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卫小游 > 护花郎(下) > |
八 |
|
祝晶笑着走到他身边,与他看望同一个方向,清声和韵:“昔我欲远游,一意览荒陬,瀚海栖蜃楼,明月照沙丘;身在拂菻海,天涯似中州,相思不辞远,方寸记温柔。” 青年回过身来,看着沐浴在夕晖中的吕祝晶,蓦地眼眶一热。 她是真真实实站在他的面前,不再只是梦中的幻影。 “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我只是……很高兴你回来了,祝晶。”一年半以前,康氏商队归来,祝晶却没有跟着回长安,让他日夜担忧,生怕她在异乡出了事,直到终于再见到她,忧虑的心这才得以放下。 “不要紧,恭彦。你看,夕阳这么美,好多年没一起来乐游原看夕阳了。”她站在他身边,丝毫不惧晚风的凉意,一颗心如火般炽热。“我们以前经常手牵着手的,你可以牵一下我的手吗?” 当然明白他因为知道她是女子的关系,因而在对待她时多了一些礼教上的拘谨。祝晶不会为此责怪他,恭彦毕竟是个知书达礼的士子,然而,她可也不愿意见他一直对她这么地“待之以礼”啊。朋友问是不需要这么拘束的。 青年看着兴高采烈的少女,犹豫了片刻,才如她所愿地牵起她的手。 她手温很暖,彷佛有源源不绝的热力正自她体内释放。 手被执起的刹那,祝晶紧紧回握住。 双手交握的瞬间,两人皆几不可察地轻颤了下。 他们皆以为,颤抖的人是自己,而非对方。 夕阳无限好。两人不约而同心想:若时间能就此停下,不知有多好? 但愿能一辈子维系这样单纯的友情。 只是,这种弹指即逝的快乐,为何如此令人感伤? 第十章 春风不得意 开元十四年冬十月,来自全国的士子齐聚在长安城中,准备应试三年一次的常科科举,满城举子身穿麻衣,衣白胜雪。 这些远从各地赶赴京师会试的士子,清一色是取得解元资格(乡试第一名)的才俊之士。 开元年间,进士科录取门坎高,须通过“杂文”、“帖经”及“试策”三场试,而第一场“杂文试”近年来逐渐以“诗赋”为考试的文体,倘若出格犯律,就会被淘汰,及第相当困难。 然而因为考取进士后,不仅本人及全家人可以免除摇役,更可光耀门楣,真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此多数士人仍选择将一生青春及才华投注在这无情的试场中。 山东世族崔氏子弟以往多以参加“明经科”为主,开元以后,逐渐倾向让家族子弟改试“进士科”,以便在朝中与深受帝王宠信的进士科及第官员抗衡。 承担着这样的家族期望,两次落榜的崔元善,以国子监的生员身分,第三次赴考开元十五年正月于尚书省吏部都堂所举行的春试。 开元十五年春二月,春闱揭榜。 崔元善以第十七名的成绩,进士及第。 同年,远在洛阳司经局校书的阿倍仲麻吕被召回长安,迁左拾遗,掌谏议,官拜从八品。 春日,井上恭彦整理好学院的房间,换上春衣,打开屋内两窗、让春风吹进屋舍里。 又过了一年了。来到长安,转眼间,竟已是十年光景。 当年随船带来的本国衣服多数已经穿不下了。 二十五岁的他,比之十年前不知长成了多少。离家时,家中最小的兄弟才只八岁,想来如今也已经成年了吧。 感叹时光的消逝,又为春日长安城繁花盛开的美景所吸引。 一早与祝晶约好,到长安城东北的通化门迎接从洛阳归来的阿倍仲麻吕。 不再耽搁,他整理好衣冠,走出房门。 经过学院门口时,正好遇见即将搬离学院的崔元善与一群前来道贺的同窗。 井上恭彦上前加入众人恭贺的行列。 “崔世兄,恭喜你高中了。”他真诚地恭贺。 被众人簇拥道贺的崔元善乍然见到井上恭彦,原本欢欣的表情突然冻结住,有些不自在地笑了笑。“哪里。也是运气好,才让座主选中了我的卷子。” 恭彦虽然稍稍察觉了崔元善的异状,但他平时与他也只是点头之交,因此没有多想他表情骤变的原因。再三道贺后,他便离开学院,径往国子监大门走去。 吕祝晶牵了两匹赁来的马,等在一株嫩绿的柳树下,正百般无聊地仰着脸,数着柳条上的叶子。“一片、两片、三片……” 恭彦蓦地停下脚步,没有上前惊扰。 待祝晶叶子数腻了,自己转过头来看见他时,她绽开笑容。 “你来啦,怎没出声叫我?” 恭彦答不出来。因他在那当下,只是突然间想好好看看她,才不自觉地停下脚步。 “没什么。”摇摇头,他微笑着走上前,接过祝晶手上的缰绳,先扶她上了马后,自己也翻身上马。 策马往大街上走的时候,恭彦提起先前在学院遇到崔元善的事。 “崔世兄及第了。”他说:“刚巧他也要自国子监除籍了。” 祝晶对崔元善并不算非常熟悉,只知道他是山东清河崔家的世族子弟,与恭彦同窗,帮她传过几次信给恭彦。 闻言,她笑了笑。“他真幸运,要再考不上,一旦除了学籍,就得跟全国各地的读书人一起参加乡试,取得解元的资格后才能赴考会试,那可是比登蜀道还要难上好几百倍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人人皆知晓的。 由于长安、洛阳两京的监生不需经过乡试的选拔,便可以生徒的身分,直接参加京师的会试,也难怪长安、洛阳两监的学籍会如此炙手可热了。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