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纪实·历史纪录 > 死去活来-我与世界级企业巨头的对话 | 上页 下页 |
三〇 |
|
英特尔把战线拉得很长,然而,他们有那么大的精力和能力吗?“当然有能力和精力,因为我们是在计算机这个平台上走进Internet的,英特尔公司不是每件事情都由我们自己来做,我们不仅自己创造Internet基础架构,还投资其他公司来做这样的工作,我们与很多公司一起合作,而不是孤军奋战。”(贝瑞特语) “首先我们定下一个正确的战略;然后继续发展通信技术、加强内部技术力量,我们已经在研究发展方面投资30亿美元;另外我们还对外进行积极的并购。今年以来,我们几乎每两个月并购一家公司。在并购上我们已投资了40亿~50亿美元;我们同时还对小企业进行股本方面的投资,每年是10亿美元。” 贝瑞特如果能完成他的梦想,他在英特尔的历史上就可以与前三任掌门人一样,会被后人夸来夸去。 有时我赢有时葛鲁夫赢 葛鲁夫虽然从首席执行官的位子上退了下来,但贝瑞特在工作上与葛鲁夫的关系仍异常密切,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战略,比如英特尔向Internet进军是贝瑞特与葛鲁夫一起商量出来的。“向Internet进军的这个战略是我与葛鲁夫一起做出来的,我们之间的交流很多,在接受完你的采访后,我将与葛鲁夫一起吃晚饭,来讨论有关战略问题,我与他的合作是非常紧密的。”(指1998年10月14日上午北京时间9点半的可视电话采访,对远在大西洋彼岸的贝瑞特来说是晚上6点。——作者注) 我问:“您最敬佩葛鲁夫哪一点?” “啊,他太聪明了!”贝瑞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 我说:“葛鲁夫的脾气很不好,您是如何容忍他的坏脾气的?” “当然,我比他高。其实,葛鲁夫的魅力在于他很聪明、很尊重那些与他争论的人,只要这些人能拿出有价值的事实来。我也跟葛鲁夫常常进行一些争论,有时我赢、有时我输。” 我继续问:“那您是不是绝对相信葛鲁夫?” “他正确的时候是这样。” 在谈到贝瑞特与葛鲁夫的相同之处时,英特尔中国区经理简睿杰介绍说:“与葛鲁夫一样,贝瑞特有着过人的精力;对工作非常投入,工作起来非常卖力,工作的时间也都非常长;做起事来同样非常认真;对自己都不大当回事,如坐在与员工有着一样的格子间里工作,对批评、讨论也都非常公开;都没有自己特别的停车位,如果来得晚,也要和大家一样转来转去找停车的位子。” 但是,贝瑞特与葛鲁夫在处理问题上风格却迥然不同,按简睿杰的说法,葛鲁夫处理问题时像一般的匈牙利人那样非常地直截了当,而贝瑞特却有所保留,更加含蓄一些。另外,葛鲁夫脾气暴躁一些,而贝瑞特却比较随和。 贝瑞特有一个非常好的优点,就是在下决定之前,“会广泛争取各种意见,善于收集事实与数据,让手下人充分去讨论,而后在事实的基础上再去作决策。决策完以后,便强有力地去进行实施。”(简睿杰语) “我做事喜欢从长远考虑,但你的远见往往不会得到周围人的认同,每当这时,我采取的办法就是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办法,即,如果有了一些新想法,不被周围人认同的话,他便会对那人说:‘你其实是没有想过,如果你仔细想想我的想法的话,你就会同意我的想法。’用这个办法说服同仁效果很不错。”(贝瑞特语) 贝瑞特曾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喜欢各种各样的运动,曾驾驶过飞行双座F-16战斗机,还曾获得过“铁人三项”(游泳、长跑、骑自行车)的冠军。这些背景使得见瑞特的精力非常旺盛。英特尔一位高级管理者说:“贝瑞特的精力非常充沛,比如他总是把旅行时间安排得非常紧,我们这些人已经安排得很紧了,但与他比起来,我们还是有些吃不消。” 英特尔生产先生 25年前,贝瑞特博士辞去斯坦福大学副教授一职走进英特尔大门,并在一开始就坐上了技术开发经理的位置上,十年后被提升为英特尔副总裁,主管生产制造,这使他得到了一次舒展管理才干的好机会,正是这一机会使其在英特尔生涯中有了事业上意义的真正起飞。 当时,英特尔公司决定放弃存储芯片生产,重点进行微处理器的开发和生产。但“在70年代,一些生产工艺非常不可靠,产品的质量会突然降到零点,但人们却找不出其中的原因。到了80年代,英特尔加强了数据和工艺方面的控制,贝瑞特使得这项工作卓有成效,从此生产工艺成了英特尔的强项。”简睿杰这样回忆道。 在贝瑞特主管生产之前,英特尔有好多家工厂都在生产芯片,各工厂的工程师们总是想让自己生产的芯片更好一些,因此,所采取的方法均为不同。这使得英特尔很难在全局上控制芯片的质量。贝瑞特主管生产后,大胆地创新“Copy”(复制)工作法,即把所有的英特尔工厂都配置了一样的设备,采用一样的工艺,甚至产品所用的涂料也必须统一。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