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谢觉哉 > 谢觉哉传 | 上页 下页 |
从学医到弃医 |
|
第三章 革命民主主义者 从学医到弃医 一八九九年,觉哉和三十里外的一位农村姑娘何敦秀结了婚,当时他十五岁,何敦秀二十岁。 一九〇八年春节过后,二十四岁的谢觉哉决定不再当塾师,而决心去学中医。他的老师就是他的岳父——当地著名的老中医何秋岩先生。何先生旧学渊博,曾在陕西为官,后因看破官场丑恶,不愿折腰权贵,于是弃官从医,为民除病。觉哉对岳父的正直为人非常尊敬,逢岳父“八秩”之年,觉哉从外地寄回一首寿联并受到岳父的赞赏,联曰:“天赐遐龄,长为乡间除疾苦;我携巨枣,待来杯酒话沧桑。”岳父对这首贺联十分满意,因为正合他志愿从医的愿望。 觉哉对自己弃教从医也作过认真的思考。最主要的是家庭的不幸遭遇促使他对救死扶伤产生了极大兴趣。他二十岁以后的几年时间,全家先后死于病因的达七口之多,尤其是他的二弟理卿,生性聪明,不幸在十九岁时病逝,使他十分惋惜。他后来不止一次地回忆过弟弟死时情景:死的那天,我适外出,目已瞑,犹问哥哥回否?旁人答“回了”即咽气。二弟性沉静寡言,书也读通了,遗有百多篇窗艺,有可诵者。而在当时的乡下,这种不幸遭遇者何止他一家。这样,他开始学习中医。 当时,乡村的景况越来越坏。觉哉在和岳父一道行医的过程中,目睹官吏横行,豪绅肆虐,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现实,学医的兴趣逐渐淡薄,而感觉越来越深的是“社会的病大于人体自身的病”。①在离堆资山三十里外一个叫草冲的山沟里,他遇到过一位姓何的贫苦老妇人,这位老人患有严重眼病,因买不起先生处方的药而最终双目失明。对此,他曾几次反问自己:当医生看着人家的眼睛瞎,我为什么偏偏要学医。一九一〇年春,他终于放弃了原来十分向往的,并且学习了整整两年的中医,而再度开始了教书生涯。 辛亥革命前一年,觉哉弃医以后,由一位朋友推荐到离家百里外的安化县培婴学校担任了国文和历史教员。培婴学校是由寺院改办的,是一所主张新学的学校,校长是当地人,刚从长沙任教归来。校长在长沙期间,曾接触过同盟会会员,具有强烈的反清思想,觉哉在这里受了很大的影响,他开始对时局和政治投以注意力。 当年四月,湖南发生米荒。可是官绅富商以及外国洋行却乘机囤积居奇,抢购粮食,哄抬粮价。平时一两千文一石的大米,一下子涨到,七、八千文一石。四月十二日这天,长沙城外一乡民,只有七十文钱,买不到一升米,忧愤交集,全家四口投河自杀。这件事激起了群众的义愤,要求官府开仓平粜。可是清朝官吏先是欺骗,而后是镇压,终于激起了公愤,发生了两万余人参加的抢米事件。消息传到培婴学校,师生们议论纷纷。多数教师在维护旧秩序的立场上发表议论,把“抢米”同平时乡间传闻的土匪“抢劫”相提并论,认为这是“不义”、“不法”。觉哉没有急于参加议论,他以极大的兴趣打听事情的起因和经过,最后写了一篇小评论,陈述自己的见解。他指出:民以食为天,这是古之道理。灾民有难,官府不但不管,反而和豪绅巨商串通一气,敲诈勒索,这是官逼民反。 他鲜明地站在饥民一边,这也是他卷入政治洪流的开始。 ① 据谢觉哉与其族弟谢库生的谈话。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