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郑振铎 > 中国文学研究(中) | 上页 下页
元代“公案剧”产生的原因及其特质(3)


  三 元代公案剧产生的原因

  所以元代公案剧多量的产生,实自有其严重的社会的意义在着的。我们不要忘记了元代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一个时代。他们把居住于中国的人民分别为左列的四个等级:

  (一)蒙古人,那是天之骄子,贵族,最高的统治者;
  (二)色目人,包括回回人及其他西方诸民族的人民在内;他们为了被征服较早;所以蒙古人也利用之,作为统治中国的爪牙;
  (三)汉人,包括北方的人民,连金人也在内;
  (四)南人,即江南的人民,最后臣服于他们的。

  南人是最倒霉的一个阶级,是听任蒙古人、色目人的践踏、蹂躏而不敢开口喊冤的一个被统治、被压迫的阶级。

  而蒙古人、色目人,又是怎样的不懂得被征服者们的风俗、习惯,不明了他们的文化,甚至大多数的统治者,都是不明白中国的语言文字的。

  叫那大批的虎狼般的言语不通的官僚们,高高在上的统治着各地的民众,怎样的不会构成一个最黑暗、最恐怖的无法律、无天理的时代呢?

  即有比较贤明些的官吏们,想维持法律的尊严,然而他们却不能不依靠着为其爪牙的翻译或胥吏的。那一大批的翻译和胥吏,其作恶的程度,其欺凌压迫平民们的手段,是常要较官僚们厉害数倍,增加数倍的。

  这样的情形,即以翻译吏支配着法庭的重要的地位的情形,是我们以今日之租借地的法庭的情形一对证便可明白其可怖的程度的。

  下面的一段故事,已不记得那一部笔记里读到了,但印象却深刻到至今不曾暗淡了下来!

  在元代,僧侣们的势力是很大的。有一部分不肖的奸僧们便常常的欺压良民。某寺的住持某某,庙产不少,收入颇丰,便以放债为业。到期不还的,往往被其凌迫不堪。有一天,许多债户到他那里请求宽限。但他坚执不允,必求到官理诉。众人便不得已的和他同上官衙。其中有几个黠者,却去求计于相识的翻译。翻译吏想了一会之后,便告诉他们以一个妙策:每个债户都手执香枝,一个空场上预先搭好了一个火葬堆。众人拥了那位住持到衙门里去。问官是不懂汉话的,全恃翻译吏为之转译。那位住持向他诉说众债户赖债不还的情形,并求追理。那个翻译吏却把他的话全都搁了下去,另外自己编造了一段神谈,说:那位住持是自知涅槃之期,特来请求允许他归天的,所以众人都执香跟随了他来。问官听了这,立刻很敬重的允许其所求。于是,不由那位住持的分说,争辩,众人直拥他向火葬场走去,还导之以鼓乐,生生的把这位债主烧死了。而那位问官,还被蒙在鼓里,以为他管下真的出了一位圣僧!

  这故事未免太残忍,但可见翻译吏所能做的是怎样的倒黑为白的手段!

  在这种黑无天日的法庭里,是没有什么法律和公理可讲的。势力和金钱,便是法律的自身。

  所以,一般的平民们便不自禁的会产生出几种异样的心理出来,编造出几个型式的公案故事:

  第一型是清官断案,不畏势要权豪;小民受枉,终得于直。这是向往于公平的法律,清白的法官的心理的表现。正像唐末之产生侠士剑客的故事,清初遗民之向慕梁山水浒的诸位英雄们的事迹的情形一般无二。这是聊且快意的一种举动。

  第二型是有明白守正的吏目,肯不辞艰苦,将含冤负屈的平民,救了出来。这也许在当时曾经有过这一类的事实。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他们便夸大张皇其事而加以烘染、描写。这也正是以反证出那一班官僚们是怎样的“葫芦提”,而平民们所向往的竟是那样的一种精明强干的小吏目们!

  基于这两点,元代的公案剧,其内容、其情调,便和宋代话本里的公案故事有些不同,也便和明以来的许多“公案集”像《廉明公案》、《海刚峰公案》、《包公案》等等,有所不同。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