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邓中夏 > 邓中夏全集 | 上页 下页 |
工钞与物价 |
|
(一九二七年二月七日) 这个题目是最饶兴趣的。八十年前,马克思就与蒲鲁东打过一场官司。蒲鲁东做了一本《贫困的哲学》,提出反对罢工的理由,大意是说工钞一经增加,则一切生活的必需品的价格必随之上升,其结果还不是等于零。马克思大不以为然,做了一本《哲学的贫困》,对于他这一点反驳道:“第一就没有一般物品昂贵之事。如果一切物品价格同时与工钞增加一倍,这不是价格上的变迁,只是表词上的变迁。还有一层工钞上升,从没有一切物品连带昂贵的事,在实际上,如果一切工业依固定资本的比例(依其所用工具的比例)雇用数目相等的工人,则工钞上升的影响为利润的下降,而物品的市价不致发生变化”。现在广州也公然发生此一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不能不说广州文化已经提高了,是值得我们欣喜的。我在本刊上两期拙著《广州工潮与经济发展抑或衰落》一文中关于这个问题曾经略说了一点,但是“语焉不详”,为真理愈明起见,不妨再多说几句。 说到此一问题,首先有两个重要概念物价是用什么决定的呢?工钞又是用什么决定的呢?要说清楚,然后再说到广州物价与工钞的关系是怎样的,末了做结论。 物价是用什么决定的呢? 简单的答复:物价是用买者和卖者中间的竞争决定的;也就是说,是需要对供给的关系决定的。 这话怎讲?打一个比喻,便可明白。 “假使某市场内有棉花一百包,而同时购买者所想买的却是一千包,此时需要比供给有十倍之大;所以购买者竞争就非常之烈。他们每人都想买一包,如果做得到,恐怕都想自己一个人把一百包全数买尽。这个比喻,决不是糊扯乱控,试翻开商业史一看,我们就会知道,有些缺少棉花的时代,若干资本家联合起来,不单只想买尽一百包,连世界所有的棉花全部的供给都想一网打尽。这个时候一个买者提供比较高些的价格来买棉花,想因此把别的人彻底从那场面驱逐出去。但是卖棉花的人看透了敌人在自己营盘争取很凶,因此确信他们所有的一百包棉花一定会全部卖完,所以他们知道,当那敌人们正在互相竞争抬高棉花底价格的时候,卖棉花的人不可自伙相争,致使棉价底落。因此卖者方面忽然趋于和平,他们联成一气象一个人似的对待买者;他们从容不迫安心满意地叉着他们的两只手膀。倘若那时候,虽然最热心的买者,他底出价都没非常之一定的限度,那末卖者方面的要求,就恐怕会至于无所底止。” “情形相反的时候,结果也就相反。为供给大大地超过需要的时候,卖者方面虽是拼命的竞争,两买者却是缺乏,所以货物至于不得不用贱到好笑的价格来拍卖。” 物价增高与低落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马克思说:“第一就没有一般物品昂贵之事”,即是说市场上因需要与供给的关系,只某几种货物昂贵,决不是一般物质昂贵。其次说“工资上升,从没有一切物品连带昂贵的事”。即是说物价昂贵有他的根本原因,与工钞增加了不相干。 工钞又用什么决定的呢? 简单的答复:工钞是依劳动力的生产费而决定的;也可以说是用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决定的。 什么叫做“劳动力的生产费”?“就是工人为营一个工人的生计及为一个工人的教育的原故,所必不可少的费用。” “训练工人以特定的作工时所必需的时间,如果是短,那末,工人的生产费就要不了好多,所以他的劳动力,即他的工钞,也就贱了。如果在那差不多不要学习期间只要工人运用体力就够了的事业,那末,工人的生产费,也就不过只要于维持他的劳动状态上所必需的货物就够了。所以,他的劳动的价格,就是用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决定的了。” 在资本家的眼中看来,一个工人的劳动力与他的别的工作用具如机器之类是一样的。都是生产物品以致于获得利润所必不少的东西。不过,一个机器不擦油,这机器就无用,同理,一个工人如不给他饭吃,这工人的劳动力也不会有。所以给工人饭吃与给机器擦油是同样的意思。再有一层,机器用多少年后坏了,成了废物,一定要买新的机器交换;同理,工人多少年后,老了,亦成了废物,一定要新的工人交换。机器的销耗在资本家的生产费里固要加算进去,工人的销耗又何算不然,故工钞里头往往不可不加算工人的生殖费用进去,因为要拿这个费用,使工人阶级繁殖他们的子孙,为资本家继续作工之用。所以资本家生产费中加算工人的销耗与加算机器的销耗,也是同样的意思。 总而言之,工钞是工人的生存和生殖所必需的费用;工钞多少是拿与工人生存和生殖的费用相当的价格来决定。这样决定的工钞,有一个专门名词,叫做“最低工钞”。既然叫做最低工钞,不用说是工人生活所万不能再少的最低限度了。假使一旦生活所必需的物价高涨了,工人生活自然不够用了,于是乎发生工人要求加薪这一件事;和平要求不得,于是乎发生工人同盟罢工这一件事。 末了,我们在此要补说的有两点:第一就是这个最低工钞不是就一个一个的工人说,而只是就工人阶级全体说。倘若就一个一个的工人说,那末,受那不够自己生存和生殖的工钞的人何只几百万人!第二工人常有失业这一状态。因为失业太多,工人要找工作,往往出售他们的劳动力的时候,自己队伍里发生了内讧竞争,而资本家则从而操纵用低过“最低工钞”去雇用工人。 广州物价与工钞的关系怎样呢? 简单的答复,物价增高并不是因工钞增加而来,到是工钞增加因物价增高而来。 你如不信,除看了我在本刊上两期所举的十五年度物价指数表而外,再看下面这个物价指数逐年比较表,此表是自民国二年至民国十五年各年物价的总平均数;十五年乃九个月的平均数。 三年与二年 103.6减100.0 等于增百分之3.6 四年与三年 112.1减103.6 等于增百分之8.5 五年与四年 119.1减112.1 等于增百分之7.3 六年与五年 124.7减119.4 等于增百分之5.3 七年与六年 133.4减124.7 等于增百分之8.7 八年与七年 136.1减133.1 等于增百分之3.0 九年与八年 135.4减136.4 等于减百分之1.0 十年与九年 144.8减135.4 等于增百分之9.4 十一年与十年 153.4减144.8 等于增百分之8.6 十二年与十一年 160.1减153.4 等于增百分之7.6 十三年与十二年 175.6减160.1 等于增百分之14.6 十四年与十三年 190.8减175.6 等于增百分之25.2 十五年与十四年 190.8减190.8 等于减百分之0.7 我们看了这个比较表是很有趣味的。因为他不特证明物价逐年增高,事系平常,无可诧异;并且还得了两个意外的结果:(一)无工潮之年物价是逐年增高;(二)九年与十五年皆系所谓工潮之年物价反而降低,虽说降低并不多。 说到这里,一定有人不服,因为你们工人们已亦这样说“雇主加价,远超于工人加薪。为洗衣店每件加钞六厘,工人只得二厘,而雇主则得四厘。伦宝纸业东家,要令工人罢工二天,而后可借题加价,”(见工代会驳复商会上国民党书)那么明明是说因工潮而使物价增高乃一存在的事实了,不然,你们为什么这样说出来打自己的嘴巴。我们的答复,仍然是“第一没有一般物品昂贵的事”。这里所谓“一般”及“一切”是应该注意的,为纸业加了,不见得米业,糖业,油业,燃料业,建筑业都连带也加了?这是第一点,再则我们仍然说物价的增高与降落,是“供给与需要的关系”。假使供给的货物多而需要的买者少,物价虽一时增高,不旋踵便会降落。假使供给的货物少而需要的买者多,工钞虽不增加,而物价自会飞涨。如纸业何尝不是因革命高潮中宣传品扩张的关系,事实上是需要的买者多了,故雇主甚至于“要令工人罢工二天”借题加价。实利则归自己,罪名则归工人,这是何等的狡猾手段!这是第二点。工人并没有打自己的嘴巴呀,因为他接着就说“物价增涨之责,应由雇主店东完全负之”。这句的意义就是,加价与工潮绝不相干。 我们现在做结论了。 不论从事实上从理论上均可证明只有因物价增高而工钞跟着要求增加这一件事,决没有因工钞增加而物价跟着增高这一件事。罢工循环说之不能成立,就在于逻辑上根本错误。现在用普通的三段论法把他写成方式: 凡工钞加则物价加;(大前提) 广州工钞加了;(小前提) 故广州物价必加。(结论) 图解之则如下: 工钞加 工钞加——物价加工钞又加物价又加。 我们却与之不同。 凡物价加则工钞增加;(大前提) 广州物价加了;(小前提) 故广州工钞亦应加。(结论) 图解之则如下: 物价加——工钞应加……物价加工钞应加。 罢工循环说简直倒果为因,大前提既已错矣,而欲其结论之不错,得乎!此吾人之所以不能同意也欤! 附白:此文所引均见马克思《工钞劳动与资本》一书。 署名:中夏 (原载《人民周刊》第41期)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