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史籍历史虚阁首页言情小说侦探推理军事军旅科幻小说时尚阅读
外国名著传记纪实港台文学诗词歌赋古典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奇侠影视小说穿越宫闱青春校园
虚阁网 > 张恨水 > 天明寨 | 上页 下页
一一六


  父子两个人把这句话说完,那真有万言说不出的苦处,彼此静静地立在晚风里面,有时向身子附近看看。有时又昂头向天上星斗看看,凤池道:“你扶我进屋去吧,这大势已经十分明了,不用再加思索了。”

  说完了这句话之后,他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但是凤池进得屋子去,实在不能安然睡觉,在那地铺上翻来覆去,只管沉沉地想着心事。到了天色刚刚发亮,他就把立青叫了过来,急问道:“自从昨晚听到了你的话,无论如何,我是放心不下,我总要到前寨门去看看石达开的军容到底怎么样?”

  立青道:“看过之后……”

  凤池已是抓着立青的手,慢慢坐了起来,将他推了一推道:“你立刻引我走吧。看过之后的话,那就不用说,难道我们还能够在昨晚所说的话以外,再找出一个什么好的法子来吗?但是想不到好法子,我也不能不去看看。”

  立青心里那一番紊乱,正也和他父亲一样,就陪了凤池静悄悄地到前寨门来。大概是为了天色太早的缘故,远远地,就可听到呼呼鼾睡声由寨墙卡棚子里面传了出来。墙垛下,倒也有两个打更的,全穿了一件短袄子,蜷缩了身体,倒在墙脚下。立青看到,身子一挺,就要喊叫起来。凤池将他衣服拖住,不让他叫了出来。因低声道:“你看地上有一支箭,上面缚着一封信呢。”

  凤池招招手,叫他把信拿过来,立青将信呈上,凤池捏到手里看时,是鼓鼓的大包,那信封是棉料纸上写的,上面写着呈天明寨团练总董李凤池大人开启,下署太平天国职同师帅汪缄。撕去那纸封,里面是一张棉纸印的大字,一张是用薄竹纸写的小字,大概是用箭射上山来,要减去重量的缘故,那大字是一张布告!上写:

  真天命,太平天国大师左军主将、翼王石为训诲潜山县良民,各安主业,勿受妖惑,惊惶迁徙事。照得天父天兄大开天恩,亲命真主天王宰治天下,又命东王及北王辅佐朝纲,业已建都天京,现下四海归心,万邦向化,今特命本主将前来安徽,抚安黎庶,援救生民。尔等良民,生逄其时,何其大幸,兹因四路,尚有漏网残妖,未尽诛灭。业经特派大员,统兵四出搜捕妖魔。诚恐尔等惑于谣言,擅自迁徙。纵有点点残妖,窜入该境,尔等即遵本主将前次颁行训谕,一体严拿解呈安徽,自有重赏。为此特行训谕尔等良民,须要敬天礼王,自有天父,看顾也。切不可妄听浮言。须知一经迁徙,或去主业或去性命,其害不可胜言。统侯天父之权能,将四海胡妖诛尽,自享永福于无穷也。尔等其各凛遵,毋忘本主将训诲殷殷之至意也。切切毋违,训谕。

  这一通文告里,除了潜山两个字,是用红笔填写而外,其余都是刻的老宋字印刷出来的。在后面一行年月,乃是太平天国癸好年空着月日未填。凤池看了两遍,点点头道:“是石达开来了,这东西汪家父子不敢捏造。好字是丑字改的,这也可见他们识见之陋。”

  于是再把那张竹纸信展开来看。上写:

  负罪弟汪孟刚,率子学正死罪死罪,恭启凤老尊兄台前,窃尝读圣贤之书,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又曰: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寇仇。胡妖窃踞中夏,已二百年,吾汉人奴颜婢膝,仰息至今,豪无异言,实为大耻。弟束发受害,早见于此。徒以茅屋书生,无能为力,而迫于亲命,亦复数下场屋。以弟之才,虽不能高登龙门,亦何至不能青一衿。乃贪庸满朝,埋没有识之士,使弟满腔素愿,无由得现于世。此犹曰:文章憎命,千古同慨也。而去冬弟仗义一言,为乡人解围困,竟以得罪劣绅猾吏,倾家荡产,身遭缧绁。更以父母清白遗体,受赃官之凶杖。苟非遇逢天运,则弟九死无以白其冤。凡此种种,即不相告,兄岂不知。幸上邀天幸,得参军末,奉命肃清四境,然后北进。不期兄迷于妖言,练勇违天,负嵎自固。弟受有军命,更受监制不能不相与周旋,然一念贤乔梓解囊相助,数次周济之大恩,则又不忍一矢相加。阵上遭遇多回,无不退避三舍,想公达人,亦必知之。

  然天与妖不两立,公与私难混言,弟服从军法,终不能使军以去。自知负我良友,无以自明,今幸天父天兄,大开天恩,我主天王,大开鸿恩,特派翼王五千岁,率军西上,安抚安徽所有良民,一律保其安居乐业。附投训谕一通,可以复按。其中漏网妖孽之语,本属泛指,有蓄发来归者,实无不赦其既往。翼王英姿挺发,胞与为怀,湘楚之间,早有仁声。今闻贤乔梓为吾邑人才,昨特传谕于弟,令传谕兄等,解甲下山,请罪帐下。不但宽宥以往,并当有所借重,以图大业。弟为兄计,此诚千古不易得之机缘,灭胡之业,时正待耳。万一兄以执其一偏之见,欲为周之顽民,弟亦当以性命家族相报,另放一线生路,纵兄率家人遁去。唯前途荆棘甚多,非弟所能保耳。子老跳崖自尽,愚忠可敬,已由儿子学正收其骨葬之,仍尽子婿之礼,朱夫人及其令爱,当尚在山,乞为致意。兄若尚认弟为血性中人,不以为诡计,则请一函相示,弟当命儿子只身上山,面呈一切。专此敬布腹心,诸维亮察!

  凤池两手捧了信纸,看过了两遍,昂着头淡笑了两声,立青看了父亲脸色,一时却不敢问活。凤池笑道:“汪孟刚倒没有忘了我,你拿这信去看吧。”

  说时,把信递到立青手上。他只看了一半所在,两手捏了信纸的中间所在,嗤的一声,就把信纸撕成了两半。凤池喝道:“你这是为什么?我们若是用着仁恕的眼光来看,他这一番信的意思,不能算坏。至于我们怎样应付,这是我们的事。”

  立青道:“他将恩不报反为仇,要我们去投降长毛,这不是太看不起我们了吗?”

  凤池摇头道:“不!他们眼里心里的是两种说法。本来古代许多不安分的人,都倚了时势一点变动,图一个半生富贵,可是这个时候,就要人把眼光放远一点,像张良跟随刘邦、徐达跟随朱元璋,那都是千载一时的事。孟刚为人,我是知道的,功名心太重,他屡试不第,又找不出第二条功名道路,这就不得不随了长毛去打的糊涂念头。长毛这一套玩意,现在我们总也可以看得出来,完全是神道设教,而且他们所奉的神道,中国向来未听到,乃是传自外洋的。这样的神教,老百姓做梦也没有想到,怎样可以鼓动人心?我们看由古到今,有几个用神道设教,能建成基业的。所以汪家父子,就是利禄盅心,也还走错了路。”

  立青站在旁边听着,不由得连连点头道:“父亲这番话,自是至理名言,可惜没有方法去对他父子二人说。”

  凤池道:“这信不是说汪学正愿意上山来吗。那么,我们就回他一封信,把他约了来,只是怕他没有那种胆量。”

  立青道:“那倒不然,汪老四为人,我是知道的,他只要看清了哪条路可走,定就顺了路子走,倒是不怕死的。我们以往那样待他,他还能疑心我们吗?”

  凤池将手慢慢地抚摸着胡子,点了两点头道:“你这话却也是有理的,那么,我们不妨回他一封信试试看吧。”

  立青道:“我也是这样想,何妨就约他上山来。他所说的话,我们能听就听,不能听付之一笑,也就完了,何必放在心上。”

  凤池点点头道:“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就行了,可以立刻回他们一封信。”

  父子两人把话说得高兴些,究不免惊动了在寨墙上打瞌睡的。其中一个,蜷伏着身体,在那墙角落里,扭了两扭,嘴唇皮只像吞水似的闪动着。鼻子里哼哼作声,就说起梦话来了。他道:“这大碗白米饭,不要糟蹋了。我们慢慢地吃。”

  他虽是说梦话,那声音却是很大,另一个人随着这话就跳了起来了,他道:“哪里有一大碗白米饭,要吃就大家分一点。”

  当他说着这话,跳了起来的时候,一睁眼看到大家站在寨墙上,而且李氏父子也在这里。这虽没有什么犯法之处,但立刻想到自己是巡更守寨门的,怎好天色大亮还躺在这里做梦。于是向凤池躬身微笑道:“凤老爹,这样早就出来了,身体已经好了吗?”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