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二战风云人物 > 坚韧不拔-戴高乐 | 上页 下页


  当时,欧洲正无可挽回地走向战争。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的斗争愈演愈烈。英法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里,由于技术装备的落后和资本大量输出,经济发展几乎陷于停滞状态,美、德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却由于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采取大规模的垄断组织形式,向新兴工业部门进行大量投资,较快地提高了自己的工业水平。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的比重迅速改变了,到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国的工业生产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而德国则在欧洲首屈一指,日本的工业生产的绝对数字虽然还较低,但在发展速度上却超过了其他许多国家。

  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新的力量对比,同历史上形成的殖民地、市场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已极不相称,1900年,英国占有3271万平方公里土地,3.67亿人口;法国占有1098万平方公里土地,5000多万人口;俄国则吞井了相邻亚洲各国的1728万平方公里土地,2500多万人口,英、法,俄三国占有了最广大的殖民地势力范围。连荷、比、西、葡等欧洲小国,也占有了674万平方公里土地,6500多万人口,远远超过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美、德、日三国殖民地总和。这种状况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所不能容忍的。在世界还未被它们瓜分完毕的时候,它们之间的冲突,还可能通过宰割和分配新的“自由的”土地来暂时得到缓和,但是,在世界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它们的冲突就只能通过剧烈的军事较量来获得解决。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到了20世纪初,德法矛盾已十分尖锐。法国人渴望收复阿尔萨斯一洛林,而德国人希望攫取更多的法国殖民地。双方都在加紧备战。尽管1900年以后军事预算直线增长,法国的武器装备仍远远落后于德国。德国的军费为法国的两倍。法国普安卡雷政府只得大量增加军队所需的武器装备。到1912年,三年之内军队的机枪增加两倍多,野战炮增加了三分之一强。1914年,法国拥有136架正规作战的飞机。这就部分地改变了装备落后的状态。然而,法国军队在人数方面仍然落后。德国刚刚将自己的现役军队增加到85万人,法国可以立即动用的士兵只有54万人。为了缩小差距,法国必须改变征兵法令并将服务期限延长至三年。

  20世纪初年,国际风云变幻,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展开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国际关系极度紧张,军事冲突和局部战争连年不断。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的激烈冲突,导致用战争手段来打击对手,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萨拉热窝事件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前往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这次军事演习是把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人的。这件事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愤怒,他们认为这次军事演习是对塞尔维亚的挑衅,认为斐迪南的野心是企图扩大奥匈帝国的版图,强化奥匈帝国的统治,阻挠和扼杀塞尔维亚的民族运动,在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军人团体“黑手会”的组织下,几名塞尔维亚青年于6月28日在萨拉热窝街头刺杀了斐迪南。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立刻被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利用为挑起冲突、实现它们的侵略野心的借口。德皇威兼二世闻讯后疯狂叫嚷:“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接着就是一个月的紧张的幕后外交活动。德国极力怂恿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发动进攻,保证给予支持;俄、法表示支持塞尔维亚;英国则玩弄狡猾的外交伎俩,向德国表示要尽一切力量防止战争的发生,但私下却加紧备战。蓄谋已久的一场大战就这样爆发了。德国企图从英、法手中夺取殖民地,从俄国手中夺取乌克兰、波兰及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并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

  俄国则企图占领君士但丁堡和黑海海峡,夺取加里西亚,进而削弱德奥的实力。英国企图击溃经济上和军事上最危险的竞争对手德国,夺取德国的殖民地以及土耳其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法国企图粉碎德国的大陆霸权,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夺取德国富产煤铁的萨尔区。日本帝国主义则想夺取德国在东方的殖民地,奴役中国及远东各国人民。帝国主义列强正是想在一场大规模的浴血混战中,凭实力重新瓜分世界,实现和平时期所未能达到的目标。

  为了迅速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奥匈帝国于1914年7月28日对塞正式宣战。7月30日,俄国下令总动员。8月1日,法。德也几乎同时下令动员。同日,德国借口俄国拒绝取消总动员令而对俄宣战。8月2日,德国向比利时提出最后通碟,要求让德军通过比境,遭到比利时拒绝。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德军入侵比利时。同日夜,英国借口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宣布英、德处于战争状态。一场以欧洲力主要战场的帝国主义大厮杀就这样开始了。

  1914年战争爆发后,戴高乐所在的第二步兵师三十三团一营被调到距他的出生地里尔不远的北部边界。九年以前,他15岁时。曾被一个怪梦搅得心神不安——他梦见法德战争在1914年爆发,他在一次战役中,于8月15日阵亡。结果,梦中的事,除了阵亡的结局之外都应验了,8月15日,夏尔·戴高乐在比利时境内马斯河上的迪南附近第一次参加战斗,并且负了伤。自从他在少年时期得到那个预兆之后,他一直以为那一天就是他的未日。据他早期传记作者说,戴高乐这时感到他的生命已不再属于自己,他的余生属于尚待揭晓的某种命运。

  在德军入侵比利时之后,在法国边界便展开了一系列激烈战斗,史称边境之战。根据国防部《第十七号计划》,法军总司令霞飞于8月8日发布了第一号命令,规定了法军的作战方案。按照这个命令,法国第一、第二集团军于14日向东北进攻,攻入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头四天,法军进展顺利。面对法军进攻,德军第六、第七集团军边战边退。法国人重新进入40多年前失去的地方,为收复失地感到庆幸。然而他们不知道,德国第六、第七集团军组成的左纵队的主要任务是防御,这个退却是按照计划进行的。

  就在法军开始进攻的第二天,8月15日,德军以优势兵力突然向迪南杀来,企图夺取那里的渡桥,因此在马斯河畔展开激战,战斗的第一天,夏尔·戴高乐就在迪南负伤了,经过多次较量,法军第十七号计划和霞飞第一号命令遭到破产。法国不仅进攻阿尔萨斯—洛林没有得逞,相反,自己的边境被德军突破,法军被迫向南大撤退。而德军则侵入法国领土,向其心脏地区长驱直入,在此期间,法国的损失相当严重,法国最富裕的北部沦为德国占领区,法军阵亡总数达38万,受伤、被俘和夫踪的达60万,战前受过训练的军官80%死亡和受伤。德军伤亡人数虽比法军少些,但其速决战略的失败,则是其战争前途的凶兆。

  夏尔·戴高乐经过三个月的治疗休养,于11月底重返前线。他所在的三十三团,经过激烈的战事,兵员大减。戴高乐重返部队后,勇敢机智,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侦察任务。

  1915年1月20日,在第二师发布的一道表彰令中,关于戴高乐有这样一段话:“在异常危险的情况下执行了一系列对敌军阵地的侦察任务,带回了有价值的情报。”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