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达芬奇 | 上页 下页 |
二三 |
|
那么,达·芬奇为什么一定要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呢?这里蕴藏着画家极为可贵的创作意图:在中世纪的黑暗岁月,西欧人经历了1000多年残酷蒙昧的封建统治和基督教禁欲主义的精神摧残,早已丧失了思想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权利。现世生活的一切喜怒哀乐都会被视为触犯上帝的天条。所以在中世纪的画像中,圣母、耶稣也好,普通的肖像也好,总是那样呆板、僵硬,面部毫无表情。文艺复兴的时代来了!一切都在发生变化,绘画中变化最明显最典型的标志,便是丧失已久的笑容又回到人间,特别是回到获得解放的妇女们的脸上。那笑容里充满着新时代新人物的自信和乐观,洋溢着他们对未来、对真善美的渴望。达·芬奇作为一个与时代休戚相关的艺术家,敏锐地感受到这一点,并天才地表现了这一点。他一扫过去肖像画上那郁郁寡欢、像幽灵一般的阴影,绘出自由的明朗笑容。他用艺术形象表明,人从禁欲主义下解放出来,它不再是徒具形质、没有七情六欲的模具,人能够向人微笑了!所以《蒙娜·丽莎》具有了强烈的特征,而且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美的原型,成为画家可以放开手脚倾心颂扬真善美的象征,成为西欧人结束了漫长中世纪痛苦生活的标志,如恩格斯所说,“这是人经受煎熬而取得的最伟大的进步的转折点”。 另一说认为,“蒙娜·丽莎”这个名字可能是取自马童娜(Madonna—即圣母马利亚)的简写“Mona”,马童那本来是圣母的画像(或雕像)的通称,这样《蒙娜·丽莎》便多少带有圣母画像的含义了。 ①见《艺苑趣谈录》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如果这一说符合历史的事实,《蒙娜·丽莎》这幅画的意义仍然不因此而减少。因为在“黑暗的中世纪”里,传统的宗教题材霸占了整个的画坛,形成抽象化、概念化的公式。那里的圣母画像,历来是头上带着“圣光”,冰凉而毫无生命。文艺复兴的大师们,特别是达·芬奇,敢于向这种僵死的传统挑战,他们把神圣不可侵犯教义变成平易近人的通俗故事,开始把宗教与世俗生活联系起来,使艺术只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反映的是现实的生活呼唤世俗的思想感情,目的是向人民群众进行人文主义的宣传教育。把宗教题材世俗化。这是狂飚突进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浪潮。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抹掉了圣母头上的圣光,使冰冷的圣母具有“人性化”的特征,用“人性”代替了“神性”,或者说,人也可以具有神的特质,这就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 湖水的涟漪与蒙娜·丽莎的微笑 文艺复兴时期的泰斗达·芬奇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十分重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他认为画家要当“自然的儿子”不要做“自然的孙子”,即要从直接生活的自然之中,寻找丰富的创作源泉,和自然不要形成一种“隔代”的间接关系。他曾这样衷心赞美大自然: 自然是那样博人欢心,那么形形色色取之不尽,以致在同一品种的树木中也不会遇到这一棵和另一棵完全相似的树木……也不会碰这一个和另一个丝毫不差的东西。 狄德罗说过:“所有模仿的艺术都能在自然里找到它的模型。”达·芬奇创作杰作《蒙娜·丽莎》时,为了表现她那种似笑非笑的微妙特征,不仅运用解剖学的知识深入研究了隐藏在皮肤下面的脸部肌肉的活动特征,而且十分细微的观察了许多自然现象。他终于从微风吹起湖水的涟漪中得到启发,创作了蒙娜·丽莎的谜一般的微笑。你看她那配合着微微斜视的柔和明亮的眼神,抿着的嘴角微微翘起,形成轻盈的笑靥,这种非人工所为的线条和韵味,我们只能从“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中找到类比。蒙娜·丽莎的微笑中显示出温雅、高尚、快乐,但不失其端庄、宁静。这是寓有深刻意义的最美的微笑。 8.爱情悲剧 下面这篇文章,是我在1995年写的,现录于后: 达·芬奇是世界人民爱戴的艺术家。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有超人的工作能力和百折不挠的探索宇宙与人类规律的精神。他研究过飞行器,设计过水力机器,观测过天体,考察过植物性能,试验过练金术,制作第一个救生圈,第一把降落伞,第一个照相机暗箱。而他的名声远播却是因为他的画。他的《最后的晚餐》轰动欧洲,以致使两代法国国王都想把画有此画的墙壁搬回故乡。他的不朽之作《蒙娜·丽莎》,乃是西欧艺术史上的第一届心理肖像画。他直奔一个艺术顶峰:就外表全然不动的模特儿来表达她内心的活动。 但是,似乎更多的人并不知道,达·芬奇竟终身未娶,没有后人(子孙)。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达·芬奇这个一表人材、极为英俊的意大利男子终身不娶?是不是他心理乃至身体有某种缺陷?这一直是像一团谜一样,困扰着他的崇拜者们。 最近,我接受写《达·芬奇传》的任务,便掌握了详实的史料,重点研究了他终身不娶之迹。我不妨写出来,起抛砖引玉之用。 达·芬奇生于1452年4月15日。他的父亲是镇上有名的公证人,身材伟岸,相貌堂堂,生活颇为富足,身体壮如公牛,严肃而浪漫。他常出入一些田舍农家。他和一位乡村姑娘热恋并同居,使那位美丽纯朴的乡村姑娘未婚先孕,不久生下了非婚子达·芬奇。 一声惊人的啼哭来自风景幽美的乡村某个草屋。那位为爱情付出了代价的乡村姑娘羞羞答答地抱起了这个谁也意想不到会声震全球的儿子。尽管公证人很爱乡村女子,但他后来却没有跟她结婚。以致使小芬奇儿时就没有生活在亲生母亲身边。他是后妈带大的孩子。 可以说,达·芬奇懂事之后他就敏锐地感觉到了生身母亲婚恋之不幸。他寻找过她。但她已经失踪了。这给他心灵深处带来深深的伤痕。虽然后妈十分爱他,心疼他。 达·芬奇心里常常幻想着母亲美丽影子。他的第一次创作是代替老师画一个天使。老师说,要表现出狂喜地看着基督洗礼,但又要天真无邪,与众不同。他在画前思考了一天。他几乎夜不能寐。渐渐地,画布空白处,出现了一个跪着的天使。他,目光严肃,富于幻想,满头卷发,被一个薄薄的、晶莹的、像轻纱一样的光轮围绕着,衣褶美妙而自然的垂落下来。老师惊叹不已,最后说:“看了你画的天使之后,我不配再称作一个画家,我只该去拿雕刻刀了!”竟然从此不再提动画笔。这天使,就是他对亲生母亲的一次次幻想和呼唤的影像。 达·芬奇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事业上。他成年之后,日常生活几乎都是由他画室里的学生打理。1500年4月,年已48岁的达·芬奇可谓功成名就,历尽沧桑。他仍然孑身一人。在他的生命中,虽然偶尔也出现过一些漂亮女子,但她们都像花瓶一样,没有内涵;就像流星一样,飘然而逝了。他还没有遇到一位令他怦然心动的美人。他还是一位童男子,尚未有爱情启蒙。但他渴望,一天比一天更渴望爱情。 46岁的那年,风度翩翩的英俊而有名望的达·芬奇重返故里佛罗伦萨城。 佛罗伦萨是世界一流艺术的荟萃之地,当时意大利精神文化活动中心。这里的人艺术造诣高,可谓藏龙卧虎。贵族人爱艺术,百姓也爱艺术。地方官、银行家更是崇拜艺术把艺术当成他们脸上的“贴金”。这座艺术之城,聚集了世界各地来的科学家、艺术家。当地财主们为了获得艺术家的绘画、雕刻、古典作品,他们不惜重金购买。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