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弗洛伊德传 | 上页 下页 |
四六 |
|
自此以后,弗洛伊德又分析了许多实例,发现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每一个情形都和被分析的人的痛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管涉及的材料怎样,诸实例所共通的事实,就是被遗忘或被歪曲了的材料都经由某些相关的途径同潜意识中的思绪之流相衔接。所以,这潜意识的思绪的影响便造成了遗忘。” 弗洛伊德还说:“遗忘的机制,尤其是想不起名字,或名字的暂时遗忘,都是当时出现的潜意识的一股怪思潮,阻挠了名字的有意再现。在被阻挠的名字和阻挠该名字的症结之间,存在着一种自始就有的关联,或者是一种经由表面关系而形成的(也许是经过人为的方法)关联。避免唤醒记忆中的痛苦,是这类阻挠的动机之一。”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童年生活经历的遗忘问题始终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在歇斯底里病的研究和梦的解析中,歇斯底里病患者的病源多数是早已潜伏在童年生活的“痛苦”经历中。而在梦中出现的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幻影也不过是童年生活经历中那些被压抑的因素的重视。 童年生活既然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我们就有必要更深入地了解童年生活的内容。曾经有人说过,如果能详尽地重现童年生活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对任何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了如指掌。但是,可惜的是,童年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已从记忆的王国里消失殆尽。只要我们仔细地回忆自己的童年,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绝大部分已经销声匿迹,而忘记的那部分又恰恰是对自己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当然,那些不太重要的童年生活内容也大部分已经被遗忘了,只有一小部分还记忆犹新。 弗洛伊德在准备写《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时,早注意到这些现象,并作了分析。而分析成果,已反映在他那一时期的重要著作中,特别是集中地反映在《梦的解析》那本书中。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童年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被压缩到潜意识中去,而那些能勾起痛苦回忆的部分就是被压抑得最厉害的部分。这就给我们回答了上面提出的问题:那些痛苦的、对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的部分遗忘得最彻底、最干净。 然而,依据弗洛伊德的同一个理论,这些被压抑的部分又最活跃、最不安分。所以,它们虽被压抑在心理的底层,但要千方百计表现自己。意识对它们的自我表现企图给予了严密的监督,以致使它们不得不以变态心理或梦幻的形式表现出来。 现在,当弗洛伊德研究日常心理时,他又发现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童年痛苦经历,有时也可以片断地、不成规律地、改装地表现在日常记忆中。这是一种偶发现象,是在意识不备或注意力转移的时候偶然表现出来的。这一现象再次证明被压抑在潜意识深处的童年痛苦回忆一刻也没有停止活动。它们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在正常心理活动中冒现出来,但在偶然情形下,一旦有与之相关的心理因素出现在意识层面上(那怕是只有一点点的连带关系),又存在着其他有利于它们冒现的条件(如意识注意力的暂时分散等),它们就可以冒现出来。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其冒现的程度也是极其有限的(只能是片断的、破碎不堪的或甚至是被歪曲、被改装了的)。意识决不容许这些痛苦的童年经历“肆无忌惮”地表现出来,因此,纵有偶然机会它们也只能零碎的表现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童年经历显示不出完整的、清晰的内容。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学家,其重要任务就是抓住这些在偶然机会涌现的片断材料,加以综合分析,最后描绘出其原有的完整历史画面。 弗洛伊德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一书中,为我们树立了这样一个范例。 这是在弗洛伊德四十三岁时发生的事。那时,弗洛伊德已经着手进行自我分析和梦的解析,他对童年生活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回忆童年生活时,弗洛伊德有一次回忆到了近三十年来不时地在他的意识中显现出来的一场童年情景。他说:“我看见自己站在一个大柜子前,比我大整整二十岁的异母哥哥正拉着敞开的柜门。我站在那儿哭叫着不知要什么东西。这时,我那纤细姣好的母亲,仿佛刚从街上回来,忽然走进房里。” 这就是弗洛伊德所忆起的一段零碎的童年场面。然而,弗洛伊德在进行自我分析以前,始终不知道这段场面的实际意义。“我不知道哥哥想打开或想关闭的那个柜子究竟是什么柜子,我为什么哭,以及我母亲为什么当时出现在我面前……这种对于记忆中的童年情景的误解,十分常见。我们忆起一个场面,却不记得重心何在。”显然,这是由于这些回忆本身并不完整。 为了分析这一童年场面的意义,弗洛伊德询问了母亲。弗洛伊德把前后事件加以连贯,才明白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原来,当时的弗洛伊德刚刚两岁多。他自小由一位保姆照管,所以,他对她产生了感情。那天,他发现心爱的保姆不见了,他哥哥以诙谐的语调说,她被“关起来了”。实际上,当时,这位保姆已被辞退:因为她偷了弗洛伊德家的东西,弗洛伊德的哥哥把她送到衙门见官。弗洛伊德以为,她被他哥哥锁在柜子里。所以,当弗洛伊德发现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很自然地以为哥哥又把心爱的妈妈关在柜子里。他哭着要哥哥打开柜子的门,后来知道妈妈不在柜子里,弗洛伊德哭得更厉害。就在这个时候,妈妈出现了,解除了他的烦恼和焦虑。 弗洛伊德对其童年生活的追忆,使他得出了关于“遮蔽性记忆”的情景结论。 弗洛伊德说:“事实上,童年的琐碎记忆之所以存在,应归功于‘转移作用’。精神分析法指出,某些着实重要的印象,由于遭受‘阻抗作用’的干扰,不能现身,只好以替身的形态出现。我们所以记得这些替身,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的内容有什么重要性,而是因为其内容与另一个受压抑的思想之间存在着联带的关系。为了说明这种现象,我特地创造了‘遮蔽性记忆’这个名词。” 关于遮蔽性记忆,弗洛伊德把它分为四种形式:侵占式的、介入式的、同时的、邻近的。侵占式和介入式的遮蔽性记忆是比较常见的,这两种记忆是由于早期的重要经验受到阻抗,不能直接出现,只好用晚期的另一个无关紧要的、但与之有点关联的印象来代替。而所谓同时性的和邻近的记忆是指遮蔽性记忆与它所遮蔽的印象之间,不止内容上有所关联,而且发生的时间也很接近或甚至是同时发生的。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