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现代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上页 下页
在文艺理论上的贡献(1)


  鲁迅不但以他的创作为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而且在文艺理论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他没有写过系统的理论著作,然而散见于论文、杂感和书信里的许多艺术见解,却接触到文艺理论中一系列根本问题,阐释得深刻、具体而且全面。鲁迅本来有丰富的社会斗争和创作实践的经验,有深广的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修养,而当他向共产主义者转变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他原有的知识经验起了照耀和渗透的作用,使他有可能参合印语,融会贯通,在创造性地解决现代文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科学的文艺观。

  鲁迅对文艺问题所发表的很多精辟见解,概括了他自己经过长期创作实践摸索到的宝贵经验,溶化了古今中外许多作家、艺术家、理论家的正确意见,既有强烈鲜明的革命内容,又时时闪露着对于艺术本身的真知灼见。鲁迅的这些观点已经成为我国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重要财富。

  共产主义者鲁迅的文艺思想,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理论基础的。一九三〇年,他在介绍普列汉诺夫艺术观的时候,曾从美学的角度对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作了辩证的分析。鲁迅说:“社会人之看事物和现象,最初是从功利底观点的,到后来才移到审美底观点去。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

  功用由理性而被认识,但美则凭直感底能力而被认识。享乐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底分析而被发见。所以美底享乐的特殊性,即有那直接性,然而美底愉乐的根柢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注:《艺术论》中译本《序言》)在一封给了人的信中,他把早期已有的关于文艺的社会革命功能的见解(参阅《坟·论睁了眼看》),作了更为精确的说明:“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使有变革。

  这正如芝麻油原从芝麻打出,取以浸芝麻,就使它更油一样。”(注:致徐懋庸(1933年12月20日),《鲁迅书信集》上卷第464页)从这一根本认识出发,鲁迅首先在社会斗争中深入地把握了阶级观点,他公开宣称:“无产文学,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底一翼。”(注:《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文艺是阶级斗争的武器,必须为实现无产阶级革命而斗争。他多次发表了这样的意见:在阶级社会里,人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作品也无法摆脱阶级的烙印,有些“文学家虽自以为‘自由’,自以为超了阶级,而无意识底地,也终受本阶级的阶级意识所支配”(注:《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因此,提倡“人性的文学”“主张‘全人类’‘超阶级’的文学理论”,这固然是“帮助有产阶级的东西”(注:《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而“在帝国主义的主宰之下”,幻想“训练大众个个有了‘人类之爱’,然后笑嘻嘻地拱手变为‘大同世界’”,则更是“毒害革命的甜药”(注:《二心集·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这些见解不仅说明革命文学要从外部抵御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而且也要从内部保卫党性,防止可能出现的蜕化和变质。在鲁迅看来,文艺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应该是战斗的,它必须适应革命发展的形势,时时在激烈的斗争中负起自己的任务。

  针对当时一部分作家的思想,他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了艺术的战斗的规律,指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在其发生的时候,本是对于一种社会成规的革命,就中国而言,“这一派在五四运动时代,确是革命的,因为当时是向‘文以载道’说进攻”,到了三十年代,却失去了“反抗性”,转过来成为“压制新文学”向革命道路发展的阻力了。它们“对社会不敢批评,也不能反抗,若反抗,便说对不起艺术”(注:《集外集拾遗·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这就揭露了这一流派从革命到不革命以至阻挠革命的实质,武装了当时文艺青年们的思想。鲁迅一方面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另一方面又非常重视革命作品的艺术性,认为文艺应该含有引起人们美感的作用,坚持了艺术的特殊任务与性能。在《三闲集·文艺与革命》中,他曾对“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一命题作过很准确中肯的论述。任何上层建筑的形式都是遵循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存在的,彼此不能替代,因而文艺为政治服务也必须通过它本身的特征。

  鲁迅在早期的文章里,已经指出文艺的“职与能”,在“涵养人之神思”。艺术作品的教育作用和一般的教育作用不同,它“未始以一教训一格言相授”,却能使人“神质悉移”(注:《坟·摩罗诗力说》)。后来他更劝告革命作家向一些“因缘愈远”、“观念形态已经很不相同”的古典作品学习“描写的本领,作者的努力”(注:《准风月谈·关于翻译(上)》);一再强调作家在力求“内容的充实”时注意“技巧的上达”(注:《三闲集·文艺与革命》),使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在三十年代初期起伏不断的理论斗争中,这一原则始终贯串在鲁迅的文章里,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文艺与革命、文艺与生活、文艺与群众、继承遗产、发展批评等等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的意见。

  从文艺与革命的关系出发,鲁迅突出地强调了世界观的作用。还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倡导时期,他在一篇题作《革命文学》的文章里就说过:“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是的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文学艺术是意识形态之一,革命文学不但要表现工农群众,还要从无产阶级立场观点上表现工农群众。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