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纪录 > 人民记忆50年 | 上页 下页
八一


  1965年度记事

  ◎ 林彪强调“突出政治”

  1月12日,中共中央军委印发林彪关于当前部队工作的指示。林彪说,1964年有些部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军事训练有的搞得过于突出,时间也占得多了一些,冲击了政治。有的过分强调抓军事技术,忽视政治思想工作。有的甚至弄虚作假,搞锦标主义和形式主义。林彪提出,1965年的工作要突出政治,大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大抓毛主席著作的学习,在全军掀起一个更大、更广泛的学习“毛著”的高潮,使学习毛主席著作成为最根本的必修课。

  他说,我们的军队是以政治为特点,政治统率军事。军事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政治。一定要突出政治,使政治思想工作真正成为我们全盘工作的基础。军事训练、生产等如果和政治思想工作发生了矛盾,要给政治思想工作让路。军事训练、生产等需要占用一定时间,但不应冲击政治,相反,政治可以冲击其他。

  ◎ “加强市场上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

  3月3日,中共中央批转《财贸工作座谈会纪要》。财贸工作座谈会,主要讨论了打击投机倒把,进一步改造小商小贩等问题。会议提出:

  (1)打击粮食投机,平抑集市粮价。除了农民相互间正当的粮食调剂以外,粮食的转手买卖,不准私人经营。粮食部门应当在做好统购统销工作的前提下进行议购议销。
  (2)限制土纺土织,统一经营土纱土布。
  (3)限制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和个体商贩的经营活动,不准它们超过规定的经营范围和活动地区,不准违反国家价格政策,不准任意增加网点和人员。有证商贩要逐渐减少,无证商贩要坚决取缔。加强改造私商的机构,已撤销的要恢复。
  (4)认真清理财贸部门的“小家当”。中央批转该文件时指出,当前财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市场上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

  ◎ 中央决定成立西南三线建委会

  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决定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以加强对整个西南三线建设的领导。3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批复》,同意以李井泉为主任,程子华、阎秀峰为副主任。

  ◎ 军衔制取消

  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根据国务院提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同日,由国家主席刘少奇公布。24日,国务院公布改变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军装样式和新的帽徽、领章的决定,规定官兵一律佩带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废止原来的帽徽、军衔肩章、军衔领章和军种、兵种及各种勤务符号;官兵一律戴解放帽,废止原来的大沿帽、女兵无沿帽、水兵大顶帽,一律戴解放帽;废止军官的武装带、校以上军官的西式大礼服和女裙服;海军军服式样改为与陆空军相同。上述决定于同年6月1日起实施。从而结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了10年的军衔制度。

  ◎ 批判《不夜城》

  《光明日报》6月28日发表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林溪的文章说,影片《不夜城》不仅掩盖了资产阶级的本质,而且大肆宣扬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妄图毒害观众,腐蚀青年。

  首先,影片没有向观众揭示资产阶级那种腐化堕落的生活,是建筑在对工人阶级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电影《不夜城》一面大肆渲染资产阶级花天酒地的生活,一面对工人阶级被压榨的生活轻描淡写。这样就从事实上斩断了资产阶级享乐和无产阶级受害之间的必然联系,掩盖了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丑恶本质,这是对生活真实的极大歪曲。

  其次,《不夜城》有许多生活场景的描写,可以明显地看出是与影片的情节毫无关联的,例如,文琤过生日,大跳华尔兹舞那些恶心的场面;文琤用花衬衫披在张伯韩身上那种庸俗的玩笑等,然而作者是那样饶有兴趣地刻划这些细节,这不正是一种委婉的肯定和由衷的欣赏吗?

  ◎ 李宗仁归来

  7月20日,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和他的夫人郭德洁女士,从海外回来,本日到达北京。李宗仁在机场上宣读了声明,他在声明中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方照顾和热烈欢迎,表示感谢。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团结抗美,一致对外,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作出有用的贡献。

  ◎ 毛主席的好战士——王杰

  11月6日至8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先后发出通知,号召向王杰学习。王杰1942年出生于山东金乡,196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牺牲前在济南部队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任班长。1965年7月,他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训练,在炸药发生意外爆炸的紧急时刻,他为了掩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民武装干部的生命安全,扑到炸药包上,英勇牺牲。此后,全国掀起了学习王杰的热潮。本年发表的《王杰日记》写道:

  “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
  “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
  “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

  ◎ 革命泥塑——收租院

  《收租院》泥塑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几位青年教师、学生和民间艺人集体创作出来的。1965年6月,这支10多人的创作队伍来到了大邑县安仁镇“地主庄园陈列馆”。这里原来就是兼军阀、官僚、土豪劣绅和反动会道门头子于一身的地主刘文彩的“公馆”,他们访问了过去受过苦的农民不下100人。从刘文彩水牢里活着出来的冷月英,因交不起租而被逼得家破人亡的肖大娘,都诉说了自己的亲身遭遇。

  许多农民以亲身的经历对设计图加以议论品评,而且把他们当时的心情和地主拘腿子的神态、动作、表情表演给作者们看。这一切,都极大地帮助了这些年轻的雕塑工作者,使他们具体地而且形象地体会到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并且不断地冲击着他们的创作激情。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创作了既有组合又能独立的114个群像。

  1965年国庆节前后,《收租院》泥塑在当地展出,立即产生轰动,许多农民说是“替咱们穷人说话的塑像”。年底,一部分泥塑复制品和全部泥塑照片在北京展出,取得了成功。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