日3餐也极简单,除了食盐胡椒外,其他佐料概不准用。院中无寒暑假及假日,但一周中有2天课程极少,学员可以做自己的工作,每年有3个月的时间让学生作徒步旅行。学员均不收费,院中日常费用全靠捐助维持。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