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史籍历史虚阁首页言情小说侦探推理军事军旅科幻小说时尚阅读
外国名著传记纪实港台文学诗词歌赋古典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奇侠影视小说穿越宫闱青春校园
虚阁网 > 张恨水 > 石头城外 | 上页 下页
三四


  刘胡子道:“这就看各人勤快不勤快了。不瞒你先生说,我家是常年养两口猪。一口猪养到一百多斤,用不到一年工夫,好可以卖三四十块钱,不好也可以卖二三十块钱,牵长补短,一年在猪身上可以寻出五十块钱来。我是身体好的时候,江边上有口罾,运气好,也可以打十来斤鱼一天。不过到城里太远,一来一去,是一整天工夫。勉勉强强,每个月在鱼身上也可以找几块钱。女人让她打个草蒲团呀,搓搓麻索呀,编草绳呀,送到城里去,总也可以卖钱。”

  淡然道:“这样说,你们的生活,竟是离不开城市。在乡下住家,靠在城挣钱。”

  周外婆道:“可不是吗?就说我吧。到了冬天,糊着纸元宝锭子,到了两三百串,就送到城里去卖,搭了下水船去,慢慢走回来,两天起早歇晚,也要挣一两块手工钱。就是养个十只八只鸡,也是卖给进城的鸡贩子。”

  淡然点点头道:“本来附城的贫农,总是靠手工艺来维持生活的。”

  刘胡子道:“先生,你问这里的龙吗?灵得很呵,龙王庙在江边上。”

  淡然笑了一笑,因道:“我问你们还有什么手工艺。”

  刘胡子皱了眉道:“你先生问的什么?”

  淡然道:“你们除了种田,还用手做些什么去卖钱呢?”

  刘胡子大笑道:“先生真是城里人,哪一样东西,不是用手做出来的呢?”

  淡然笑道:“糟了,这样说,越来越糊涂了。我所问的是你们除了种田,还有什么法子挣钱呢?”

  刘胡子摸了一下胡子,笑道:“这个,我懂了。除了刚才所说的,多了。砍柴呀,打草皮呀,上街挑粪呀,晒炒米呀,就是到公路上去拉黄包车呀,不都可以挣几个现钱用吗?”

  说到这里,他们还是没有了解什么叫手工艺。这位周外婆虽然什么事都明白,谈起这些问题来,她依然也是眼前漆黑。淡然便笑道:“百闻不如一见,尽管问,恐怕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还是请这位刘老板引路,引着我到村子里去参观一下。”

  刘胡子又伸手搔了两搔头发,笑道:“我们这里,有什么可以参观的呢?”

  淡然笑道:“各人看法不同。你认为不足参观的,在我看来,也许是我看着很有意思。”

  周外婆撑了门框站住,也是说不出什么来。倒是黄大嫂挤出来笑道:“是的,刘老板,你引着金先生走走吧。他问什么,你答应什么就是了。以先田先生到这里来办农场的时候,也是先在附近的大小村庄,调查了一个周到。他们做官的人,把官做得烦厌了,也要下乡来吃吃苦。”

  周外婆笑道:“真的没有吃苦之先,倒也要调查调查苦是怎样吃的。”

  那刘胡子代表金淡然吃了三个荷包蛋,对于引道一层,却也是义不容辞。因之先站起身来,在前引路。经过这里,首先就是那一堵篱笆了。还没有走过去呢,便看到藏在瓜豆藤下的人影,一阵轰地笑着。到了那门口,两扇灰板门,随了稻草盖的门楼子,一齐歪斜着。门里有一条长院子,上面三间黄土墙的瓦屋。正中是堂屋,虽然瓦檐上,有几条椽子之间把瓦落下了,成着残缺的样子,但正中还摆了一条长桌子,壁上贴了天地君亲师的大红纸条子,堂屋左右两靠壁,摆了磨架子砻子扇稻皮的风箱。墙上横挂着一串干烟叶子,顺挂着几把艾叶子,这都还罢了。唯有屋檐下一截阳沟,臭泥水浸有一尺来深,一只母猪带了八九只小猪在泥水里滚着。沟上是碎菜叶子和水渍过的稻粒,撒了遍地,两只大白鹅和几只鸡正在这里找食吃。自然那鹅粪和鸡粪,就混在这些碎菜稻粒一处,越是一种不可形容的龌浊。

  淡然笑道:“远处看,这是村子里最好的一所屋子了,怎么到了近处看来,比别重屋子还要……”

  这有点儿不好向下说,他拖长着声音,笑了一笑。刘胡子笑道:“乡下不总是这样子吗?一不娶亲,二不做寿,把屋子收拾得漂漂亮亮做什么?”

  淡然哦了一声,因笑道:“娶亲做寿,这屋子轮到过没有呢?”

  刘胡子道:“我住在这里不久,不知道。原来这重屋的主子,倒是种着自己的田,周围这些山岗子上的树木,都是长得密森森的,连蛇都钻不进。后来主子穷了,先卖山上的树木,后卖山,最后又卖田,剩了这所屋子,带门口的几丘田,光景就越弄越坏了。”

  说着话,转过这屋角的篱笆。却看到土砖墙倒了一方,里面是住房,只扯起一块芦席子,把大窟窿给挡住。在外面还可以看到里面的床帐桌子。因问道:“现在这位主人翁,大概是穷得可以,为什么这样跌下去爬不起来呢?”

  刘胡子道:“先生,我不是告诉你,我们在田里找不出钱来吗?这位小财主,先是田地多,用两个长工,坐在家里吃租谷。后来慢慢地不够,慢慢地借债。总因为舍不得卖了产业还债,债越久越多,利钱自然也一年多似一年,利上滚利,借两百块钱的债,就是一文也不再借,过年二分息,这样在本上一滚,三年一过,就变成四百块钱债了。到了那时,虽然卖了田,也还不清旧债了。我们有时候过不去,也借个二三十块钱小债,老早地养上一口猪,或者赶完了忙时,两个儿子,都到城去卖几个月力气,拉车也好,打短工也好,总能挣上十百八钱的。”

  淡然道:“这能顶多大用场呢?”

  刘胡子笑了一笑道:“多少是个帮衬。我们田里还有收成。年景好了,能打八十担谷。多八十担谷,可以卖出四百块钱来。乡下人家,吃饭住房,全不花钱,零碎开销,哪要许多?”

  刘胡子引着路,屋后是一片野竹林子,两人站在竹荫子下,挡住了东南风歇了一歇。刘胡子道:“金先生,你看,这竹子不是很稀吗?这一来是主人没有好好地养着,二来乱砍了卖钱。越不出货,越没有本钱养山种田,田里山上,更不出东西。”

  淡然道:“你答的话,不是我问的话。”

  刘胡子道:“那原因是差不多。这竹子是卖了缴款了。现在一两银子的粮税,涨到十好几块钱了。另外地方上要办的事,也无非照田亩摊钱。平常七八口人过活的人家,能多七八十担谷子的话,总也要摊几十块钱完钱粮,几十块钱摊地方公款。还剩个一二百块钱,全家的衣袜油盐,人情来往,三百六十日过下去,一天摊几个钱?而况家里多几担谷子的人,人事也就更多。所以在这样小财主人家,容易发达,也容易倒败。怎么讲呢?粮食垫了底子,若是像别个庄稼人一样,养猪养鸡打草卖柴,多找几个活钱,那就平平有钱剩。反过来,指望了那多余的几担粮食,坐在家里享福,一年跌下去就十年爬不起来了。你认得的那黄大嫂子,就是这样的,十年不到,穷得要卖儿卖女了。昨天晚上,我们还谈了很久。若是她把姑娘给了人,自己到城里去帮人,一年总也可以帮一百十块钱。有五七年下来,也就不愁下半辈子了。就是菊香那孩子,送到城里去也可以找碗饭吃。她娘儿两个,一不能耕,二不能种,住在乡下做什么?”

  淡然笑道:“说到归根结底,乡下人只有进城是一条大路了。”

  刘胡子道:“谁说不是呢?钱都出在城里吗!”

  说着,将脚拨了路边的草皮道:“你看,这东西在乡下值什么?送到城里,论方数卖洋钱了。要找钱不到城里去,还到乡下来吗?”

  淡然听了这番话,默默无语。弯腰在地面上掐了一朵黄色的小野花,只管将两个指头抡着花蒂出神。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