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张恨水 > 石头城外 | 上页 下页 |
八 |
|
▼第三章 乡下人的见解 夕阳下山的时候,金淡然到了家里,把在乡下所得的印象对母亲和太太一说,她们都感觉满意。而且每个人对于满意的事,是少不得夸张一点儿的。淡然叙说的时候,对于每段风景,每件事情,都加以充分的形容。就是持重的老太太也赞成乡居。家里两个女仆,年长的王妈,年轻的小大子,都来自田间,听到主人翁要下乡去,原来是不大愿意。后来听到主人翁说到如此之好,小大子就笑着问:“门口有口塘,那塘里可以洗衣服吗?” 淡然道:“当然可以洗衣服,喝水有山上下来的泉水,比自来水还要好吃呢。” 王妈也挤上前问道:“乡下没有抽水马桶,我们又要多一件事。” 淡然笑道:“提到这件事,那更好了,那里男女厕所,都是水泥做的,引了山沟里的水,把龌龊冲到田里去,自己就成了肥料,还真不用你们费力呢?” 小大子道:“没有老虎灶,冲水不成了。” 王妈道:“烧水呢,这倒没有什么费事。不过到了乡下,连买一盒洋火都是费事的。” 淡然道:“你们都叫多操心。到我们家里,不上一里路,就是一条街,街上什么东西都可以买得到。慢说是洋火,就是人参燕窝,也可以买得到。” 这么一说,两位女仆,也都不嫌下乡。淡然看到家里毫无问题,又下乡去和田行之接洽了两次。淡然高兴极了,逢人就说,要下乡去当隐士。第一件事,就是赶着做了两套工人衣。第二件事,就是买了许多花草种子,这样布置琐事,有两个星期,大致都已就绪。遵了老太太的意见,选择了一个下乡的日子。在动身的前一天,淡然并拟好了一则启事,送到报纸上去登。那文字这样说: 金淡然启事:淡然一行作吏,逐臭年年,冠盖京华,有同虱寄。感攀附之无缘,忍炎凉之久受?兹己携眷入乡,躬耕自给。敢逃名之自许,免托钵之堪怜。自后友朋赐函,请寄东门外浩然坊邮局留交。负来上道:未及一一走辞知交。春树暮云,再图良晤。 自己将稿子审查了两次,原来还觉得不够刺激。可是夫人素英看到,就和他说:“现在是什么世界?你一个当小公务员的人,太出了风头,你纵然不求这些人。这些人也不会白让你出风头。” 淡然踌躇了一会子,也就一笑了之。到了起程的这天,雇了五辆马车,连家具和人,一路浩浩荡荡,奔上行之农场。出了东门,在绿树荫中,车轮顺了柏油马路滚动着。人坐在车子上,看了两行绿树外。近处的丘陵,远处的大山,时时刻刻地变化着。淡然是和太太坐在一辆车子上,一路说着话道:“你看,我们在城里头住着,哪里看到许多青的绿的。不用说是这些好风景了,就是树荫下这一阵清凉的风,和那淡淡的香气,就让人精神振作起来。” 素英笑道:“以前你遇到假期,老早地就计划着,要到城外来游览一回。现在用不着了。也许你的朋友要借着缘故来看我们,在乡下玩玩呢。” 淡然笑道:“我就感觉得痛快的,还不是这些。从今以后,死了我们升官发财的念头,不必去看上司的颜色,不必托人向上司说好话,不必每天一早奔上衙门去画到,不必做那些无聊的应酬。总而言之一句话,我这条身子是我的了,我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什么长走到我面前来了,我也不必去和他点个头。” 素英笑道:“天下事都是这样的,这山望着那山高。你以为做官受人家的气,种田种菜,就不受人家的气吗?” 淡然道:“种田受什么人的气?一天到晚在一处周旋的,不过是那些佃工。纵然受这些人一点儿气,他们知识比我们差,我们应该原谅他。受长官的气不能报复,显见得我们是没有出息。受佃工的气,我们容忍着,那人家说,我们福大量大。” 说到这里,老太太带了孙子小宝和两个女佣人共坐了辆马车追赶上来了,相隔不到四五尺路,这边车上说话,那边车上就听得清楚。老太太插嘴问道:“你们是福大量大呵!城市里让人家压迫得不能混,就退到乡下来。你看你们出了城门,笑嘻嘻的,就像捡到了宝贝一样,自然是认为这件事很得意了。” 淡然回转头来望着道:“你老人家有什么感想?不觉得乡下很好吗?你老人家在这里住上三四个月,我敢说,在今年冬天,一定不会发那咳嗽病。去年下半年,您老人家不是说要到庐山去进天然疗养院吗?这用不着,我们家就是个天然疗养家庭了。” 说时,非常得意,仰了头哈哈大笑。一路这样谈笑着,不觉走过了大半路程。这条公路,在附郊向东,总是在丘陵地带中蜿蜒着的。因之有时在小山梁子上,有时在浅溪边,有时又在四周是山的小谷中。谈笑中,见前面三辆载家具行李的马车,走进一个山口,却已不见。左面山脉直伸下来,山麓微转着,把右边山麓斜抱在怀里,整个地把公路截断了。当那山麓一排拦住公路的地方,正好簇拥着一片葱翠的树林子,那三辆马车,仿佛就是钻进树林子里去了。 素英伸手指着道:“你看,前面都没有路了,我们还向哪里去?” 淡然摇摆着头,吟着诗道:“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素英将手轻轻地拍着他的腿道:“人家和你说话呢,你没有听到吗?” 淡然笑道:“你哪里这样傻?天下有人建筑公路到山脚下就为你的吗?那山也不是一个妖怪,能把我们前去的三辆马车都吞了下去?” 素英道:“我何尝不知道?我正为了这山势长得奇特,故意这样问的。” 淡然笑道:“你也赏鉴这风景之美了。有人到过四川的,说川江的风景,就是这样。江水在四周的山缝里钻着。在船头上向前看,仿佛前面没有了路。可是到了近处,山自然向两面分开了。”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