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梁启超 >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 上页 下页
第二章 全盛时代(4)


  所谓旁罗者,当时诸派之大师,往往兼学他派之言,以光大本宗。如儒家者流之有荀卿也,兼治名家、法家言者也;道家者流之有庄周也,兼治儒家言者也;法家者流之有韩非也,兼治道家言者也。北、南、东、西四文明, 愈接愈厉,至是几将合一炉而冶之。杂家之起于是时,亦运会使然也。苏、张纵横之辨,髠、奭稷下之谈。其论无当于宏旨,其义不主于一家,盖承极盛之后,闻见杂博,取材赡宏。秦相吕不韦,至集诸侯游客,作八《览》、六《论》、十二《纪》,兼儒墨,合名法,综道德,齐兵农,实千古类书之先河,亦一代思想之渊海也。故全盛时代第四期,列国之国势,楚、齐、秦三分而终并于秦;思想界之大势,亦楚、齐、秦鼎立而汇合于秦。今请更列一时期变迁表如下: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当时所极盛者,不徒哲理、政法诸学而已,而专门实际之学,亦多起乎其间。其一曰医学。《黄帝内经·素问》,考古者定为战国时书,盖非诬也。最名家者为扁鹊,其术能见五脏症结,盖全体之学精也;能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则解剖之学明也。其二曰天算。《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亦衍于战国。《管子》有《地员篇》,是知地圆之理也;纬书言地有四游,是知地动之理也。(汉张衡有地动仪)其名家之人,不能指之。其三曰兵法学。《孙武子》一书,兵学之精神备焉,虽拿破仑之用兵,不能出其范围也。而《吴子》《司马法》,亦有渊源。其四曰平准学(日本所谓经济学)。计然之策七,范蠡用其五于越国而霸诸侯;既施诸国,乃用诸家,三致千金焉。白圭乐观时变,尝自言:“吾之治生也,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俱见《史记·货殖传》)是皆深通平准学,技而进乎道者也。

  此外则尚有史学,亦颇发达。史学盖原于胚胎时代,至此乃渐成一家言者。太史公屡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而《春秋左氏传》一书,烂然为古代思想之光彩焉。《汉·志》有《铎氏春秋》,楚人铎椒之著也;有《虞氏春秋》,赵人虞卿之著也(其书今佚。其或为记事之史,如《左氏传》;或为解经之书,如《公羊传》《榖梁传》;或为纂述之书,如《吕氏春秋》。皆不可考)。此亦史学思想萌芽之征也。而其时光焰万丈者,尤在文学。文学亦学术思想所凭藉以表见者也。屈、宋之专门名家者勿论,而老、墨、孟、荀、庄、列、商、韩,亦皆千古之文豪也。文学之盛衰,与思想之强弱常成比例。当时文家之盛,非偶然也。

  以上所列各派之流别,略具矣。但有附庸诸家,不能遍论者,今请列其总目如下(或虽非大家而有著书者亦列之,或虽无著书而为他书所称述者亦列之)

  《孔子》《老子》《墨子》《管子》(战国时人纂集)、《晏子》(战国时人纂集,《汉·志》列于儒家)、《孟子》《荀卿》《关尹子》《列子》(或云依托)、《庄子》《慎子》《文子》(采集本或云依托)、《鹖冠子》(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其书今采集本或云依托)、《商君》《韩非子》《公孙龙子》《尉缭子》(刘向《别录》云:“缭为商君学。”)、《尸子》(名佼,晋人,商君师之。其书今采集本)、《申子》(采集本)、《鬼谷子》(或云依托)、《邓析子》(采集本)、《尹文子》、《惠子》(采集本)、《楚辞》、《孙武子》。

  以上其书今存列于《四库总目》者(其《四库》不载而近世采集成本通行者数种,亦附焉)

  《子思》二十三篇、《曾子》十八篇、《漆雕子》十三篇、《宓子》十六篇(名不齐,孔子弟子)、《景子》三篇(《汉·志》原注云:“说宓子语,似其弟子。”)、《世子》二十一篇(名硕)、《魏文侯》六篇、《李克》七篇(子夏弟子)、《公孙尼子》二十八篇、《芊子》十八篇(名婴)、《宁越》一篇、《公孙固》一篇、《董子》一篇(原注云:“名无心,难墨子。”)、《徐子》一篇(原注云:“宋外黄人。”)、《鲁仲连子》十四篇、《平原君》七篇、《虞氏春秋》十五篇(虞卿),以上儒家者流。《蜎子》十三篇(原注云:“名渊,楚人,老子弟子。”)、《老成子》十八篇、《长卢子》九篇(楚人)、《王狄子》一篇、《公子牟》四篇(原注:“魏之公子也。先庄子,庄子称之。”)、《田子》廿五篇公(名骈)、《老莱子》十四篇(楚人)、《黔娄子》四篇(原注云:“齐隐士。”),以上道家者流。《邹子》四十九篇、又《邹子终始》五十六篇(原注:“名衍,齐人,为燕昭王师。”)、《公孙发》二十二篇(原注:“六国时。”)、《乘丘子》五篇(原注:“六国时。”)、《杜文公》五篇(原注:“六国时。”刘向《别录》云:“韩人也。”)、《黄帝泰素》二十篇(原注: “六国时。韩诸公子所作。”)、《南公》三十一篇(原注:“六国时。”)、《邹奭子》十二篇(原注:“齐人。”)、《公孙梼终始》十四篇(原注:“传邹奭《始终》书。”)、《闾丘子》十三篇(原注:“名快,魏人,在南公前。”)、《冯促》十三篇(原注:“郑人。”)、《将钜子》五篇(原注:“六国时。在南公前,南公称之。”),以上阴阳家者流。《李子》三十二篇(原注:“名悝,相魏文侯。”)、《处子》九篇,以上法家者流。《毛公》九篇(原注:“赵人,与公孙龙等并游平原君家。”),以上名家者流。《田俅子》一篇(原注:“先韩子。”)、《我子》一篇、《随巢子》六篇、《胡非子》三篇(原注并云: “墨翟弟子。”),以上墨家者流。《苏子》三十一篇、《张子》十篇、《庞煖》二篇(原注:“为燕将。”),以上纵横家者流。《伍子胥》八篇、《子晚子》三十五篇(原注云:“齐人,好议兵。”),以上杂家者流。《神农》二十篇(原注云:“六国时,诸子疲时怠于农业道耕,农事托之神农。”)、《野老》十七篇(原注云:“六国时。”),以上农家者流。《齐孙子》八十九篇(原注:“图四卷。”颜《注》:“孙膑也。”)、《公孙鞅》二十七篇、《吴起》四十八篇、《范蠡》二篇、《大夫种》二篇、《李子》十篇、《庞煖》三篇、《兒良》一篇(六国时)、《王孙》十六篇(原注:“图五卷。”)、《魏公子》二十一篇(原注:“图十卷,名无忌。”),以上“兵书略”。《扁鹊内经》九卷、《扁鹊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白氏外经》三十六卷,以上“方伎略”。

  以上其书今佚,见于《汉书·艺文志》者。

  它嚣(见《荀子·非十二子篇》)、魏牟(同上。《汉·志》道家之公子牟,疑即是人)、陈仲(同上。又见《孟子》)、史鰌(同上。《论语》作史鱼)、宋钘(同上。又见《庄子·天下篇》。《孟子》作宋牼)、彭蒙(见《庄子·天下篇》)、许行(见《孟子》)、告子(见《孟子》,盖儒家也)、杨朱(屡见《孟子》《庄子》。《列子》有《杨朱篇》,载其学说)、子莫(见《孟子》。执杨、墨之中者)、淳于髠(见《孟子》。《史记》云:“博闻强记,学无所主。”)、接子(见《史记》。齐人)、环渊(见《史记》。楚人,著上、下篇。或云即《汉·志》之蜎子也)、剧子(见《史记》)、吁子(见《史记》。《索隐》云:即《汉·志》之芊子也)、秉(见《庄子》。庄子谓惠施曰:“儒、墨、杨、秉四,与夫子而五。”秉不知其何指,或言公孙龙字子秉也。待考)、白圭、计然(俱见《史记》)

  以上其名散见群书,无自著书;或有之而不载于《汉·志》者。

  综是观之,伟大哉!此时代之学术思想乎。繁赜哉!此时代之学术思想乎。权奇哉!此时代之学术思想乎。谓黄帝子孙而非神明也,谓亚洲大陆而非灵秀也,嘻,乌克有此!嘻,乌克有此!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