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伏尔泰 | 上页 下页
一五


  §九、宫廷宠臣

  伏尔泰自从踏进这个社会,多少年来就不断地受到各种各样的迫害。法国宫廷和教会迫害他、整治他似乎已成为习惯,而伏尔泰在此待遇下也已被迫养成受迫害和逃亡的习惯。可是人的命运总有转折的时候,在伏尔泰已到知天命的年纪的时候,他居然一转而为法国宫廷里的红人。他的这种幸运的到来,原因是多方面的。

  伏尔泰自觉老年将至,为了自己的声望和体面,不愿意再继续被宫廷视为敌人,也不想一再地到国外逃亡。和法国宫廷修好的愿望,在他的内心开始变的强烈。他对待教会和政府的态度和缓了。1740年,伏尔泰写了一部新的悲剧《穆罕默德》,剧中主人公穆罕默德是一位非常专制阴险的人物,他利用恐吓和欺骗,要求人们对他绝对的服从。伏尔泰在剧中明显地表出了自己反对宗教狂热的立场。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奠基者,伏尔泰对伊斯兰教和穆罕默德并非有什么特别的恶感,他只是借他们的形象来批评法国天主教会的宗教狂热。《穆罕默德》首先在法国巴黎以外的省区上演,上演后受到观众的欢迎。

  伏尔泰没想到此剧的演出会获得成功,因此受到鼓励,要把此剧搬到巴黎公演。但在巴黎公演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土耳其驻巴黎的大使对剧中丑化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内容提出了抗议,伏尔泰的仇人台丰丹纳神甫也指责此剧对基督教不敬。此剧在巴黎只演出了三场,许多政府要员观看了演出。伏尔泰为了和当局搞好关系,并没有把剧本继续公演下去。过后,伏尔泰考虑到与教会的关系的好坏对自己的命运有很大影响,就想把这个剧本题献给罗马教皇本多十四世。他托一位神甫把剧本转交给教皇,并且附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十分尊重教皇本人,希望教皇发给自己两枚奖章。

  本多十四世是一个开明的、理智的教皇,他读过《穆罕默德》剧本后,说这是一部“很美的悲剧”,他读后“非常欣喜”,接受了伏尔泰的题献,并且颁给他两枚有自己肖像的奖章。伏尔泰这样做,主要原因是考虑到自己的个人安危,如果获得教皇的保护,法国天主教会就不会再毫无顾忌地迫害他了。他对他的好友、法国外交大臣达让松侯爵说:“对善良的人进行迫害的那些人将会认识到,我披着圣衣保护着自己。”

  这正是伏尔泰的目的。

  伏尔泰与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友好关系,对于伏尔泰在法国宫廷里的受宠,也有着不小的影响。

  当时,法国与外国的战争频繁,英法战争、法奥战争,法国都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在战争中,法国要取得战争的优势,与普鲁士的关系至关重要。法国当局认识到,可以利用伏尔泰与普鲁士国王的关系,使普鲁士不偏向英国,而在英法战争中保持中立;并且恢复普法同盟。因此法国当局对伏尔泰加以容忍,并且派他到普鲁士做所谓“侦探”。遗憾的是,伏尔泰在这次作侦探的过程中,不仅没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还为自己以后的生活留下了祸根。弗里德里希二世险恶的为人,伏尔泰当时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但在当时,伏尔泰却因为与普王的友好关系,确实与法国当局的关系好转了。

  当时法国的风气,上流社会的王公贵妇们都有自己的情人,并且是公开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就有不少自己的情妇。伏尔泰与国王的情妇的关系都不错。

  伏尔泰可不是美男子,而且正相反,可以说长的挺丑。

  可是他的名望、他的才华、他的金钱、他的幽默,这些资本成了他的助手,他得到不少上流社会名媛的青睐。路易十五以前的情妇夏多罗夫人和伏尔泰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在国王耳边说过不少伏尔泰的好话。

  这些好话对于伏尔泰的命运有什么样的改善,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猜想总不会有什么反面作用。但夏多罗夫人正当27岁妙龄时,突然病故。路易十五很快就又宠幸了另一位夫人,埃蒂奥尔侯爵夫人,即历史上著名的蓬巴杜夫人。蓬巴杜夫人对法国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有着重大影响。且不管她在历史上是如何影响法国的内政外交,她的奢侈豪华是如何耗费国库的财产,仅论及她与伏尔泰的关系,就给伏尔泰带来好多的运气。蓬巴杜夫人不同于当时其他的夫人们,她有知识、有鉴赏力,重视真正有才气的人。

  在她的帮助下,法国不少作家的命运有了好转。1744年秋天,伏尔泰和爱米莉回到巴黎,蓬巴杜夫人关照伏尔泰写一个剧本,以庆祝王太子与西班牙公主的大婚。伏尔泰为写这个剧本,把其他工作统统放下,整整用了几个月的功夫,终于写出一部轻喜剧《纳瓦尔公主》。王太子的婚礼在1745年举行,婚礼中上演了这部轻喜剧。上演后的结果很令人满意,国王和王后都很喜欢这出戏。然而伏尔泰本人很清楚,这只是一个很平庸的喜剧,实在说不上是杰出的。爱米莉也是这么评论的,但就是这么一出恭维拍马的喜剧,使他满足了进入法兰西学院的愿望。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