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谢觉哉 > 谢觉哉杂文选 | 上页 下页
游秦堤、灵渠


  三七与四六,鱼嘴和铧嘴。
  灌溉今更多,运河此最古。

  春深两岸看桃花,秋老扁舟迎柳絮。
  二千年前建筑者,功在人民不下禹。
  李冰父子庙巍然,三位将军竟冤死。

  十一月十日在广西兴安县看灵渠、秦堤。由兴安县委所在地乘小舟沿灵渠东南行,水清如镜,水草里的小鱼一一可数。两岸多住户,捣衣声相闻。导者说:上午九时前是居民汲水时间,不许洗濯。沿渠植桃柳,如是春时,应是“渔舟逐水爱山春”,“坐看红树不知远”了。可惜今已秋暮,小舟掠秋柳而过,仅觉阴凉而已。县委同志说,要将此地加以培植,成为好的风景区。

  灵渠一名陡河,长约五十华里,把湘江水接至漓江。渠左有放水闸,水涨时由闸泄水入湘江,使渠水经常保持—定的深度,可以航行无阻。据说以前交通不发达时,灵渠两岸极为繁盛。

  再往前行,经过三将军墓、飞来石、四贤祠就到了秦堤,即分水处。

  秦始皇收陆梁之地,设南海、桂林、象郡,命史禄修凿灵渠以通漕运,沟通湘漓二水,发展南北水运,是我国最古的一条运河。四贤祠祀秦代的史禄,汉代的马援,唐代的李渤、鱼孟威,他们都是经手修堤或加修的人。三将军墓相传是秦始皇派来开凿的张、刘、李三人,前两位未修成功,被秦始皇杀了,后一位成功了,但因畏秦皇之暴,也自杀了。飞来石是屹立堤畔的巨石,题记颇多。相传从前堤渠屡筑屡坏,忽一夜暴风雨,飞来这个石头,人们依石筑渠,渠就成了。

  秦堤高一丈多,宽数丈,长约半里,全用大石砌成。堤前分水处有一座石坛,前锐如铧,名叫铧嘴,用以分水。十分之三的水流入灵渠,进到漓江;十分之七的水北流,成为湘江。

  兴安县志载:湘、漓二江并不同源。湘江发源于兴安东南的海阳山,漓江发源于兴安县西南的螺丝岭。秦代开凿,沟通湘、漓二江,漓江至大榕江,与桂江会合。

  今年四月在四川灌县看都江堰,也是秦的建筑。治水方法大致相同。都江堰的分水处,用卵石筑成“鱼嘴”。都江堰的水,是四六分,这里是三七分。都江堰的飞沙堰是分洪的,秦堤上用石块砌的堤,也是用以分洪。都江堰专为灌溉用,现已由二百余万亩扩展到六百多万亩。灵渠可航行也可灌溉,灌溉十多万亩,现正计划多开支渠,扩大灌溉面积。

  都江堰、秦堤、灵渠,至今犹为人民服务,二千多年前的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而不应该把名誉只给于李冰、史禄(包括三位将军——三将军事志书不载,只传其姓,不知其名),尤其不应该给于马援等人。

  1959年1月1日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