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纪实·历史纪录 > 雪龙闯北极 | 上页 下页 |
五六 |
|
§0803(BJ0804)重进冰区,体会北冰洋的寒冷 8月3日,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到达北纬72度42分,重新进入浮冰区。 天气多云有雾,气温在2℃左右。下午2点,雪龙号将长30多米的长城艇放下水,小艇载着十几名科学家到离船10公里处进行第一次海冰气相互作用的综合考察。之所以远离大船,是为了尽量避开非自然因素的干扰。这是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第一次正式进行海冰气综合考察。 雪龙号目前的位置己超过上次到达的最北端。10个小时的考察结束后,雪龙号将继续北行。明天起,计划动用直升机载着部分科学家到固定冰上进行考察。 雪龙号结束白令海考察后,穿越白令海峡,于昨天上午到达北纬66度30分,进行了第一个站位的作业。上午11点15分进入北极圈(北纬66度33分)。此后,考察队沿西经170度一直向北,每半个纬度做一站,今天下午3点进行了位于北纬71度30分的第11个站位的作业。这些作业对进一步了解楚科奇海在冰雪消融情况下的海洋和生物状况意义重大。 我没机会跟着小艇采访,就在大船上找线索。 在船的左舷,我看见“林妹妹”在补网。金黄色的太阳照在她红色的外衣和白色的拖网上,在漫无边际的冰原上,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林妹妹”是大家对林景宏半开玩笑的称呼。这称呼中没有半点调侃,却满含敬重。 林景宏今年45岁,作为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副研究员,她己“飞波走涛”20年。从太平洋、台湾海峡,到今天的白令海、北冰洋,她己记不清出海的次数了。“我是最不爱晕船的一个”,所以课题组十几个人,派她来提取样品。取样的工作最累。每次停船作业,都能看到她和其他男队员一起忙碌的情形,网上来后,她得用水清洗一同拖上来的浮游生物。 她也是船上女性中唯一在第一线干“体力活”的人。在各站间隙,别的队员抓紧休息时,她趴在电脑上给儿子写信。船上发邮件太贵,她不给丈夫写也得跟孩子说几句。孩子今年上高三了,她说,回去得给他好好做几顿饭。她操作电脑不熟练,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字字含着一个母亲的爱。 船以16节的速度在楚科奇海疾行,寒风吹得几百斤重的采水器左右摆动,林景宏拿着针线在甲板上补她的宝贝一一垂直拖网。网用过多次后,上面有一些细细的小洞。她笑着说:“在家经常千针线活的手,一个月就不听使唤了。”出海一个月了,尽和铅锤、拖网、绞车打交道,手已经不习惯幅度太小的动作。 今天,进入北冰洋的“腹地”。寒冷的感觉我无缘体验,只好借《北京青年报》记者袁力的口,用尽自己的想象去体会。 袁力体会寒冷的机会,是在长城艇上,与几位科技工作者一同“作业”。袁力临时加入上艇记者名单,我们没意见,科学家们有意见:明明说好了只准4个记者上艇,为什么又多上了一个?搞得老吴两头受气,临上船突然对袁力说:“科学家们都不同意你去,你一个女的,占了驾驶室人家也不好意思说。你还是别去了!”袁力的眼泪差点都出来了:“我己写了稿传回报社了,一个整版的《焦点》,就等今天这一段!求求您了,您把我当成一个包袱扔在船上行吗?我保证不会进驾驶台!” 科学家们心里没底,不知道连续10个小时在小艇上观测会冷成什么样子。小艇驾驶台有暖气,科学家们冷了可以进去暖和暖和,如果袁力之类的记者们都占住了地方,就不好办了,因此他们极力反对记者上艇。队长兼首席科学家陈立奇有点看不下去,替袁力求情说:“老吴,已经定了的事情就不要临时改变了。” 船上保暖的衣物严重不足,人心惶惶的。本来,出发前通知大家不用自带御寒衣物,科考队将统一发放。如果听信此言,所有的人就只能呆在有暖气的船舱里,哪里已不要去了。因为实际上,到了船上,从上到下连一丝棉、一片羽绒都没有发。最厚的一件名为防寒服上衣的,是一个羽绒面料带一个布里罢了。一些有经验的老队员自己带了羽绒服。 四川电视台两位不下艇的记者,分别借给了袁力一件羽绒服和一条棉裤。再戴上帽子和口罩。“到了船上才知道我准备的仍不够充分,首先是棉靴的底子还不够厚,不到半小时,脚践出现痛感,接着是脚始不听使唤。再接着是发现手套太薄,一段时间后,手对焦距都很困难。开始还有信心,后来只能追求个大概齐,同行说我的这组照片给近视眼看恐怕都很难过关。” 看到袁力直打摆子,船员们给她套上了一件保温救生衣,“虽然样子有些像唐老鸭,并被同船队员当了好一会儿道具,但它确实救了我,”袁力说,“太冷了就不想动,”可呆时间长了就犯困,千叮咛万嘱咐我还是靠着栏杆睡着了,醒来后满脸雾气。”科技人员轮流在驾驶室里暖各,袁力始终坚守自己的诺言:不进驾驶室取暖。 “到了第5个小时,解思梅闷好了一锅力便面,这是有生以来来最香的一顿饭,从口暖到心,然后拓展到四肢、五脏直到指尖都得到了享受。”袁力吃方便面的感受,让我眼圈发热。她回来后写出的第一句是:今天,我终于摸到了北冰洋的“雪”,它比我想象的要“暖”。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