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彼得大帝传略 | 上页 下页
四五


  彼得耐心等待谈判结束,他在谈判期间,即从1718年到1719年的上半年,停止了军事行动。直到他确信和平无望时,他才把奥斯特曼派往斯德哥尔摩,警告女王说,如果亚兰和谈失败,俄国将不得不诉诸武力以取得和平。为了加强威慑效果,沙皇向瑞典海岸派遣了登陆部队舰队。他亲自制订了入侵敌方领土的大胆作战计划,并且身先士卒投入战斗。这是彼得直接参加的北方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登陆部队按照他的设想毫无阻碍地登岸了:《新闻报》多次向读者报道了登陆部队的胜利战绩:破坏了工业企业、矿山、居民点、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士气低落的瑞典部队,不战而走,向瑞典的腹地退去。瑞典首都顿时一片恐慌,在它的郊区出现了哥萨克的侦察兵队。但是,彼得应瑞典人的请求,在1719年8月下令停止军事行动。正如当时《新闻报》所载,他用这一纸命令表达了他的和平诚意。

  但与此同时,沙皇也掌握了可靠的情报:瑞典代表团蓄意拖延谈判,不时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有时还借口等待斯德哥尔摩的指示,索性一连几个星期不出席和会。因此,8月21日沙皇向在亚兰的俄国全权代表发出一项诏令,命令他们只在和会停留一周;不得再拖延;如果复会后瑞典人仍坚持无理要求,就命令布留斯和奥斯特曼退出和会。谈判于1719年9月中断:先是瑞典代表,然后是俄国全权代表离开了亚兰群岛。

  瑞典中断了谈判打的是什么主意呢?他们不会指靠自己的兵力。它的陆上和海上军事实力已大大削弱,要去发动进攻那是它想也不敢想的。它唯一能指靠的是英国,因为英国对俄国在波罗的海站住脚跟一事所怀的不满之情一年强似一年。1719年8月底,英国和瑞典缔结了同盟条约。英国想利用这个条约强行充当和平调停人,迫使俄国在缔结问题上就范。

  英国的诺里斯分遣舰队开进了波罗的海水域。其目的是威慑沙皇,俟机背信弃义地进攻和消灭俄国舰队。但沙皇对此及时进行了防范。俄国舰队在瑞典沿海地区登陆之后,在海岸炮兵的掩护下,隐蔽在港湾里,万无一失。入秋,诺里斯分遣舰队撤离了波罗的海。沙皇并没有屈服于讹诈和挑衅,他坚决表示:“我们威武不能屈,任何不平等和约我们拒不接受,无论情况如何,我们将战斗到底。”

  翌年春天,诺里斯分遣舰队补充了一些新的军舰,再次进入波罗的海水域。但瑞典海岸并未因此平安无事:俄国部队又一次登陆,打了胜仗,没有遇到抵抗。彼得把这些情况通知俄国大使库拉金:“此次战役虽然未能给敌人以重创,但足以使其盟友看到,我军胜利挺进不容阻挡!”不但如此,英国分遣舰队的出现也未能阻止俄国海岸于1720年7月末在格林汗取得辉煌胜利:俄军缴获了四艘瑞典三桅巡洋舰,正如彼得所写的那样,其中“两艘是在全速接舷冲锋时缴获的”。“勤奋和勇敢胜过实力”——铭刻在胜利纪念章上的这句题词最确切地反映了战斗双方的力量对比。事实上,在这次战斗中实力优势属于瑞军,俄国是用装备很差的帆桨大船进行攻击的。

  彼得对瑞典人及其英国盟友联合行动的成果大加嘲讽。在诺里斯分遣舰队停泊的雷维尔,瑞典人在纳尔根岛上烧毁了一所小木房和一间浴室。沙皇在把英瑞双方这一“胜利”通知库拉金时,命令他一定要在西欧的报纸上发表评论,“尤其是火烧小木房和浴室一事”不可遗漏。缅希科夫对此也极尽揶揄挖苦之能事,“祈勿为木屋与浴室被毁一事伤心,”他给彼得写信说:“此次战利品可令双方瓜分,浴室分与瑞典舰队,而木屋令其归英国舰队所有可也。”

  和谈于1721年4月28日在尼什塔特恢复。象在亚兰和会初期一样,彼得没有在同一地点长期逗留。他选择了距尼什塔特最近的城市——雷维尔、里加、赫尔森法斯、罗赫维克作为自己的停留地点,以便信使经由海路向彼得报告有关尼什塔特发生的情况,又从这些地方给全权代表带去沙皇的最新指示。

  布留斯和奥斯特曼带着沙皇明确规定和约条款的指示前往尼什塔特。战争中占领的所有土地,除芬兰外,统归俄国所有。彼得曾说:“我两次向我的兄弟查理提议媾和:第一次是出于需要,第二次是出于宽宏大量,但两次均遭到拒绝。现在,让瑞典人忍辱求和吧。”以前查理对割让领土的和平倡议绝不理睬。但波尔塔瓦战役之后,体面媾和的机会减少了。乌尔里卡·埃列奥诺拉已别无选择,只能听从彼得通过全权代表向她转达的口信。

  在亚兰和会上,俄国全权代表曾表示俄国只是暂时占有里夫兰。现在,彼得命令布留斯和奥斯特曼向瑞典人宣布,情况已今非昔比,里夫兰应永远归俄国所有。俄国全权代表还应当“竭力争取一百万甚至一百五十万银币的赔款”。

  这一次瑞方的全权代表还想采取拖一拖的策略。他们提议先签订停战协定,然后再缔结和约。彼得识破了他们。

  在给全权代表的补充指示中,沙皇要他们拒绝瑞典人的全部无理要求。彼得获悉,瑞典人要求以相等的土地换取割让给俄国的维堡,还想在条约里写上,他们把彼得堡割让给俄国,瑞典人还要求将埃泽尔岛留给他们。

  在瑞典领土上的登陆部队也起到了它的作用,推动了谈判的进程。沙皇看到瑞典的全权代表变得比较好商量了,于是下令停止军事行动:“一切迹象表明,将不会再有船舰之战发生。”

  谈判接近于圆满结束。彼得收到布留斯有关这一情况的报告后,说道:“惠风从尼什塔特向我们吹来。”沙皇在仔细考虑,如何庆祝这一事件,因为它结束了俄国为争取出海口而进行的最紧张的斗争。他希望由他亲自宣布媾和的消息,为此他给全权代表写信说:“此消息应由朕一人带住彼得堡,因在本次战争中无人较朕出力更大……”与此同时,彼得吩咐缅希科夫着手筹备庆祝活动。

  8月30日和约签字。沙皇是在9月3日去维堡途中获悉这一消息的。来自尼什塔特的信使,把条约的原件交给了他。布留斯和奥斯特曼写信说:“时间紧迫,臣等不及将条约译出,因恐缔约之事走漏消息也。”彼得竭力控制自己,不令这一消息为左右的人得知。夜间上床之后,他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他回忆起用辛劳和血汗换取胜利所走过的漫长而艰苦的道路,个中的甘苦,非亲自体会是令人很难置信的。

  次日早晨,彼得动身去首都,从进入涅瓦河的两桅帆船上不住地传来隆隆炮声。彼得站在甲板上,利用炮声的间隙向老百姓宣布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9月4日一整天,城里军号嘹亮,鼓角齐鸣,全副盛装的骑手,手执白旗,奔驰在大街小巷,宣布缔结和约的消息。

  战事连绵了二十一年之久。彼得把这次战争称之为“花了三倍时间读完的一所充满血腥而又危险万分的学校”。为什么说是“花了三倍时间”呢?彼得解释说:“一般学校的学生通常是七年结业,而我们的这所学校却花了三倍的时间才读完。”他认为,以前俄国从未“取得这样有利的和约。诚然,等得久了一些,但毕竟是等到了。”在这一点上彼得是对的。沿海领土的取得使俄国的处境有了质的变化,使它成为一个海上强国。根据尼什塔特条约,爱沙兰、里夫兰、英格曼兰等省和维堡、开克斯保耳姆两城市归属俄国。瑞典取得了在里加和雷维尔免税采购五万卢布粮食的权利,并取得总额为两百万的银币作为割让里夫兰的赔偿费。

  9月,首都一片欢腾。几乎整整一个月来,每晚不是化装舞会,大舞会,就是焰火晚会。入夜彩灯熠熠生辉。彼得穿起荷兰水手的服装,亲自击鼓,与民同庆。他说,“这种快乐乃是人生至乐。”

  10月,首都的庆祝活动以授予沙皇彼得大帝、祖国之父和全俄皇帝的尊号的隆重仪式而告结束。

  10月22日,彼得和文武官员一起到三一大教堂去做弥撒。弥撒过后,宣读和约,然后费奥凡·普罗科波维奇为祝贺和约的缔结开始讲道,他历举彼得的赫赫圣功,以证明授予他大帝和全俄皇帝的尊号是当之无愧的。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