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影视原著 > 贞观之治 | 上页 下页


  紧急之时,哪里容得窦轨再废话。其实,秦王已得到密报,朝廷已与突厥谈判成功,突厥得到河套地区后放弃了对薛仁贵的支持。想到此,秦王暗自一笑,纵马飞奔而去。身后两千精锐,其势堪比排山倒海。直至析城(今甘肃泾川东北)下,挡住了宗罗散兵入城坚守的退路。

  薛仁果正陈兵析城。秦王渡过泾水,兵临城下。薛仁果骁将浑等数人来降。

  人心离散,薛氏败势已不可挽救。薛仁果心生恐惧,据守不敢出。

  夜幕降临,秦王大军陆续而至,向析城包围过来。到得夜半时分,城内人争相来降。薛仁果已然山穷水尽。次日天亮,举城投降。困在城外的宗罗,也只好跟着投降了。

  城门开,秦王下令:投降者一概不问。于是降者纷至,所得归降士卒,秦王令薛仁果兄弟及宗罗、翟长孙等将之。他与他们射猎,从容而无所防范。于是归降众人皆畏威衔恩,甘愿效死。秦王在安抚降人的同时又收罗人才,闻得褚亮大名,亲自前去求访,见而礼遇甚厚,引为秦王府文学。褚亮成为后来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褚遂良便是其子。

  秦王李世民在这第一场独立指挥的战争中,把握了出战的最佳时机。用了击敌之疲、击敌之弱的战术。在敌人战败奔亡的时候,又果断地追击,以破竹之势,一举攻下城池。刘文静和殷开山也因此恢复了官爵。

  至此,河东的屈突通已降,河西的薛仁果平定,李渊巩固关中的两大障碍也就消除了。

  武德元年(618)十一月,秦王班师回到长安,斩薛仁果。十二月,诏以秦王世民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蒲州、河北诸总管府的兵马一并受其节度。陕东行台设在洛阳。其设官仿中央尚书省,有尚书令、仆射、左右丞、六部尚书、郎中、诸监、主事等。官员的品秩“同于京省官员”,只是员数略少。行台省尚书令被赋予很大的权力,对辖区内之事,无所不管,拥有统兵征伐权、选拔任命官员的人事权、司法与专杀之权、财权和监察权。陕东行台省管辖区域非常广大, “其蒲州、河北诸府兵并受节度”,也就是把经营整个关东的大权都交给了李世民。

  其后,李世民在这一广大地区进行了多年的苦心经营。陕东行台省的重要职任,大都由其心腹人物充任,如屈突通为行台右仆射,温大雅为行台工部尚书,殷开山为行台兵部尚书,皇甫无逸、史万宝前后任行台民部尚书,于志宁检校行台左丞并知膳部郎中,房玄龄兼行台考功郎中,杜如晦为行台司勋郎中等。

  李世民本人多留居长安,陕东行台省事务由屈突通主持。由于屈突通忠于李世民,引起李建成的不满,曾一度被召回长安。李建成被杀后,屈突通又“驰镇洛阳”。贞观元年(627),完成了历史使命的陕东道行台被废,屈突通并未离开洛阳,而是改任洛州都督。贞观二年,七十二岁高龄的老将屈突通在洛阳去世。整个唐初十余年的时间里,屈突通大部分时间都在主持洛阳军政事务,为唐朝的统一大业,为李世民经营关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他一直受到李世民的器重。后来,唐太宗在凌烟阁为功臣画像时,屈突通也名列其中。太宗去世后,只有屈突通与房玄龄配享太宗庙庭,一起受到祭拜。

  5、击败刘武周,降服尉迟恭

  关中日益巩固的同时,李渊起兵的根据地太原却陷入危境。刘武周一直是一个劲敌。

  刘武周是马邑的土豪,骁勇善射,结交豪侠。他曾参加过隋炀帝攻打高丽的战争,后为马邑的鹰扬府校尉(隋朝府兵系统的基层军官),甚得太守王仁恭的厚遇。大业十三年(617)二月,因与王仁恭的侍女私通,恐事情败露,他便纠集乡闾豪杰,杀了王仁恭。然后开仓放粮,救济灾民,正式拉起了反隋的旗帜。又遣使附于突厥,突厥始毕可汗立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刘武周称帝后,成为隋末纷乱中山西北部一支重要的力量。

  李渊建唐后,刘武周还经常借助突厥的力量威胁太原。当初李渊进攻霍邑时,听到刘武周与突厥入寇太原的传言,差点回兵,铸成大错。足见刘武周对太原的威胁,非同小可。

  武德二年(619)四月,刘武周联合突厥,进驻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北)。留守太原的李元吉派张达成驱逐刘武周,结果全军覆没。刘武周攻陷榆次,围困并州(治晋阳)诸县。其时,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易县)的宋金刚被窦建德打败,投奔刘武周。六月,刘武周命宋金刚率兵三万进攻太原,在河东抗敌的裴寂节节败退,留镇太原的李元吉弃城逃回长安。晋州(治所在今山西临汾)以北城镇,除浩州(今山西汾阳)以外,全入刘武周手中。刘武周对太原形成了战略上的包围形势。

  十月,宋金刚打下浍州(今山西翼城)。夏县人吕崇茂杀县令以应刘武周。据守蒲坂(今山西永济北)的王行本也响应刘武周。唐在黄河东岸只剩下晋西南一隅之地。山西可是唐朝的龙兴之地,也是关中的屏障啊。

  关中震惊,风雨如晦!

  高祖眉头深锁,下敕道:“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 放弃黄河以东?如何了得!秦王世民随即上表,请缨出战:“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希望能给儿臣精兵三万,必平定刘武周,克复汾、晋。”

  高祖得表,心里少不得一番折腾。其实,他又何尝忍心放弃河东?事已至此,纵然不乐观,也宁愿相信这个已数经战阵的年少爱子,能够遏制刘武周的攻势。

  于是,高祖下令:关中兵全归秦王统领,进击刘武周。

  择日启程,高祖亲自到华阴的长春宫相送。天高野旷,北风呼啸。挥手告别的那一刻,高祖的心里有多少担忧多少期望?

  十一月,秦王率军到龙门关。冰面正坚,令军队从冰上过河,进屯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与屯驻浍州的宋金刚相持。

  驻屯柏壁后,秦王分出部分兵力在汾、隰一带活动,以牵制敌军进攻唐朝在山西最后的根据地浩州的力量,使浩州守军能够坚持下去。浩州是晋阳到晋西南运输线中的战略要地。当时从晋阳到晋西南大致有两条交通线,其一是从晋阳(今太原)沿汾水西侧经清源(今山西清徐)、浩州渡汾水达灵石(今山西灵石),即是李渊从晋阳南下时所走之路线。另一条是从太原沿汾水东侧经榆次、平遥、介休以达灵石,即是刘武周南下时所采用的路线。浩州正当西线要冲,对东线运输的安全与否也至关重要,因此成为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

  至于主力部队,秦王决定:坚守待命。

  诚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秦王很清楚双方形势、战争时机。他分析道:“宋金刚悬军深入,精兵猛将,全都聚集在这里。刘武周据太原,专倚宋金刚为依靠。而宋金刚虽士卒众多,但军中素无蓄积,单靠虏掠,不是长久之计,一心想要速战速决。我们现在出战,岂不正合他意?所以恰恰要闭营养锐,等他们士气懈怠,分兵汾、隰,才好直冲其心腹。那时候对方粮尽计穷,自然只能仓皇逃奔。所以不速战者,正是要等待时机。”

  冬去春来,天气渐渐转暖。宋金刚的日子却一日更比一日难过。

  武德三年(620)四月,一天,探子报:“宋金刚撤营北退。”

  等的就是这一天!秦王大喜道:“宋贼粮草已尽。”下令军中:“所有精锐骑兵,随我追击!”

  秦王旗帜飘扬,马队奔跑如飞。转眼间追至吕州(今山西霍县),与宋金刚部将寻相交战,寻相大败,奔亡。

  秦王挥旗:“继续追击!”乘胜北进。一昼夜且追且战,行军二百余里,与宋金刚交战数十回合。

  当追到高壁岭(今山西灵石南)时,军队难免已经疲惫,秦王却仍然精力十足。总管刘弘基只得拦住秦王的马缰绳,谏道:“秦王破贼,一路追到这里,战绩也差不多了。还要一直追赶下去,难道就不想想自己的身体吗?即使不顾自己,也要照顾一下士兵们,大家都又累又饿,疲惫不堪了啊!请秦王驻军于此地,等军粮跟上来,再继续追击,也不晚啊。”

  刘弘基真是说出了众将士的心声。可是秦王哪里听得?他坚决地回道:“宋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散,已经没有还击之力;所谓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如果再有所停留,等宋金刚缓过来,从容设计对付我们,再要进攻就不容易了。我竭忠殉国,哪里还顾得上自己!”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