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曾卓 > 悲歌 | 上页 下页 |
“为人类工作”(6) |
|
在《资本论》法文版的序言中,他最后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他表示对于反动势力的“舆论偏见我从来就不让步”。他说:“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前一句话是指追求真理的态度,后一句话是指坚持真理的精神——他自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范例。 1867年4月,《资本论》的第一卷终于完成。他决定亲自去将原稿交给在汉堡的一家出版商。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他登上了伦敦港的一艘小客船。船将离岸时,雨势愈来愈猛烈,倾盆而下。马克思带着为之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幸福和家庭,付出了多少辛劳和心血的成果,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汹涌咆哮的大海,可能他还意识到这是一个象征和预兆。他说过,《资本论》“无疑是向资产者(包括土地所有者在内)脑袋发出的最厉害的枪弹”,从而将激发一场世界性暴风雨的到来……第一国际 的会议。参加会议的,除英、法两国的工人代表外,还有当时侨居在伦敦的德国、意大利、波兰、爱尔兰的工人代表和一些欧洲各国民主派流亡者组织的代表。在这间不大的悬挂着各个国家旗帜的厅堂里,成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群众性国际组织——国际工人协会,也就是第一国除。 这次大会原是为支援波兰人民而召开的。一年前,在帝俄统治下的波兰人民的起义受到镇压,当时英国工人就曾在伦敦举行了抗议沙皇俄国暴行、支援波兰人民的大会,法国工协也派有工人参加。一年后,英国工人为声援波兰人民再次召开了大会,这次会议又增加了一些国家的代表。马克思也应邀参加了大会。 在圣马丁堂会议的所有的参加者当中,正如恩格斯后来所写的:“只有一个人清楚地懂得正在发生什么和应该建立什么:他就是早在1848年就向世界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号召的人——马克思。” 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欧洲革命暂时转入低潮,一些革命意志薄弱的人,他们在革命高潮时由于充满幻想因而似乎很英勇,现在则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悲观颓唐,或背叛,或沉沦,并彼此争吵。马克思则坚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革命意志坚定不移,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他从事艰巨的理论研究工作,撰写《资本论》第一卷,还鼓励一些年轻的同志多进行学习。李卜克内西回忆这一段时期的情况时说:“学习!学习!这就是他经常向我们大声疾呼的无上命令。”“我们……坐在大英博物馆里,努力积累知识,为未来的战斗准备武器。” 同时,马克思还就当时的国际重大事件发表了许多政论文章,抨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和殖民主义罪恶,号召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共同斗争。他还注意培养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力量,做了各方面的组织准备。在这一时期,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渐尖锐,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要求团结的愿望十分强烈。马克思认为:建立一个包括欧洲先进国家无产阶级在内的国际性革命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而在圣马丁堂举行的会议为这个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机会,这就是接受了会议邀请的原因。 国际工人协会的创立对于马克思来说,自然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情,这是他多年的宿愿,也是他多年辛勤劳动的成果。然而,要使他的学说在国际内部得到胜利却还需要作许多艰苦的努力。 当时与会者代表着各种繁杂的思想流派,也还存在着狭隘的宗派主义情绪。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接受了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和《章程》的任务。它们必须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又必须不脱离工人运动所处的实际状况,不脱离工人运动所能接受的水平。这是十分艰难的工作,马克思出色地完成了。他用“实质上坚决,形式上温和”的方式,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包括在国际的《宣言》和《章程》之中。 马克思在名义上只是总委员会的一般委员,但却是国际的灵魂,实际上领导了国际的日常工作。他为制定国际的纲领、路线和策略操心,为国际开展有效的活动和斗争操劳,并通过国际与各国工人组织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对他们的斗争策略提出建议。恩格斯说:“叙述马克思在国际中的活动,就等于编写这个协会本身的历史。” 马克思在国际的工作重点当然是放在组织和支援各国工人反对资本剥削的斗争,支援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上,在这些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正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些任务,马克思对国际内部的各种思潮的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在国际的前一阶段,主要是批判忽视政治斗争,代表小私有者利益的蒲鲁东主义。 在后一阶段,则主要粉碎了否定权威、否定国家、企图革命一举成功的巴枯林主义者的思潮和阴谋活动。通过这些批判和斗争,就进一步扩大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恩格斯说:“他那曾经遭受……反动党派百般扼杀的学说,现在已经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广为传播了。”在组织上,马克思团结了一批先进无产者,为各国工人阶级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无产阶级战士,同时杜绝了那些沽名钓誉者钻入国际。 马克思从不居功自傲,他认为“促使国际获得这样巨大发展的情况,是由于全世界人民遭受到日益加剧的压迫”,而决不是他个人的功劳。他也决不计较个人的声望。他说:“由于厌恶一切个人迷信,在国际存在的时候,我从来都不让公布那些许许多多来自各国的、使我厌烦的歌功颂德的东西;我甚至从来也不予答复,偶而答复,也只是加以斥责。” 国际成为各国反动政府敌视的对象,它的存在使他们感到惊恐;而在先进的工人中它是希望的寄托和理想的象征。 在巴黎公社时期,国际承受了严峻的考验。巴黎公社 了一场王朝战争。在战争期间,1871年3月18日,法国无产阶级爆发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建立了巴黎公社。公社虽然只存在了短暂的72天,但它在工人运动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并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马克思远在伦敦,但一直关心普法战争的发展,并以异常的热情对待巴黎公社。在这一段时间内,他执笔写了几篇著作,又一次表现了非凡的卓识,并体现了他旺盛的革命激情。 当时法国的统治者是拿破伦三世,普鲁士的宰相是俾斯麦。他们都想为本国取得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彼此敌视,并各自积极备战。1870年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这是俾斯麦用外交上的阴谋手段挑衅的结果。受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的委托,马克思在战争爆发后的第四天就起草了一篇关于普法战争的宣言,经总委员会讨论通过,于7月26日公布。 宣言分析了战争的根源、性质和前途,以及德法无产阶级对战争应持的态度。宣言指出,这场战争是普法两国统治者共同挑起的。但在开始阶段,法国是侵略者,德国是处于防御地位,拿破伦第三是破坏德国统一的大敌,只要这场战争是反对这个人的,就是正义战争,德国工人阶级必须支持它。 马克思在宣言中指出:“第二帝国的丧钟已经在巴黎敲响了”,他已预见到在腐败无能的政府统治下的法国必败无疑。战争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的判断。9月1日,两军在色当会战,法军惨败。拿破伦第三被俘。普军继续深入法国领土。马克思又代表国际工人协会起草了第二篇宣言,谴责俾斯麦把防御战争变成侵略战争,妄图吞并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地区。 1871年1月底,在巴黎被普军包围了几个月后,在拿破伦第三垮台后成立的以梯也尔为首的大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了。而巴黎的工人们仍手持武器,站在自卫的第一线。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挫败了反动政府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大炮的阴谋,起义获得成功。3月28日宣告成立公社。工人阶级掌握了政权,这是史无前例的。 马克思原来是并不赞成工人起义的,因为他认为起义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时机也不成熟。但当公社成立以后,他热情地支持公社战士。他赞扬“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历史上还没有这种英勇奋斗的范例!” 在那些日子里,他发出几百封信给国际的成员小组和各国的朋友们,把巴黎发生的事告诉他们,使他们了解公社的国际意义,并要求和号召各国的工人们开展示威运动和支援活动,以表示对巴黎工人兄弟的同情和团结。 在那些日子里,马克思还通过各种渠道与巴黎公社保持联系,及时地给公社的领导人出主意,提建议。公社的领导人对他和恩格斯也都十分尊重,愿意向他们请教。 在1871年5月下旬,马克思分析当时各方面形势,已预感到公社将要失败。果然,不久就传来了巴黎公社的战士惨遭屠杀的消息。马克思的心情是沉重、悲愤的。他关心成千上万的公社战士的命运,其中不少人与他保持着深厚的友谊。而且,他的女儿劳拉和女婿拉法格也在那里,情况不明。 1871年4月底,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就委托马克思起草一份关于巴黎公社的宣言。他甚至在病床上也赶写这份文件,写了两个草稿后才完稿。巴黎的最后一个街垒失守后的两天,即5月30日,定名为《法兰西内战》的宣言就向总委员会宣读了。这是他写的最辉煌的文件之一。那段时期从巴黎传来的消息往往互相矛盾,情况又异常复杂,而马克思却能从中加以分辨,揭出了事实的真相,并加以正确地分析和评论。贯穿全篇的是饱满的激情,深深震撼人心。 宣言叙述了巴黎人民起义的经过,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指出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武装,是胜利地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和巩固胜利果实,必须与广大城乡劳动者,尤其是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而为了进行这一切,必须有一个以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作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宣言是这样结尾的: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的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被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的心坎里。那些杀害它的刽子手们已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尽管他们的牧师们拼命祷告也不能把他们解脱。”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