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曾卓 > 诗人的两翼 | 上页 下页
杂记与札记(3)


  名作家和退稿

  有人问曾经获得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犹太籍作家辛格:“自从你获奖以后,投稿是否遭到过拒绝?”

  他回答:“是的,经常如此。”

  这对于我们的某些编辑来说,一定会感到意外。怎么?一个刊物能够得到这样大作家的作品是多么不容易,居然还退稿,而且还经常如此?有这样大作家的名字出现在刊物上不是值得炫耀的吗?这样退稿,不怕得罪了大作家吗?

  我们这一番议论不是没有根据的。我们的某些编辑不惮一而再、再而三地登名家之门约稿。有时甚至是两家刊物的编辑各以更为优惠的条件为约同一作家的同一作品而展开竞争,其间颇有趣闻,虽然他们都还未读到作品。当作品终于求到后,就在刊物上以显著的地位刊登了出来,即使作品还粗糙,或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他们只想以作家的名字,而不是以作品的质量来招徕读者。

  不是有这样一个故事么:有一位无名的作者,投稿一再碰壁。但是,当他故意弄虚作假,在自己的名字前置上了一位有名的作家的名字以后,他的作品却很顺利地即时刊登了出来。

  那位有名的作家赶紧来信更正,使编辑落入一种很尴尬的处境。这位无名的作者采取这样的方法,当然并不足取。但他显然是出于气愤,而他的气愤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使我感到兴趣的,是被退稿的辛格的态度。他怎么能够忍受退稿,而且不止一次的退稿呢?他不以为这是对他的荣誉的损伤吗?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位还不算是怎么知名的作家,他为一家刊物不用他的稿件而大发雷霆,发誓再不为那刊物写稿了。

  不,辛格的态度恰恰相反。他说:“有些杂志接受最粗劣的假货;他们对我却非常苛求,似乎期待我写出一些特别优秀的作品来。他们为什么这样想,我不知道,但我为此感到高兴……人们并不认为凡是我写的作品必会是好的,这一点对我来说是一种征兆,说明人们仍然把我看作是一个新手,我为自己是一个新手而感到高兴。”

  这些杂志的编辑与我们某些编辑的态度相反,对于知名的作家,他们的要求更严格。我以为实际上这是对于作家的真正的尊敬和爱护。因为,一位作家能得到荣誉和读者的信任是依靠作品。不好的作品对于作家的名声只能是一种损伤。辛格是理解这一点的,对于编辑的“苛求”他并没有大发怨言,反而对人们仍然把他看作是一个新手而高兴。他并不想躺在自己的荣誉上,更不愿滥用自己的荣誉。

  辛格的态度,不仅对于我们的一些名作家,也对于我们的一些青年作家有借鉴的意义。

  逆境与创作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中说过这样的话:“在每一个艺术家的心中都隐藏着一种莫名其妙的矛盾:当生活十分坎坷的时候,他渴望安宁;可是当生活十分安宁的时候,他又渴望紧张。”生活坎坷,渴望安宁,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在生活安宁时却又渴望紧张?那是因为作为艺术家在困境、苦难中,往往能更深刻地体验生活,能更深刻地思考人生,从而能激发创作的欲望,在创作中得到发泄和慰藉。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指出,从《周易》到《诗经》,“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钱钟书先生1980年在出席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教授恳谈会时,以《诗可以怨》为题,指出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主张,并举出了西洋近代的一些类似的观点。而一个艺术家在十分安宁的生活中,有时倒往往淡失了创作激情。

  紧接着上面引的一段话,茨威格还有这样一段话:“但愿会发生一些能把我从那充满安全感的舒适环境中拽出来的事,但愿会发生一些迫使我不像以往似的继续生活下去,而必须重新开始的事。难道这是我害怕年老、害怕衰退、害怕变得迟钝的表现?抑或这是一种神秘的预感,它让当时的我为了寻求内心的发展而渴望另一种更为艰难的生活?”这是恳切的自白,为了艺术的创造,他宁肯牺牲安宁的岁月,我还特别注意到他最后的那一句话,可以在艰难的生活中去寻求内心的发展。文艺心理学家鲁枢元在给我的一封信中也曾这样说过:

  “生命历程的艰难曲折,实则等于在有限的物理时间内延长了自己心理的时间。”

  作家刘心武在1992年第二期《随笔》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风中黄叶树》,也谈到了逆境与创作的关系问题。他认为:“那种‘只有历尽人生坎坷的作家,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的说法,显然是片面的。”他一方面引了歌德、契诃夫等作家为例,说明在生活状态平稳或在动荡的社会中过着相对安宁的小康生活的作家,也可以写出优秀的以至伟大的作品。另一方面,他又以胡风和路翎为例,指出坎坷使他们后来几无作品产生。他的话也自有其道理的,但与其说他是在探讨文学创作问题,毋宁说重点更在这样一段话:“要做的只应是帮助逆境中的人走出逆境,只应是尽量减少社会给予人生的坎坷,只应是消除不公正给予人的磨难,只应快为含冤者伸冤。”

  我也可以说是经受过坎坷的。在那漫长的沉重的岁月中,我曾写过一些东西来抒发我的感情并从中得到慰籍,从而体会到“诗可以怨”这句话的丰富的含意。但是,那付出的代价的确是太大了。我还算是幸存者,还有的人在坎坷中含冤死去,有的人在身心的重负中耗蚀尽了最后一点精力,再也不能从事创作。因而对刘心武的疾呼,我是有同感的。

  火光中的真诚

  方敬同志在一篇题名《难忘的往事》的文章中,回忆了何其芳同志早年读诗写诗的情况,其中引了何其芳的一段话:

  “不但对于我们同时代的伴侣,就是翻开那些经过长长的时间啮损还是盛名未替的古人的著作,我们也会悲哀地喊道:“他们写了多少坏诗!”

  对于何其芳的这一声叹息,许多读者是会有同感的,不但诗人在年轻时的作品难免稚拙(当然也有不少诗人是一出手就不凡的),即使是成名以后的作品,也未必首首皆佳,甚至有的大失水准。即使是那些大诗人也是如此。陆游的诗近万首。

  怎么可能篇篇皆是珠玉?在读者中广为流传的他的诗词,也不过就是那么几十首而已。

  一首好诗可能只是一次灵感的爆发,是偶然的神来之笔,那当然表现了诗人的艺术素养和才华,但却必然是他长期的生活经验和感情积累的产物,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诗人并不是每一首诗都可以达到这种境地的。

  对于大诗人(或大文学家、艺术家),由于他们的总的艺术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由于人们对他们的热爱,所以新发现的他们集外的佚文、未发表的原稿,都感到是可贵的。这其中诚然也有值得珍惜的作品,但大多只有研究意义和纪念意义,而在诗人自己,编集时却不可不慎重。一个诗人的成就当然需要靠一定数量的作品,但更重要的却是质量。正如何其芳所说的,“一个诗人一生能有几首好诗可传,也就算没有白辛苦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现存的诗不过六首,但他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就可以使他不朽。所以,何其芳对自己的诗的取舍是严格的。方敬记述道:“他焚了的许多诗稿早已灰飞烟散,固不用说。就是这两年先后用笔名和真名在大小报刊上铅印出来的诗也剔出了不少。他要根本删掉不好的诗,不如意的习作或失败了的诗作都弃之不惜。”

  通过一些报刊的介绍,我知道不少青年诗作者在短短几年内就发表了几百首诗,他们的勤奋态度可嘉,创作激情可贵。但是其中未必篇篇都是佳作吧。因而,在正式结集时,希望他们学习何其芳严格对待自己诗作的精神,认真加以挑选,宁可失之于严,不要放之以滥。这里不妨说一点我自己的体会。我写诗的时间不算短,而发表的诗不多,收集时是剔出了其中相当大一部分的,但现在看来已收进集子的还有不少应该删去,留在那里只有使我的心不安,我似乎听到了读者说:

  “他写了多少坏诗!”

  要认真地写诗,不要只图发表的数量,在结集时更要采取严肃的态度。这不仅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由于不满意而焚烧自己的原稿——那也正是自己的心血,的确是痛苦的,但那火光中照亮的是诗人的真诚的心!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