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纪录 > 人民记忆50年 | 上页 下页
六六


  §1962年:冬天的故事

  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毛泽东《七律·冬云》

  本年冬天,在困难时期临近尾声,而一场新的国际风暴开始的时候,身置旋涡中心的毛泽东不无嘲讽之意地写下了一首《七律冬云),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这首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和斗争豪情的诗开始流行。同时流行的一幅招贴画阐释了《冬云》的时代气氛:在北邻,苏修和蒙修加入了反华大合唱,苏联撤走专家,恶毒攻击中国;在东方,日本佐滕荣军国主义政府、“南朝鲜傀儡集团”同美帝沆瀣一气,一直充当反华大合唱的主凶;而台湾的蒋介石匪帮正从事着“反攻大陆”的罪恶勾当;在西部,印度反动派在边境燃烧战火。……中国形形色色的敌人还有:南越吴庭艳卖国集团、老挝的富米集团,泰国和缅甸的反动政府,英国殖民主义非法拼凑的马来亚联邦,……等等。

  这就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的理解。而对外界来说这是继1949年后,中国再次被恶魔化的年代,而外部封杀中国的生力军,竟是被中国人民长期视作“老大哥”的苏联。相信对于面临了新的困惑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令人痛苦又令人愤慨的一个斗争新课题。虽然迄今年为止报章尚未将中苏冲突公开化,然而平民百姓们仍然从不同寻常的生活空气中嗅出了某种气息。文革中流行的连环画《铁人王进喜》,就反映了自1960年以来中国人的不快心情:在茫茫风雪当中,北邻社会主义大国的专家撤走了,援建项目也中止了,在窝棚旁目送他们的中国工人们愤懑而忧伤……

  有关中苏两党的紧张关系的传言在机关和学校里被人们公开或半公开地议论,没有人阻止这一切,因为人们相信分歧迟早要爆发。人们相信,这场分歧将终结一个时代,结束一个苏化模式在中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甚至日常时尚里扮演重要角色的时代。在东北农村,老人们甚至谈起当年苏联屯军东北的不愉快的情形,那时候,只要苏军出现在原野上,村子里的人就敲着锣扯着嗓子喊:“老毛子来喽——”家家户户就赶紧把媳妇闺女藏起来。在局外人看来,蜜月般的岁月终究要结束了,但没有想到,结局是这般的残酷无情。

  本年从4月16日开始,中国西部的新疆伊犁至塔城的漫长边境线上,滚滚人流践踏着边防哨卡,人们冲过边境线,流向苏联一方,这种罕见的越境逃亡持续了整整半个月,7万多中国公民一夜间变成了苏联人,这个恶性事件被当时的文件称为“伊塔反革命暴乱事件”。

  在中苏连接最宽敞的山口霍尔果斯,驻扎着一个连的解放军。公路上浩浩荡荡的人群奔突着,并疯狂地呼喊着:“我们要回老家去!”人流后浪推前浪,无法遏止地冲过哨卡,踏伤了劝阻的战土,滚滚的人流在这条公路上一直流了3天3夜。上级指示,不许开枪,因此,从山口逃亡的群众几乎无一伤亡。然而,哨所的房屋仍然被狂怒的人们砸烂,多名战士受伤。

  在塔城,事态的失控并不亚于霍尔果斯山口。苏联方面派遣人员,向当地居民散发了10万多张苏联侨民证,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的当地群众,自然向往着能吃饱穿暖的地方,苏联方面于是在边境线上摆满了面包、黄油,边民们于是纷纷逃向苏联境内。

  这就是1962年4月至5月间,苏共领导通过他们驻中国新疆的机构和人员,在伊犁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颠覆活动,引诱和胁迫大批中国公民跑到苏联境内的基本事实。在中国政府再三提出抗议和交涉之后,苏联政府仍拒绝遣返这些中国公民。这在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是史无前例的、骇人听闻的事件。更有甚者,“有一次,赫鲁晓夫对日本议员说,如果征求新疆哈萨克人的意见,如果他们喜欢让苏联管辖而不喜欢让中国管,那么苏联就将吞并这片领土。”可见,赫鲁晓夫的扩张主义野心已暴露无遗。赫氏的不加检点和狂妄自大连苏共其他领导也觉得过分。因此,在赫鲁晓夫下台时指控他的材料中就有这一条。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