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曾卓 > 诗人的两翼 | 上页 下页 |
坚持现实主义道路(3) |
|
这里我还想联系到一个问题,就是作者的探索态度。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家为了影响别人,应该是一个探索者,应该使他的作品成为一种探求。如果他找到一切,明白一切,并且教导人或者特地安慰人,他就不能起影响了。只有他去探求,观众、听众和读者才会在探求中和他打成一片。”在另一个地方他又说过:“艺术家的目的不在于无可争辩地解决问题,而在于通过无数的永不穷竭的一切生活现象使人热爱生活,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疑问地断定我认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么,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小时的劳动。但如果告诉我,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我所写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我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这意思是说,作家不应该扮作生活的导师,通过他编造的故事去教训人。那样,他的态度必然是冷然、甚至是超然的,他是高高在上的。那样就造成了他和读者的距离,他的作品就不能感染读者。作家必须在他的作品中探求人生,探求真理,通过他的探索的激情去引发读者的探索的激情。他不是从高处指导读者,而是与读者一道前进。做一个人生的教训者是容易的,做一个人生的探求者却需要作者奉献出对生活的炽热的爱情和对理想的强烈的渴望。 我们是不是过分强调了艺术创作中感情的作用呢?我想并不。我倒是觉得有一些作品所缺乏的正是作者的丰满的感情。艺术作品不仅仅要帮助读者认识现实和生活的真理,而且要激发读者的感情,使他们得到生活的勇气和为真理而斗争的力量。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效果应该是这两者的统一。 前几天翻阅《当代》杂志,那上面有郭因同志一篇文章。他说到:没有客观,就没有艺术;没有主现,也没有艺术;没有主客观的统一,也没有艺术。话虽然很简短,却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说文学是生活的镜子,那只是就文学是现实的反映这一意义上说的。文学究竟不能像镜子那样机械地反映生活,而是要通过人(作者)的观察、感受、感情去反映生活的。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正是这样,才产生了作品的风格。正是这样,我们阅读一部好作品时,不仅可以读到作者所描写的生活,而且还读得出作者的灵魂。 作家往往说自己的作品是自己的“心血”,这个用语很形象,含义也很深刻。可惜的是,我们有些作者,如歌德所指责的那样,“却往往在自己的墨水中倾注了不少的水”。 谈到主客观的统一,我们就不能不接触到创作过程这个题目。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有不少谈创作经验的体会,那对我们都是很宝贵的。但是系统的、深入地研究创作过程的文章似乎还不多。别林斯基在论果戈里的小说时,关于这一方面有一段很有名的论述,是我所看到的最完整的论述了。我很希望在座的诸君当中,有人能够做做这方面的工作。在这里我只能简单地提一点看法。 以为作家只要将他在生活中所观察到、感受到的种种,将他所搜集到的一些材料记录下来,以为创作过程只是一个简单的叙述的过程,那只是一种误解。创作过程同时也是再生活的过程,是作者将他在生活中所观察到、感受到的素材,他的种种设想和构思,投入自己内心熔炉中的冶炼过程。 作家在生活中得到了许多印象,有着许多感受。有一个或是几个人物,几段情节或是几个场面深深打动了他的心,纠缠着他,使他坐卧不宁,因而在头脑中渐渐形成了一个故事——一个明确的或还不那么明确的故事。于是,他坐下来了,开始拿起了笔,开始了紧张的劳动。 他集中了他的全部心力,渐渐沉浸到他所要创造的世界中去。首先他要捕捉、掌握他笔下人物的形貌、生活习惯、姿态、语言特点,进一步掌握他的性格。这个人物要栩栩如生地活跃在他心中,有如他最亲近的朋友。他从他的一个眼神、一句半吞半吐的话、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中,就能理解他的心情。 对于人物外貌的掌握还是比较容易的,要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就是一件困难的事了,作者必须与他的人物搏斗,为了要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作者必需要设想,按照人物的性格,在某种情况下,他应该有怎样的心情和行动。这里,重要的就是作家的体验。作家要通过自己的体验去理解人物的心情。这种体验要借助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一个少女第一次与情人约会时是怎样的心情?一位英雄在就义前夜是怎样的心情?一个贪污犯在被发现时是怎样的心情?……这种种依靠观察是不能答复的。作者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掌握。当然,他不可能自己也是一个少女,一位英雄,一个贪污犯,但他必须依靠自己的经验唤起和他的人物类似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他有过的,现在还有的、或是曾经压抑下去了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就不可能真正写出那些人物的内心活动,或是,只能表面地写一下。 从这一点上说,作家与他的人物的关系类似于演员和他的角色的关系。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关于演员的艺术进行过详细的、深入的探讨,我认为那是很可以供我们参考的。不过,作家比演员更困难些,演员所要扮演的角色,是剧作家已经创造出来了的,他只要进入到那角色中去;而作家却必须自己去创造人物。在一个剧本的演出中,演员所要体验的只是一个角色的心情;而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却要体验他所要创造的每一个人物的心情,在作品的每一个人物中,都有着作家的性格的烙印,感情的烙印。——一句话,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无所不在,一如人们所说的上帝在人间。 人物当然是作家创造的,但一当他被创造出来,他就应该取得他自己的性格,作家就再也没有权力随便摆弄他。人物只能依照他的性格活动,说他自己的话,做他需要做的事,有他自己的命运和结局。 由于作家是与他的人物紧紧溶合在一起,体验着他的人物的感情,这样就会不断刺激着作家的情绪,调动着作家的情绪,使他如痴如狂,达到一种几乎忘我的境界,许多对话、场景、情节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涌现了出来。而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评价,对理想的追求,他的憎爱,也就流贯在他的描写中。这样的章节,往往是最精彩、最感人的章节。创造的欢乐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间。人的心情是复杂、微妙、细致的,有时作家一时体验不到人物在某种情况下的心情,他就会产生苦恼,无法下笔,创造的艰苦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间。 读者是通过作家的体验而体验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当然,这里面也有着读者自己的体验。读者因而也就和人物的内心联系在一起,关切着他们的命运,而且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了他们的悲痛、苦恼、仇恨、欢欣……,因而在这当中也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知道了应该爱什么,恨什么,应该怎样生活,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也受到了作家情绪的感染和影响。 感动读者的不仅是作品中的情节和故事,而且也是作家的感情。这里就产生了艺术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如果作家失去与人物的内心联系,而仅仅作表面的描写,那么,肯定的,读者也就会失去与人物的内心联系。当作家只是冷淡地想象时,即使他有非凡的描写才能,讲述了一个异常动人的曲折的故事,那也只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而不能使读者受到感染。在这些地方,一个最高明的作家也无法蒙混一个最普通的读者。——这种作家与人物、人物与读者、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感情的关系,是还需要通过许多作家的创作经验,通过一些具体的作品来进行深入的探索的课题。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一下说:作家所写的不应该仅仅是他理性上认识到的东西,而且必须是他在感受上所体验到的东西。要求的是这两者的统一和融合。文艺创作不仅要求生活的真实,也要求感情的真实。作家不能只是冷淡地外在地描写,仅仅依靠他的理智,还必须通过他自己的真实的感受,通过自己内心熔炉的对他从生活里取得的一切进行再创造。创作过程也就是他再生活、再体验的过程。 既然作品是主客观的统一,作品不仅反映了生活,而且也反映了作家的灵魂,带着作家人格的印证,那么,这就对作家本身也提出了要求,我们常常说作家必须有正确的立场、正确的世界观,这当然是对的。进一步我们还要说,正确的世界观必须化为作家自己的血肉,必须体现在作家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中。他要与人民在一起,认真地去生活,去探索,去经验失望和希望,痛苦和欢乐,从这中间不断地去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从这中间去培养自己敏感的心灵,从生活中真正吸取到东西。 我们有一些作者,对自己没有严格的要求,飘浮在生活之上,虽然走进了工厂、农村,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或满足于做一个素材的搜集者,这样,他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 鲁迅先生说,文艺工作者先要做“革命人”,指出喷泉喷出的都是水,血管流出的都是血。他痛恨中国旧有的那种使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的“瞒和骗的文艺”,要求作家“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它的血和肉”。这些教导在今天还是值得我们认真听取的。 我谈得很零乱,也谈得重肤浅,而且只是就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去接触到所谈的问题。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答问略) (以上是曾卓同志一九八〇年五月十三日对我校中文系师生所作的讲演,根据录音整理。)整理者:张虎升、秦光鼎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