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朱自清 > 中国歌谣 | 上页 下页 |
歌谣里的第一身与歌谣的作者 |
|
这个问题与歌谣起源有关,上文已说及。现在从《诗经》看起。《诗经》里第一身叙述及第一身代名词很多,差不多开卷即是——这是就《国风》《小雅》而论;《大雅》与《颂》里,可以说没有歌谣(顾颉刚先生说,见《歌谣》三十九期)。汉魏及南北朝乐府,如“相和歌辞”、“清商曲辞”里,第一身叙述及代名词也不少。近代的小曲,客家谣,粤讴,俍歌,傜歌,僮歌,闽歌,台湾歌谣,也是如此。可是《古谣谚》所录,便不相同。 自然,我们可以说,《古谣谚》所据各书,其采录歌谣之意,或因政治关系,或因妖祥关系,所以多是历史的歌谣或占验的歌谣;这些都是客观的,当然没有第一身可见,这是歌谣的支流。《诗经》、《玉台新咏》、《乐府诗集》所录才是歌谣的本流,那是抒情的。但近代的北京歌谣和吴歌,确是抒情的,却也几乎全是第三身的叙述,这又是何故呢?我现在只能说:歌谣原是流行民间的,它不能有个性;第三身、第一身,只是形式上的变换,其不应表现个性是一样——即使本有一些个性,流行之后,也就渐渐消磨掉了。所以可以说,第一身、第三身,都是歌谣随便采用的形式,无甚轻重可言。至于歌谣的起源,我以为是不能依此作准的。 与第一身及个性问题连带着的,便是作者。中国歌谣大部分也无作者,但并非全然如此。《诗经》、《玉台》、《乐府》、《古谣谚》所录,以及粤讴、客家歌谣,有一小部分——虽然是极小一部分——是有作者的。《古谣谚·凡例》中有所谓“出自构造”或“一人独造”的谣,就是这一种;刘复先生所谓“官造民歌”(《歌谣周刊》八十号)也是这一种。而上举江南、两粤的传说里,也说到歌谣的作者。兹只举明末阎典史守江阴时造出的四句歌谣——所谓“官造民歌”——为例: 无锡人团团一炷香,常州人献了老婆又献娘,靖江奶奶跪在沙滩上,惟有我江阴人宁死不投降! 还有小曲或唱本,与粤讴一样,起初大抵是有作者的,只是不可考罢了。顾颉刚《吴歌甲集·自序》里曾说,“这些东西,虽也是歌谣,但大部分是下等文人或鬻歌的人为了赚钱而做出来的。”这是不错的。这些有作者的歌谣,加上那些传说,即使还不够建立起个人创造说,也尽足以使我们从郭先生的理论及那前三种传疑的古歌里所推得的结果动摇了。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