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名人传记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上页 下页


  尼古拉总是热心地给他讲述共青团员们、共青团的任务和新的、优秀的青年一代,无论用什么方法也不能说服老头子。

  他们经常谈起1905年至1907年发生的革命和后来反动势力的猖獗。父亲虽然没有直接参加那次革命斗争,但是他把革命者隐藏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帮助他们坚壁武器。他还参加了募集粮秣的工作。

  1914年至1915年,父亲回到家乡维里亚村探望亲人。他在那里因有人告发而被捕,坐了六个月黑牢。由于没有文化,父亲把这次身陷囹圄的逆境不加区别地归咎于大家。无论尼古拉怎么解释也不能说服他。父亲常常用一句简捷的话结束他们的争论:

  “够了,反正你没有办法使我信服!”

  “唉,他真是个脾气执拗的老头子!让他转变真难啊!”尼古拉说。他们还对新式婚姻问题争论不休。他们常以拉娅姐姐的不幸姻缘为题争论起来。她姐姐和丈夫离婚了,她带着孩子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责怪她结婚时不听他的好言相劝。父亲抱着陈规旧习不放,他认为,只有父母之命的姻缘才是稳固可靠的,不然,就会迅速破裂。

  “他们性格不相投。”父亲有时挖苦说。

  “还必须仔细分析事端的原委,”尼古拉反驳说,“不应一概归咎于新的婚姻。”

  父亲什么也不想弄明白,只是固执己见。

  在争论中,现在拉娅站在尼古拉一边。似乎有一种下意识的感觉使她意识到尼古拉是正确的。

  当她听到尼古拉的争辩和叙说时,一种不安的情绪不时使她感到迷离恍惚。她可怎么办呢?她该做些什么?该出嫁了吗?有时,她简直为此而惧怕起来。因为,她目睹了多少桩不幸的婚姻,不仅有新式婚姻,而且也有旧式婚姻;她目睹了多少起不理想的新式婚姻也以离婚而告终,每一方继续按自己的常规生活着。一些老人们的家庭生活经常在争吵、咒骂和互相责备中度过。

  但毕竟拉娅还要继续生活啊。关于继续上学的事连想也不敢想,因为家境贫寒。当时,大多数家庭的惯例是:只让男孩子上学。但是,尼古拉和父亲的辩论逐渐开阔了她的视野,她渐渐倾心于一种新的生活,倾心于那些新型的优秀分子,尼古拉就是这样的人。

  父亲不喜欢尼古拉那坦率的、尖锐的论点,不喜欢他对她和她姐姐所灌输的那些危言耸听的东西,诸如让她摆脱父亲用旧眼光看待生活的影响之类。

  有一次,正好是星期天,全家人都出门了,姐姐把一个十个月的孩子留下给拉娅,自己也出去了。拉娅只好暂时在院子里照看孩子。尼古拉在厨房里埋头写什么东西。拉娅回到卧室去哄孩子睡觉。孩子睡着后,她继续悄悄地摇晃着孩子,一边和尼古拉谈心。

  他又开她和她的男朋友的玩笑,问她是不是要结婚了。

  然后,他把桌子挪近拉娅的身边,问道:

  “你为什么哪儿也不去?不去散散心?”

  “不想去,哪儿也不想去。和您在一起有趣得多。从您那里我懂得许多新东西。”

  “你为什么总是用‘您’、‘您’的来称呼我,干什么那样客气?”

  拉娅缄默不语,不知如何回答。

  “拉娅,记得吗?前几天你去邻居借铁锹时对我说,我们要谈一谈,谈什么呢?”

  显而易见,拉娅双颊不由又绯红起来,因为他微笑着对她说:

  “你想要我替你说出来你想说的话?”

  “喏,请您说吧!”

  “不应该用‘请您说吧!’应当用‘你说吧!’不要再称呼‘您’啦,我就说……”

  尼古拉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拉娅的脸庞。

  “你想说,你觉得憋气得很,是这样吗?”

  “是的……”

  “这好极了,拉娅!一切都比我期待的还要好。就是说,要想挣脱家庭束缚,也无须我对你进行宣传鼓动了。当然,你明白,事情主要取决于你。要知道,你家老头子是无法争取了。你应该属于今天这个时代的人。”

  拉娅无言以答。她也不想把内心激起的感情表达出来。此刻,尼古拉也缄默不语。过了一会儿,他补充说:

  “拉娅,这意味着你将从自己身上找到愿望和力量……”

  “愿望我倒是有,而力量,我不知是否有?”

  ……显而易见,这句话已深深地刻印在尼古拉的脑际。几年过去之后,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小说里,主人公塔娅·丘查姆逐字地重复着这句话。

  尼古拉这几个月生活得怎么样呢?不论谁劝他休息都无济于事。有时一吃完早饭,他就进城了,以便熟悉城市和人们。有时,他整天整天钻进市图书馆里。市图书馆离拉娅家有三公里远。

  每当拉娅谈到他应该注意休息时,他说:

  “疗养院我可住够了,我已经不想去那里住了!两个月之后,我就要开始工作了。应该让脚锻炼走路,不能让它们过分娇生惯养了。”

  晚上,他回家时有些疲劳。但精神很愉快,和拉娅交换感想,开开玩笑。拉娅记得,有一次他对她说,整整一天他是在共青团市委会里度过的。

  “我请求和小伙子们谈谈工作问题。我的请求使他们感到惊异,我看到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惊恐的神色。谁也没有拒绝我的请求,但是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有责任提醒我应该加强治疗。”

  这些频繁的活动加重了他的病情。两只脚肿得更厉害了,越发疼痛起来。拄着拐杖走路已十分困难——必须恢复使用尼古拉从疗养院随身带回来的那副双拐行走。他常去借书以代替散步。现在,拉娅经常与尼古拉一起到图书馆借还书。借书处的组长是一位翘鼻子的姑娘,名叫杜霞。她不大喜欢尼古拉:看来,她以为尼古拉是个好吹毛求疵和爱挑剔的读者。

  有一次,尼古拉向她借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一书。

  “您怎么啦,同志!我们没有这种书!”杜霞用一种不太满意的口吻声言道。

  “‘这种书’如何解释呢?”

  “‘这种书’就是您要借的!这种书我们已经停止向外借阅。书中有许多有害的思想。借革拉特珂夫①和马雅可夫斯基的书吧。”

  ①费多尔·瓦西里耶夫·革拉特珂夫(1883—1958),苏维埃俄罗斯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士敏土》、《原动力》、《童年故事》等,先后获得斯大林奖金和列宁勋章。

  “您听着,”尼古拉勉强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说,“革拉特珂夫和马雅可夫斯基都是优秀的作家,我对他们深为敬慕。但是,我现在向您借的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同志,这种书没有!我们图书馆的工作是要为无产阶级文化使命服务的!”

  尼古拉被激怒起来:

  “您不要用无产阶级文化这种字眼来愚弄我!现在可不是用呆板的公式来从事文化事业的时候!”

  “读者同志!”杜霞抬高嗓门说,“您不要耽误我的时间!如果您是一个紧跟时代的人,您应该明白,令人痛恨的旧社会的一切文化偶像都在泯灭之中。”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