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彭湃 > 彭湃文集 | 上页 下页
致李春涛


  (节录)(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十八日)

  龙山、龙津[1]自一班西装的青年男女去后,很觉寂寞,留下一个彭湃,手一卷书,叫那悲惨惨的农民快些出来反抗;又教那饥饿着的牧童唱道:

  冬呀!冬!冬!冬!田仔骂田公[2]!

  田仔耕田耕到死;田公在厝[3]食白米!

  做个(的)颠倒饿;懒个(的)颠倒好!

  是你不知想!不是命不好!

  农夫呀!醒来!农夫呀!勿戆!

  地是天作!天还天公!

  你无分!我无分!

  有来耕,有来食!

  无来耕,就请歇![4]

  湃觉得农民运动比都市的劳工运动有几点的确是很好的:

  一、农民中,自然是佃耕农占大多数。赤山约[5]约占十分之九。因和田主的距离很远,凡甚么运动,田主都不知。不比工厂的工人,一经给资本家知道,马上就解雇。

  二、农民虽然少有团体的训练,不比工厂的工人。但他们有忠义气,能老老实实的尽忠于自己的阶级。

  三、他们亦可采用同盟罢耕。因为田地不是和机械一样的关在资本家的工厂里,而且是绝对不可移动的。将来占领田地,是极容易的。

  四、海丰现在做官的钱很多,竞买田地,地价骤增,农民之纳田租,当然亦增加,佃主的争议,亦必多起来。

  五、海丰物价日贵,农民生活日益困艰,他们时时都有暴动的心理,反的心理。

  他们(农民)实在不乏聪明的人。他们对于农会的组织,都具有很热烈的情感。他们现已渐有了阶级的觉悟。他们现已渐能巩固自阶级的营垒。他们还能向别约宣传,教导别约快起。

  继赤山农会而起的,有守望农会,即守望约一带——在北路银屏、莲花诸山麓居住的农民为多。两会会员,共有五百户。每户平均约七人,共约三千五百人之多。现在罗山约,北笏约,银溪约,联峰约,在酝酿之中。这回冬季收获后,他们即可成立。

  计划到了旧历年尾(一九二三年一、二月间),可成立农会八处,少亦五六处。那时候,可以组织总农会于县城,可以向田主挑战。中国农民的阶级斗争,将现出于南部海丰一隅!陆丰亦有托人来叫我们到那边去,这也是很好的机会。可惜湃单身匹马,顾不及许多!

  湃的生活,终是苦罢了!

  陈△△[6]曾叫湃到他家里去,说[7]△公很注意湃;问湃为甚么不出去省城呢?湃问他道:“难道叫我去做官吗?”他答道:“虽然不声明叫你去做官,但若肯往省城,他(△公)当然有事给你干的。”湃道:“我还要在家里求学。”

  湃的生活路,通通为湃自己塞尽了。

  但是可以慰藉湃的,还是赤山的农民。

  湃也不愿和现在最有生机的农会及亲切可爱的农民离开了!湃一家人,除了湃的子或妻之外,余的都讨厌湃的行为。汉垣(湃的三兄)则颇与湃表同情,这也是难得的。

  载《晨光》第2卷第1号

  [1]龙山是海丰城东的小山,龙津是海丰城东的小河,这里意指海丰城。

  [2]田仔,指佃户;田公,指地主。

  [3]厝(音措),潮州方言,即房屋。

  [4]以上是彭湃在给李春涛的信中描绘他开始从事农民运动时的状况。

  [5]约,相当于大乡。约之上是都(区),约下还有乡、村。

  [6]陈△△指何人不详。

  [7]△公,即竞公,指陈炯明。陈炯明,字竞存,广东海丰人。早年参加

  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广东都督。 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广东组织政府,任陈炯明为陆军部长、内务部长、粤军总司令、广东省长。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革命,成了窃踞粤东一带的军阀。

  (1)本信及以下彭湃给李春涛的各信(节录),均转录自李春涛的《海丰农民运动及其指导者彭湃》一文,该文“缘起”说:“搜集彭君年来信札,编成此文”。李春涛在编写时,将彭湃的信件按文章叙述的需要分成若干片断,因尚未找到彭湃信件原文,所以现在刊出的这些信,都是编者将同一信的各个片断辑录起来的。李春涛(1897—1927),广东潮安人,是彭湃留学日本时的同班同学,曾任海丰县立第一小学教员。后在汕头主持《岭东民国日报》。1927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