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胡适 > 庐山游记 | 上页 下页
庐山游记(7)


  但后来这个传说又经过不少变迁,可以作故事演变的一个好例。起初耶舍与庐山的关系只在北山东林寺一带。故《庐山志》(十二上,页二)说:

  分水岭之西,〔东林寺之北〕有耶舍塔。

  桑乔《纪事》云:

  耶舍塔,并塔院,西域僧佛驮耶舍建。并废。

  后来山南佛寺大兴,也要拉几位神僧来撑场面,于是把耶舍的传说移到山南。于是有王羲之为耶舍造归宗寺的谬说,有耶舍坟的捏造,有耶舍定中三见金轮峰,遂奉舍利来造塔的传说,以至于耶舍负铁至山顶起塔的神话。久而久之,北山的耶舍塔毁,耶舍的传说也冷淡了,而南山的耶舍塔却屡毁屡造,耶舍的神话也遂至今不绝!

  让我再进一步,研究耶舍神话的来历。佛驮耶舍的传说全是抄袭佛驮跋陀罗的故事的。庐山当日确有印度名僧佛驮跋陀罗,《高僧传》(卷二,页十七至二十一)道他在长安时,

  语弟子云:“我昨见本乡有五舶俱发。”既而弟子传告外人,关中旧僧咸以为显异惑众。……大被谤黩。……于是率侣宵征,南指庐岳。沙门释慧远久服风名,闻至欣喜。……乃遣弟子昙邕致书姚主及关中众僧,解其摈事。远乃请出禅数诸经。贤(佛驮跋陀罗,译言觉贤)志在游化,居无求安,停山岁余,复西适江陵。

  他在庐山住了一年多,便到江陵,再移建业道场寺,译出《华严经》等。他死在元嘉六年(四二九),年七十一。

  佛驮跋陀罗为《华严》译主,又曾译《禅经》,名誉极大,故神话最多。他和庐山不过一年的因缘,庐山却一定要借重他,故《十八高贤传》说他于元嘉六年“念佛而化,塔于庐山北岭。”《庐山志》(十二上,页二)说:

  东林寺之北为上方塔院,有舍利塔。

  桑乔说:

  舍利塔即上方塔,在平冈之巅。初西域佛驮跋陀罗尊者自其国持佛舍利五粒来 于此山。在东林之上,故曰上方。

  南唐保大丙辰(周世宗显德三年,九五六)彭滨奉敕作《舍利塔记》(《志》十二,页二至四),中叙佛驮跋陀罗在长安时,……忽尔西望白众曰:“适见东国五舶俱来。”众皆责其虚诞,遂出之庐山。未久,五舶俱至,共服其灵通。即持佛舍利五粒,建塔于寺北上方。其后……以元嘉十七年乙亥(此与《高僧传》不合。乙亥为元嘉十二年,亦误)终于京师。……其舍利塔至开元十七年(七二九)……重建,又感舍利十四粒。……保大甲寅岁(九五四),奏上重修。……

  元明之际,王祎有《庐山游记》云:

  佛驮耶舍入庐山,常举铁如意示慧远,不悟,即拂衣去。(十二上,页十七)

  明末但宗皋论此事云:

  予考诸《灯录》,止载跋陀禅师拈起如意问生公,……恐误以跋陀为耶舍耳。(十二上,页四十二)

  其实何止此一事?到庐山的是佛驮跋陀罗,而传说偏要硬拉佛驮耶舍。耶舍“定中三见轮峰”,即是抄跋陀的定中见印度五舶俱发。耶舍造塔藏舍利,即是抄跋陀造塔瘞舍利。故东林之耶舍塔即是抄东林之跋陀舍利塔,而归宗之耶舍舍利塔却又是抄东林之耶舍塔,其实都是后起的谬说,都没有历史的根据。

  (十七,四,十四,补记。)

  今夜又见游国恩君的莲社年月考(《国学月报汇刊》第一集,页二六五——二六八),游君责备梁任公先生“并《莲社传》亦未寓目。”其实《莲社传》(即《十八高贤传》乃是晚出的伪书,不足依据。

  又记。

  (十七,四,十)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