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比尔盖茨 | 上页 下页 |
一八 |
|
他们当时一共是6个人,面临的任务是进一步改进BASIC语言,使之能适应计算机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各种机型。 小伙子们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公司里总是笼罩着一片繁忙景象,有时甚至使人感到有些混乱。这时,他们不得不雇请一名女秘书来管理杂务。 在米丽亚姆·卢宝前来公司面试之前,曾有一个身材苗条的金发女郎在这里干了两个月,最后扔下一句“这里太无聊”便扬长而去。卢宝当时已经42岁,有4个孩子。她不甘于呆在家里过单调寂寞的日子,想摆脱家庭妇女的无聊生活,出来干点更有意义的事情。 比尔·盖茨不在公司,由史蒂夫·伍德来对卢宝作面试。他自称总经理,说这里需要的是一位能干各种杂活的人。工资当然可观。 卢宝不知道人家会不会聘用像她这个年纪的女秘书。在一般人心目中,女秘书总是和年轻漂亮的小姐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面试之后一个星期,她被告知已经录取。 她很快就去公司上班,发现公司里只有几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几间房里全是计算机,人们干的活儿就是从早到晚在键盘上敲个不停。给她分配的任务是每天到市公立学校计算机中心去取回一大叠“报表”。卢宝在公司里干了好几天活,对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仍然没有什么概念。她认为那些印着许多记号的“报表纸”,一定就是小伙子们常常挂在口头上的所谓软件了,而那些“报表纸”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 卢宝被告知,未经允许,不准任何人进入有计算机的房间。她严格执行着这个命令。但是有一天,一个陌生的年轻人居然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公司的办公室。她立刻去报告伍德,说有一个小孩闯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但是伍德却告诉她,一点没事,那小孩就是公司董事长本人。 卢宝张大嘴半天说不出话来。她忍不住问伍德:“对不起,史蒂夫,董事长多大了?” 伍德回答说:“21岁。” 卢宝更是惊讶得目瞪口呆。 在微软公司呆的时间长了,卢宝对公司的情况渐渐有了了解。她知道这个公司在键盘上敲打出来的那些“报表”,并不就是最后出售的所谓软件,而只是用来作磁盘的;磁盘才是公司生产的最后产品,公司的所有收益都来自这些磁盘。当然,磁盘上存储的东西一定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她渐渐希望知道更多有关公司的情况,常常对比尔·盖茨提出一些问题。比尔·盖茨总是用她能够懂得的语言耐心地向她解释。 她还发现比尔·盖茨虽然如此年轻,却非同凡响,具有一个杰出人物必备的优秀素质。他记忆力惊人,卢宝问他任何电话号码,他都能够立刻说出。他读书极快,对法律的了解十分深透,这当然与他在哈佛的学习和他父亲的影响有关。一些律师把经过仔细推敲的合同拿给他看的时候,他往往大加修改乃至重写。在同客户谈判时,他的气度与老于此道者毫无二致。他开起车来速度也太快,这一点,卢宝是在不止一次看到寄给他的罚款通知单后猜到的。卢宝还有一个最深的感受,那就是比尔·盖茨没有休息的概念,每周从星期一工作到星期日。他经常接连好几天呆在办公室里不出门,夜里就在地板上睡一会儿。比尔·盖茨对吃饭也似乎没有概念,工作或会客时,他都常常忘了吃饭;这时,卢宝便主动提醒他,或在中午时给他买一个汉堡包。 但是,不久以后卢宝就发现,美国不少赫赫有名的公司的老板,一个接一个衣冠楚楚地来这家小公司,会见这个衣着随便的小伙子。他们来之前总要通过电话问卢宝,到了机场如何知道前来迎接的人中谁是比尔·盖茨,卢宝便千篇一律地回答说:“简单极了,如果你看见一个戴眼镜的金发孩子,模样只有16岁左右,各方面都有点与众不同,那就是他!”比尔·盖茨乘飞机外出时也有点特别,总是在飞机起飞前几分钟才赶到机场,决不提前太多。于是就常常在途中闯红灯,或差点上不了登机扶梯。卢宝为了避免差错,就在通知比尔·盖茨飞机的起飞时间时,往往将它提前15分钟,让比尔·盖茨早些赶往机场。比尔·盖茨这么作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他可以节省时间,好在终端机前多干一会儿;另一个原因则是心理方面的。他曾说:“我喜欢在事情面临紧要关头时那种全力以赴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你往往会有高水平的表现。” 卢宝成了微软公司的总管家。她发工资、记账、接定货单、采购、打字、照顾公司职员的生活,让他们工作的环境尽可能舒适方便一些。 她按比尔·盖茨的嘱咐去商店定货,让他们每星期给微软公司送两次可口可乐。后来,微软公司又免费给职员提供了牛奶和果汁。 有一次,马克上班时发现他前一天编制的一叠程序纸不见了,很不高兴地问卢宝是不是把它给扔了。卢宝说绝无此事,因为她从来不会扔掉办公室里的任何纸张,她知道这是一条严格的纪律。但是马克坚称他昨天晚上在计算机下放了一厚叠报表纸。卢宝想了半天,才意识到这可能是清洁工打扫屋子时,把地板上的东西都当垃圾清扫了。这使马克几个小时的工作付诸东流。于是又为清洁工作了新的规定:屋子里的东西,除废纸篓里的外,一律不得清扫。但是如此一来,可口可乐空瓶乱七八糟地堆放在地板上,清洁工也不敢清扫。卢宝又只好向清洁工解释垃圾在这里的概念。 卢宝在公司里最后也学会了使用计算机,不过,她的工作也就是在机上用磁盘为用户拷贝BASIC或FORTRAN软件。干着这样的工作,她真感到自豪极了。 10.标准意识 70年代是美国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行业蓬勃发展的年代,大有群雄争霸,各领一代风骚的气势。尤其在70年代后期,“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新牌微型机问世”。但是也可以想象,在成功者辈出的同时,又有多少英雄落荒。前面提到的罗伯茨的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就是落荒者之一,它生产的阿尔塔计算机质量上不去,公司在强手如林的角逐中败北,最后被佩特克公司收买。而佩特克公司不久也奄奄一息。后起之秀的IMSAI公司意欲生产更专业化的计算机以赢得市场,但仍然因质量方面的原因而美梦难圆,最后也几乎弄到破产的地步。这给微软公司也带来一些损失,因为IMSAI同微软公司签订了转让FORTRAN语言软件专利的协定,IMSAI倒闭,微软公司也就得不到这笔款项了。 1977年,终于出现了坦迪克公司的TRS-80型计算机、科莫多公司的PET型计算机和苹果公司的苹果二号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在性能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产品,销售量当然也就扶摇直上,TRS-80型计算机上市一个月就卖出一万台;PET于1977年在第一届西海岸计算机交易会上大获成功;苹果二号机不仅质量优异,使用方便,而且具备了磁盘驱动器,很快成为热门产品。微软公司先后为这些机器开发了先进的BASIC语言。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