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倪匡 > 再看金庸小说 | 上页 下页
一、韦小宝这个人(2)


  韦小宝还有甚么劣迹呢?

  一位女士理直气壮:“韦小宝娶了七个老婆!”

  这真怪,娶七个老婆是罪行乎?当然是,如果这七个老婆,全是强抢来的,那简直是犯了滔天大罪,这种人,可以一脚踏死。

  也当然是,这七个老婆,如果是化钱买来的,也犯了大罪,可以乱棍打死。

  更当然是,这七个老婆如果是拐来的,也犯了大罪,该凌迟。

  也更当然是,这七个老婆,如果其中有不是死心塌地跟他而硬留下来当老婆的,一样犯罪,至少得受宫刑。

  可是韦小宝的七个老婆,却全是心甘情愿跟定了他的,对韦小宝都有真挚的情意,一夫七妻,其乐融融,通吃岛上的旖旎风光,求诸人间,几不可再得,那么韦小宝何罪之有呢?

  韦小宝的七个妻子之中,双儿是死心塌地,爱韦小宝之深,不必说了。曾柔在当日营账一见,已然情丝暗牵,一直保存着三粒骰子,不知经过了多少夜相思,谁要是不让她当韦小宝老婆,她会拚命。阿珂是拚了命追求来的,韦小宝几次让阿珂作自己决定的选择,阿珂还是选了韦小宝。公主自行投怀送抱,和韦小宝“初试云雨情”。沐剑屏的情形,和曾柔相仿。方怡和韦小宝的恋爱过程相当曲折,几次将韦小宝害得死去活来,最后也心甘情愿。

  苏荃的情形比较特殊,韦小宝得到苏荃,靠了环境的帮忙,一张大床从丽春院抬出来,床上事情如何,不可深究,苏荃就此失身。但是,苏荃的情形,真的很值得拿出来研究一下。

  先说苏荃的年纪:

  “那女的却是个美貌少妇,看模样只不过二十八九年纪,微微一笑,媚态横生,艳丽无匹……”

  再看苏荃原来的丈夫神龙教主洪安通:

  “年纪衰老,白须垂胸,脸上都是伤疤皱纹,十分丑陋。”

  苏荃是怎么变成教主夫人的?她心中对这个教主夫人的感受又如何?

  “我很久很久以前,心中就在反你了。你逼我做你妻子,从那一天起我心中就恨你入骨。”

  唉,苏荃被逼那一年,当只有十五六岁,正是一个少女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刻。

  苏荃被逼当洪安通妻子那年只有十五六岁,也有根据:

  “洪教主这十多年修习上乘内功,早已不近女色。”

  逼少女为妻,当然还是近女色的时候,已十多年不近,苏荃那时不过三十岁,可知被逼时,只有十五六岁而已。

  苏荃和洪安通之间,也早已没有了正常夫妇应有的性生活,苏荃在当教主夫人的悠悠岁月中,不知经过了多少咬牙切齿的痛恨,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柔肠寸断的苦楚。只说说人道的立场,能不同情苏荃的,本人送他一个秤锤!

  而她对韦小宝的感情如何呢?在经过了特殊情况之后,她怀了孕,当被逼问时,苏荃的神情如画:

  “……忍不住斜眼向韦小宝瞧了一眼,脸上一阵晕红。”

  唉,是白痴也可以看出,那一阵晕红,是苏荃最美的时刻,一个女人,唯有在心头最甜蜜之际,才能有这样美丽的神态!

  苏荃在韦小宝身上找到了爱情,那是她最大的幸福。韦小宝的七个妻子,全在她们丈夫处得到爱情,那是她们最大的幸福。

  韦小宝娶七个老婆,只要局内人心甘情愿,而外人吹绉一池春水,硬要打抱不平,将七个妻子中任何一个硬拉出来,改嫁,叫她一夫一妻,被拉出来的不论是谁,都会自杀!

  韦小宝一夫七妻,男读者有异议者较少,女读者有异议者极多,主张女权者尤甚。其实,那和女权、女人地位完全无关,是男女间爱情的问题。

  爱情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也决不能以一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若是有七个女人,硬是要跟定一个男人,旁人至多啧啧称奇,不可用实际行动去反对,不然,反而破坏了他们的幸福。

  通常来说,一个男人,能给一个女人以幸福,已经难得,若韦小宝者,真是伟大。

  若认为男女间爱情只能在“道德”的框框中发生、进行,那无话可说,不必再作辩了。

  座间又有人大声疾呼:“他不学无术,全凭运气好,居然登上了这样高的地位!”

  噫!韦小宝不学乎?无术乎?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能够居高位,发大财,或叱咤风云,或领袖群伦,或为文学家,或为科学家,或为运动健将,或为围棋国手,等等。总之,一个人能成功,决非偶然的。

  在旁人看来,有很多人的成功,是因缘际会,是运气好,是机会来了,等等。但实际上,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他获致成功的因素在。

  像韦小宝,是一个成功的人物,他给人的印象是“不学无术”。然而那只是表面的印象,认识深一层,就可以知道韦小宝不但有学,而且有术。

  韦小宝是没有“学”,没有死学,而有活学,没有表面的学,而有内在的学。他不知道“一言既出甚么马难追”的那只马究竟是甚么马,可是知道一言既出不可反悔的道理。这比能将“驷马”两字,龙飞凤舞写出来,得到书法冠军而讲了话又不算的人强多了吧?

  韦小宝深通做人之道,交友之义,精娴赌博之理,用兵之策,熟练应对之法,奉君之方。韦小宝一身全是术,这些术,少了哪一点,都无法使他爬上高位。

  像韦小宝这样的人物,并不是小说中的幻想人物,而是现实社会中的一种典型。古今中外的现实社会中,都有这样的人物在。表面上看来,他大字不识,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可是实际上,处世应变才能之高,当机立断决策之明,冒险时的无畏,投机时的狠劲,都是这一类型人物的本领。这类本领,知识分子是没有的,知识分子的性格,绝大多数与这类人物恰好相反,也最容易看不起这类人物,在心中妒嫉这类人物。

  每一个人的一生之中,都会出现无数次可以导致大成功的机缘,能不能把握这种机缘,却要靠遇上机缘的人性格来决定。

  再以韦小宝为例,他一生多姿多彩生活的开始,是源自茅十八带了他进皇宫。在这一件事件上,韦小宝可以有两个选择:

  “韦小宝心中闪电般转过一个念头:我若得了这三千两银赏银子,就可替妈赎身……”

  如果他选择了这条路,当然不会有以后的事。三千两赏银,对一个穷孩子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但是韦小宝并没有选这条路。

  韦小宝并没有选去领赏银的路,是由于:

  “出卖朋友,还讲甚么江湖义气?”

  可是韦小宝毕竟是人,有着人性的弱点,他是金庸笔下一个真正的人,是真人,不是假人,所以他在面临抉择之际,不是没有矛盾,不是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和一般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大不相同。一般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一提到为朋友,讲义气,一定是“两肋插刀,眉都不皱”。这样的人物,实际上是没有的。

  韦小宝不是那样的人物,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所以他才会犹豫:

  “‘倘若真有三万两、三十万两银子的赏格,出卖朋友的事要不要做?’颇有点打不定主意。”

  这一小段描述,真正触及了人的灵魂、思想。每一个人都有价格的,所差别的只是数目不同。这样的事,讲穿了其实很残酷,也很丑恶,但事实却是如此。良家妇女往往讥笑妓女为了钱而陪男人上床,也不过是价钱问题而已,再讲深一层,就没有意思了。

  所以,韦小宝这个人,有人性的弱点。金庸通过了灵活的文字,极其深刻地表现了人性的这种弱点。虽然韦小宝后来并没有出卖朋友,甚至为了朋友而不惜抛弃了荣华富贵,但那也是由于他弃官而去之后,还可以极好的过日子。如果一弃官就要杀头,或者再到妓院去做小厮,只怕他也会再一次“颇有点打不定主意”。

  每一个人的内心,在面临抉择之际,都会有打不定主意的时候。这是人性的弱点。所有的道德教育,全为了纠正这种弱点而设。但是事到临头,是道德教育的力量大,还是人性弱点的力量大,也真难说得很。韦小宝没有受过道德教育,反倒时时战胜人性弱点,真是难能可贵。反观现实世界中,多少道貌岸然之士,多少满口仁义道德的人,暗地里在做着甚么?岂止是“有点打不定主意”,简直是立定了主意,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习惯在小说中看到道德完美无缺的人当主角,一看到了一个油腔滑调,表面上不学无术的人,居然成为主角,会很不习惯。金庸敢于写了这样的一个人,写了这样的一部小说,正是他的大成功之处。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