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史籍历史虚阁首页言情小说侦探推理军事军旅科幻小说时尚阅读
外国名著传记纪实港台文学诗词歌赋古典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奇侠影视小说穿越宫闱青春校园
虚阁网 > 张恨水 > 天明寨 | 上页 下页
三八


  ▼第十三章 百忙中灯下看新娘

  汪学正在这个时候,总也算是个惊弓之鸟,遥遥望到家门口,灯火飞跃,人声大起,他心里也是随着那火星乱跳,向着家门直奔了去。及至到了家门口,却是灯火均无,声音也全息了。若不是地上有一小截碎火把在石头下发出那星星微光,倒真要疑心自己刚才是做的一个梦。拍着门时,里面却是生人相问。学正叫道:“里面是哪个开门,我是老四回来了。”

  里面的人哦了一声,将门开着。他手举着一个灯笼,学正并不认识,但是同时看到上面堂屋里点了灯,而且有四五个粗人在那里,天井里却放了一乘软篮(软篮,是潜山的特产,以篾编之,状如一篮,长六尺、宽尺六七寸,深如之,中置被褥,人卧坐其中,以两杠抬之走。此物,夫可抬其妻,兄可抬其弟,易轿则否。),墙上挂着两盏亮灯笼,蜡烛兀自未灭。软篮上,还搭了一块大红毡条。看到这些,胸中就不免一动。走上了堂屋,其中有个朱老二自己是认得,乃岳父的远房侄子。他迎上前来抱拳笑道:“四哥,恭喜恭喜。”

  学正道:“舍下闹成这样一副情形,请问喜从何来?”

  在人丛中王三老爹伸出头来,笑道:“四先生,朱府上送姑娘来了。”

  学正呆呆地站着,望了他们道:“你们这话,从何说起?”

  王三老爹手捻了胡子梢,点头道:“是真的,是真的,并不闹着玩。”

  学正道:“这真奇了,刚才在李家祠堂里,就是和朱子老在一处。他对于这件事,是一个字也没有提起,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王三老笑道:“我下午不是到府上来说过吗?这件事,本来就瞒着朱子老爹。人本是汪家的人,送到汪府上来了,子老还能要了回去不成?”

  学正跌脚道:“下午我就说了,这事做不得。但要是子老做主,把姑娘送了来呢,那我们也没有话说。不想丢下这样一句活动的话,你们真送来了。刚才子老在李家祠堂里,还说了一篇大道理,说是这样抢着娶亲嫁女,事情不妥。我心里正在欢喜,不会有什么变动,不想人就送来了。家母这几天正有心事,哪有心管这些,这怎生是好?”

  他也顾不得堂屋里这些人了,口里说着,人想向后面跑。看见厨房里亮着灯火,母亲在和小伙计说话,似乎母亲在烧茶给众人喝,径直就向厨房跑了去。口里叫道:“妈呀!朱家这件事做得荒唐呀。他们……”

  说着话,一脚跨进厨房门,把口里所要说的话,给顶撞回去了。这就因为厨房中间的矮桌子边,坐了一个穿红袄子的姑娘,手扶了桌子,斜背了厨房门,当人走进来的时候,她更是将身子扭了一扭,将背正对了人。虽是看不到她的脸色,但是在她紧低了头的那状态中,看到她衣领上露出一大截雪白的颈脖子,脖子上丛生着那短而又细的头发,正是一种处女的状态。这个人,并非左邻右舍素有,便可知道这是朱家送来的姑娘了。于是一脚在门里,一脚在门外,呆了动不得。余氏由灶门口站了起来,先向他看了一看,才道:“这也不是哪一家这样做,有姑娘的人家,在这几天,不是都送出门去的吗?不过,我们家里,吃了官司,不能和别家打比,所以我高兴不起来。”

  学正听了母亲这些话,明知她是敷衍刚进门来这个儿媳妇的,似乎母亲对这儿媳妇还不十分讨厌。他慢慢地走到屋子里来,这又发现了灯光背影里,桌子边还坐着一个妇人,乃是屋子外院孀居的伯母刘氏。她扶了桌沿,站将起来,笑道:“老四,你好福气,你看这新娘子。头是头,脚是脚,白脸子,乌眼珠,真是个聪明伶俐的样子,同你真是一对儿。不过就是家里有了官司在身,要不,趁了这大年下,和你两口子圆了房,大家吃个团圆饭,多么是好。”

  余氏听了这话,脸色就是一变,两行眼泪,快要挤到眼睛角上来。学正便迎上前,赔笑道:“大娘是好话,你要伤心,倒教人家难为情了。”

  余氏掀起一只围襟角,揉擦了几下眼睛,便道:“儿媳妇进门,总是喜事,我也不说什么了。这里已经把茶烧好了,你提了出去,陪着送亲的人谈谈吧。”

  小伙计在一旁插嘴道:“他们那些人,都说要赶了回去哩。他们说:明天长毛不到,后天长毛一定会到,他们都要五更天上山去了。就是我们家里,还是这样不慌不忙。”

  说着,就噘了嘴。学正想对这小伙计大大喝骂一阵,一看到那穿红袄子的姑娘,心里这就想着,人家是初进门的人,还摸不着我是怎样一种脾气。若是大叫大喝,倒叫她先吓一跳,以为我的脾气粗暴。因之胸脯挺上一挺,张了大嘴,待有话说出来,却又立刻平和下去,微笑道:“我们是不逃反的。你若是怕死,你明天只管拿起你的铺盖卷,趁早回家去。”

  说着,提了茶壶,自向堂屋里去陪客。小伙计拿着烟袋茶杯,也去了。

  刘氏这就对余氏道:“你看,左右邻居,都抢着搬走了,只剩了我一家。要不然,这样好的新娘子进门,哪有不大家围着来看的。师娘,你和他们预备得有房间吗?”

  余氏道:“哪里预备得有呀?下午那个王三老爹来说了一回,我说,孩子的爹还在班房里呢,我们家里,并不是办喜事的时候。再说,学正这孩头,和他爹的脾气一样,就是要强得厉害。这一回对曹家那样和软,说怎样就怎样,我是想不到的。他说了,长毛杀到家门口来了,他也不走的。原来我们家一老一少,这倒不要紧,现在有个青年妇女,叫我也不知道怎样好?”

  刘氏道:“听说李凤老爹,也要在乡下招兵买马,他自己挂帅,等长毛来了,和他对打。四哥不也是到李家祠堂里商量这事去了的吗?”

  余氏道:“大娘,你倒懂得许多。我哪里摸得清?我们房里去坐吧。”

  刘氏道:“我回去了,我是个单身人,不便送新娘子进房。”

  余氏道:“唉!大家都在难日里,哪里还说那些。而且也说不上什么新房,先带这孩子同我睡几晚。这喜事究竟应当怎样办,等他爹回家来,再做商量。”

  说着,她提了竹架子灯在手,就要向厨房外走。刘氏于是伸手扶着新娘子道:“妹,你起来,同你娘进房去吧。这好的孩子,就是两个灯笼,随便把人抬了来,真有些委屈了人家。”

  新娘子被她扶着,本是站了起来,听了这话之后,立刻把头低了下去。似乎有点动心。

  余氏回转身,向她招了两招手道:“你跟着我来吧。做姑娘的人,总是要到婆婆家去的。我们家人口少,大家时时刻刻都要见面的,也用不着害臊。”

  新娘子不敢作声,不过是站定了脚,脸色正了一正,那意思便是表示着遵命听说。可是就在这个当儿,学正由外面二次进厨房来,对于新娘子的脸,看了一个正着。学正定了这头亲事,才不过半年多,暗地里打听,虽都说朱家姑娘不错,但是人家说的话,那总是靠不住的。所以每次到岳家去,前前后后,常是留心去偷看。无如朱家的门风很紧,一点形迹看不到,所以在自己心里,总是悬着一个疑问。这时见她面如满月,点漆似的黑眼珠,果然丰秀可爱。当她猛然看到学正的时候,也是一怔,后来明白这是丈夫,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身子向后一缩。学正也就退了一步。

  余氏道:“你不到外面陪客,又跑进来做什么?”

  学正道:“他们全都走了。说是这就是天大人情,才把人送了来。他们哪里有工夫望外面跑,都在家里预备逃命呢。”

  余氏道:“你也跟到我房里来,有事我们大家商量。这样一来,我们家又多一只软脚蟹子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