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纪实·历史纪录 > 雪龙闯北极 | 上页 下页
九六


  【中国南极“八五”科考计划】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中国南极考察科学研究”(85-905-02)课题进行了7个专题南极考察研究。在全国10个部委局和省市通力支持下,26家科研单位和大学团结协作,克服了赴现场人员有限、考察环境艰苦、经费紧张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中国南极考察科学研究”这一复杂的、高度综合的研究任务,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骨干队伍,使我国南极考察事业顺利地实现了由建站为主向科考为上的转变,跨进了国际南极研究的先进行列,为国际南极研究作出了我国的贡献,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南极事务中的国际地位。主要取得了如下多方面科学进展和重要成果:

  通过3个航次的南大洋调查,获得了以普里兹湾水域为重点的大磷虾分布和生物量资料,结合以往的数据积累和较有效的国际合作,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大磷虾生长指标和鉴别自然种群负生长的有效方法,量化了种群结构,阐明了大磷虾生殖生物学等一些关键问题,深化了大磷虾富氟机制研究:研究了大磷虾分布区的海洋学环境;提出了磷虾资源的开发模式。

  通过5年以菲尔德斯半岛为重点区域的陆地、淡水、潮间带和浅海生态系统的深入、完整、系统的考察研究,阐明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主要功能,定量地确定了研究区域各亚生态系统的关键成份、主要特征,发现了2个新种、14种新记录;深入研究了营养阶层完整的雪地生态系统变化趋势;掌握了初级生产过程、海冰生态学过程和石油等典型污染物现状及生态效应:建立了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和信息管理系统。

  在地质学领域,完成了长城站、中山站的基础地质调查和填图,编制了1:500万南极洲地质图;提出并证实泛非构造事件是来南极克拉通最终形成的关键运动;完成了中山站及邻区卫星影像地图和霍巴特-中山站国际重力联测,探讨了壳幔结构特征;分析研究了威德尔生物地理区和晚垩世至第三纪的气候和古地理;完成了拉斯曼丘陵区36个点的重力观测,初步查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地壳结构,深化了横贯南极山脉罗斯期构造岩浆作用和南极陨石的研究。上述工作同时也为调查南极矿产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环境演变和现代环境背景研究方面,绘制了菲尔德斯半岛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土壤图,探讨了南极无冰区地貌发育与晚更新世环境变迁规律;通过冰芯、湖泊和海洋岩芯的研究,建立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序列,发现了多层火山灰,探讨了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查明了冰消期以来的环境事件,并重建了环境演化历史;提出了南极地区环境变化比北半球滞后1000年,目前气候总趋势向变暖方向发展的新认识;同时评价了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

  在南极气候研究中,对南极温度、海冰、冰盖、海洋环流、大气臭氧和近地面物理等特征的变化及其对东亚及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认识,建立了适用于南极研究的转盘流体力学模拟试验、大气环流数值模式以及南极臭氧洞数值模式,对南极大气环流的形成、南极海冰对中国天气的影响以及臭氧洞形成机制等提出了新的见解;深化了对大洋环流和“海-冰-气”相互作用的认识;在长城站和中山站建立了高分辨率气象卫星数字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和近地面辐射平衡观测系统;在中山站进行了BREWER臭氧观测以及超声风速、系留气艇等近地面物理观测;深入开展了边界层特征研究;建立并完善了南极海冰监测及天气预报业务服务系统。

  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开展极地日地系统整体行为研究,以中山站为主建立了国际先进的日地物理综合观测系统;建立了以地基观测为主的我国南极日地物理数据库;中山站太阳射电观测显示了该地低噪声和极昼期优越性;对磁层极隙区重联条件与南北差异有新认识,系统地观测分析了极区能量传输与地磁现象;发现了多谐哨声、非线性波-波作用等现象,对极区电离层进行了长期系统观测,发现了长城站的威德尔海异常规象;系统地分析了极区电离层特征,建立了低电离层变化与太阳宇宙线和调线的定量关系;观测分析了中山站上空臭氧垂直分布与臭氧洞现象,系统地观测了平流层火山云和极区平流层云等的特征;对太阳辐射与大气电场作了长期观测与分析研究。

  在人体医学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南极环境对人体健康及工作能力的影响:发现有心、脑及免疫功能减弱,心理和内分泌、体液变化,离开南极后均可逐步复原;针对考察队员生理、心理、病理生理变化,和营养、劳动卫生状态,制定了营养与热能需要量标准、心理学预选方案、医学卫生综合保障等措施。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