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黃仁宇 > 萬曆十五年 | 上页 下页 |
第四章 活著的祖宗(4) |
|
儀式結束,準備起駕回宮,宦官們讓御轎抬到萬曆跟前,但他堅決不坐,仍和百官步行回宮。這支隊伍人數眾多,起止需時,到達大明門已經是下午最炎熱的時候。隊伍剛剛解散,兵部的一個主事就迫不及待地從袖子裡抽出一把摺扇使勁地揮動。負責糾察的御史發現這一情狀,認為其時雖然已經散隊,但此人如此不能忍耐,仍然屬於失儀。為此這位主事被罰薪停半年。 申時行侍奉皇帝到皇極門,然後叩頭退下。臨行時他向萬曆致以慰問,萬曆則答稱「先生勞苦」。這時候首輔固然既饑且渴,極度疲憊,但是相比之下皇帝的任務要更為勞累,他還要到奉先殿去向列祖列宗匯報,匯報完畢還要參見慈聖太后。 申時行不能算是一個迷信的人,從各種記錄上都看不出他相信通過占卜祈禱的方式就可以和宇宙的神秘的力量有所來往。他在一次給萬曆的奏章上說,「臣等不習占書,不知事驗」,足以清楚地說明了他的態度。同時,也不能認為萬曆是一個過度迷信的人。在選擇皇帝陵寢的過程中,廷臣曾因風水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辯,最後萬曆表示「當日秦始皇在驪山築陵,何嘗不講究風水。」從這一達觀的態度來看,他對風水的信仰,也只能在若有若無之間。 但是迷信與非迷信,其間的分野也可能極為模糊。例如,當一個人強迫自己對一件事情、一種前途建立信念,則其與宗教式的皈依就相去極微。因為凡是一個人處於困境,他就不願放棄任何足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即使這種可能性極為渺茫,沒有根據,他也要把它作為自己精神上的寄託。在這一五八五年亢旱的初夏,朝廷上下的情形就和此種情況極為接近。當時一天過去又是一天,而仍然是驕陽酷日,人們的焦慮也就達到了最大限度。因為每一個人都知道,皇帝的宮廷不能永遠建立在一個土地乾得發裂的京城裡。皇帝親自出動,以最虔誠的態度和最莊嚴的儀式向上天求雨,不論是出於迷信,或者其動機是維繫人心,最低限度表示了事情並未絕望。希望就產生於這種人為的奮鬥之中。他的掙扎,他的自我責備,以及他對臣僚所作的愛民的訓示,都可以安慰困窘中的人心,有如一服清涼劑。他的政府一向認為精神的力量超過實際,因此他這次求雨即是做皇帝克盡厥職的最高表現。 最後,一場甘霖有如千軍萬馬,突然降臨到人間。最初是雨中帶雹,旋即轉為驟雨,稍停以後又是一陣驟雨,雨勢一直延續到第二天。這場雨發生在陽曆六月十二日,距離皇帝徒步天壇求雨已將近一月,但是任何人也不敢妄議這不是聖心感動上蒼的結果。皇帝自己也當仁不讓,興高采烈地命令百官感謝上蒼的恩典。首席大學士也為他感到高興,因為在這時候,萬曆皇帝可以在精神上引以為自慰和自滿的機會已經不是很多了。 申時行理解萬曆的感情,同情他的處境,但是他和其他文臣一樣,仍認定皇帝的職分應當在宮殿之內,除了行禮如儀之外,他不應當置身於其他事情之中,以生輕妄的觀感。比如說萬曆想親自操練兵馬,申時行就會和其他文官合作,竭力阻止。朱翊鈞是否有軍事天才?這一問題沒有歷史家能夠解答,我們所知道的,則是他即使有任何創造的能力,也因為他身著龍袍,貴為天子,而無法施展表現。而在阻止他發揮個性的群臣中,首席大學士申時行的力量雖不顯著,卻極為重要。 文官們阻止萬曆親自操練兵馬,他們自認有歷史上的先例,因為本朝除了開基創業的祖宗以外,御駕親征的事例極少。最近一百年內僅僅有一個正德皇帝做過這樣的事情,而正德的行動,又被公認為離開了傳統的軌道。為人君者,就應該安居垂裳,所以不僅練兵要遭到反對,就是外出旅行也應該在限制之列。今上的祖父嘉靖皇帝一生,僅在一五三九年一度回到湖廣承天府巡視過他的出生之地,此後的二十七年中就沒有離開北京一步。父皇隆慶在位五年餘,僅僅到京郊謁陵一次,而且為時只有四日。而萬曆在一五八三年春天到一五八五年夏天卻已謁陵四次,這毫無疑問是過於頻繁了。 尤其使群臣為之不安的是,謁陵這個莊嚴的典禮竟成了皇帝督視內操的藉口。謁陵的隨從武裝是御林軍。這支軍隊當年經過張居正的同意而在一五八一年建立,駐在京城東北角,受御馬監太監的節制。近年來,這支部隊的兵員倍增,訓練加緊,每天黎明以前,馬隊在街上的鐵蹄聲每每把居民的好夢驚醒。一五八四年夏天,一個酷暑蒸人的日子,皇帝親自在皇城內觀看御林軍的射箭比賽,比賽延續到傍晚才宣告結束。好幾個宦官因為受不了酷日的煎炙而暈倒,而皇帝卻依舊神清體健。文官們對皇帝過人的精力毫不欣慰,反而接二連三地送上奏本,指責內操的不當。勸說無效,他們就對申時行施加壓力,希望首輔運用他的影響使這種操練停止。 從法制上講,廷臣所提出的諍諫是否具有成憲的根據則很難概說。本朝從沒有宣佈過皇帝不能親率禁軍。永樂皇帝所用過的長矛一直供奉在午門樓上,就是皇帝帶兵的實證。正德皇帝的行動雖然大干物議,然而他始終沒有向輿論低頭。而且以前皇帝的御林軍都屬於宦官管轄,就此一點,今上的措施也就無法直接批判。因此,文官們只能舉出一些道德上的理由,例如兵凶戰危,皇上舞劍弄槍有損承平氣象等等,其所用辭語顯然不能中肯。 然而文官們的意見又豈能完全忽視?他們是本朝政府的支柱。全部文臣既以倫理哲學作為基礎推行了現今的統治方式,當然討厭皇帝親率禁軍,造成文武均衡甚至武高於文的局面。只因為他們又個個都是忠臣,不便站在對等的地位去和皇帝談判,更不能借勢要挾。然則這些不便不能之處卻沒有使他們放棄初衷,即作諍諫時,他們胸中有數,意志堅決,目的不達,決不甘休。 老成練達的申時行善於洞察事情的陰和陽。他知道,道德不過是藉口,問題的癥結是廷臣的安全感。真相既明,他就採取最有效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他不事張揚,悄悄地和宦官們談判。他後來寫下的文章,闡述了此中奧妙。申閣老此時質問御馬監的諸宦官:幾千個官兵帶著武器在皇帝身旁,誰能保證他們中間沒有人參與做壞事的陰謀?萬一有變,其他警衛人員救護不及,誰負得起這樣重大的責任?諸位身為將領,又豈能置身事外?首輔還可能在此時提出江彬的先例,用本朝的歷史,引證凡是和文官集團公開作對的人,沒有一個能得到善終。即使是皇帝最親信的人,遲早也會被大眾清算。這一番危言聳聽的遊說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用申時行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諸璫竦然」。 帶兵的宦官既已為申時行的言辭所震懾,他們不再願意參與內操,轉而勸說皇帝放棄親率禁軍。這種釜底抽薪的應對方法,為效極顯;而且皇帝不是一個沒有理智的人,他知道如果堅執己意,他和臣下的衝突勢必與他叔祖正德一朝的情況相類似。他既不願意走此極端,遲早就得讓步,所以從這時起他就對禁軍逐漸不加過問。一五八五年之後,御馬監勇士相次為人遺忘,禁軍這一組織也就逐漸於無形中瓦解。 申時行以辦理外交的方式來主持內政,御林軍事件的順利結束,更證明了這種方式確實卓有成效。他欣賞自己「從中調劑,就事匡維」這一處世和執政的原則,對待皇帝的辦法則是「顯諫者不若潛移為妙」。因為這種辦法既對皇帝的權威無損,而臣下的目的又可以達到,這比之於臣下在奏章上奚落昏庸的皇帝,而皇帝用荊條痛打犯上的群臣總要高明得多。申時行所始料未及的,就是萬曆皇帝比他申先生又更高一手,他看透了這種鬥爭的真情實相,知道自己生氣都屬無效,莫若用「無為」的辦法,對付所有的糾纏,因之他的消極也越來越徹底了。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