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白暮霖 > 野厨变当家 | 上页 下页
十四


  孙大娘将物品交给宇文决。“你把这双鞋板带回去给季娃,这是她之前托我带的。”

  “这是?”男用的尺寸,藺草编织得厚实又透气。宇文决一脸疑惑。她买这鞋板要做什么?

  “哎哟!宇弟,你再这么不解风情,要等到何时才能把季娃丫头娶进门?再说,你们都住在一起,虽然为了堵人口舌,对外都用亲戚说词,不过大伙心知肚明,表哥娶表妹进门也是美事一桩,这肥水不落外人田嘛!你加把劲,咱们夫妻就等着喝你们这杯喜酒了。”孙弘快人快语。

  “孙大哥,你别寻我开心,虽然我们是表兄妹,但实际上,我可是把季娃当亲妹妹在对待,这哥哥娶妹妹就是逆伦了。”宇文决苦笑,明明对外都称表兄妹,怎么还有这么多好事人喜欢乱点鸳鸯谱?更别提季娃才十三岁。

  “你这话可别到处说,现下季娃的厨艺这么好,连新店都要开张了,万一让大家知道你是揣着这种心思,不用两天,你们家门坎一定让媒婆踩破。”孙大娘对宇文决可是越看越顺眼,泱泱气度,虽然留着一把黑鬍子,不喜欢整理,但无损开口言谈中的温雅气度,就是跟其它人不一样。

  “对呀!我这婆子说得对。宇弟,你要好好把握季娃丫头,虽然她的年纪还小,但再两年就及笄,要不是我这族里的男丁不争气,一定要他们跟你一较高下。”

  宇文决只能干笑,又跟孙氏夫妻聊了一些之后的打算,就连忙告辞,他还得去找粮商呢!

  在回城镇的途中,他注意路边,虽然现在生活丰足,在吃穿上稍微讲究是可以的,但季娃还是维持节俭的个性,不管再怎么忙碌,只要得空到了山上,就不忘採些野菜。

  他当然有告诉过她,开门做生意就是互有往来才会聚集人气,要赚钱进门,也要懂得使钱,所以她已经改变很多,偶尔会跟左右商铺互相往来,不管交易金额多少,讲的是礼到。

  只是有时他出门还是会採些野菜回去,让她维持过去的习惯,如她所说的,不忘本。

  其实他们也没有大富大贵,听她说不忘本,还一副言之确凿,这么轻易就满足的模样,让他差点失笑。

  卖这种小吃食,对宇文决来说只是一门小生意,在他规划的蓝图里,绝对不只这些!

  百业俱兴,蓬勃的商业发展带动的食衣住行,越发讲究,尤其在朝廷的大力推广下,三番两次派遗使节前往番外宣扬国威,让市舶司往来频繁,也大大提升所谓商人的地位。

  在洛阳的脚店成千,而具规模的正店屈指可数。

  但在开封城就不一样了,南门和东门的门口大路两旁,均由商号、手工业作坊和客店占据。各式铺子在城内大街小巷出现,其中以饮食业最发达,可分为北鐉、南食及川饭三大类,而北饌是饮食的主流,南食以海鲜食品为主,川饭有叉烧燠肉等,可知开封饮食的多样化。

  开封城的脚店数千,正店也过千。而大酒店称正店,造酒兼卖酒。小酒店称脚店,从正店沽酒来卖,开封城的大酒店中,最负盛名的是樊楼。樊楼楼高三层,五楼相向,彼此连结成庞大的建筑,楼中可容酒客千人以上,下属脚店有两千家。

  至于季娃现在準备要开设的就只是一般的吃食,贩卖单一的品项,顶多就是几项小点让客人着离开,所以宇文决在思索着另外一种经营的可能性。

  如东能成功,一定会开创不同的局面,但是要先和季娃商议。

  “你有想过未来吗?不一样的,再更上一层楼。”

  “我不懂。我们这样不好吗?”季娃一脸疑惑。“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开店。”

  “这样你就满足?”

  “所以你有其它的规划?”

  宇文决露出自信的微笑,“趁我们还年轻,你想不想再试试自己的能耐,让更多人可以尝到你娘的厨艺?你还记得那本册子吗?如果给你机会,重现那些菜餚,你有把握吗?”

  “我们要开脚店?”季娃瞪大眼,连想都不敢,毕竟脚店和吃食店不同,需要的菜色更繁复。

  “不,脚店太多,我们不做。”

  “开其它不同口味的吃食店?”可是师傅就她一个人,根本分身乏术。季娃不认为宇文决没有想到这点,所以他想要?

  “你应该知道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从正店、脚店细数过千,更别提吃食店。”

  “那是在开封或洛阳,咱们这儿只是隘关口。”

  “你娘曾在桂花一个楼担任厨役,你不想试试自己的能耐吗?”

  “咱们要去府城?”不是才刚盘店,準备开张吗?

  “不,咱们现在的资金根本不足以到府城开业,但是有一个方式值得试试。丧家在办完丧事后不是会有解慰酒?但并不是每户人家都有餘裕时间去处理这些琐事,甚至还有喜宴酒席,菜色都是主家端出家宴举办,不过这正店的菜色也不是每户寻常人家都可以做得出来。”

  当然,从煨、煸这些下手,其手法繁复,没有学个三年五载,都很难独当一面的,但经过这段时间与她相处,他确认她的厨艺堪比大厨这类吗?

  “这……我从来没有听过这门生意。”

  “如果能够做得成这门生意,靠着口耳相传,我相信以你的功夫,一定可以成功。当然,刚开始的尝试一定会遇上困难,我们可以藉着这些去调整脚步,利用小吃食店的空档做就好,你认为呢?”

  宇文决的高昂士气感染着季娃,怎么从他口中讲述出来的天马行空,却又有无限的想像空间?

  她是想循着娘的脚步,让所有的人都可以吃到最满意的料理,甚至饱餐后就有幸福的感觉。

  一直期待自己可以继承娘的遗志,至少重现册子里那些菜餚,所以她努力学着识字,重复练习,还加注自己的心得。虽然字跡仍然丑陋,但看着娘亲留下的端正字跡旁有着自己的字跡,那种齐心一致的感动,让她觉得娘还在身边,不曾离去。

  “好,我们试试!”

  万事起头难,宇文决清楚这种做法最大的难处就是改变人们的习惯。

  在村子里,往往喜丧是一种动员全村的大村,若是在府城里,就是亲戚不远千里的上门协助,所以他提议的这种方法,最重要的京是讲求目标,什么样的人才能提供初试啼声的机会?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