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倪匡 > 再看金庸小说 | 上页 下页
一、韦小宝这个人(1)


  ▼鹿鼎记

  一、韦小宝这个人

  再看了之后,仍然认为“鹿鼎记”是金庸作品之中,最好的一部。认为“鹿鼎记”是最好的一部金庸小说的理由,已经在“我看”中提了出来,不再重复。

  自然,有人同意,有人反对。

  起初,以个人的看法来说,实在找不出何以有人认为“鹿鼎记”不是金庸小说中最好一部的原因。直到有一天,才恍然大悟。

  那一天,在台北,有一个座谈会,到会者,有大学教授、报纸编辑、作家,全是身份非常的人物,自然,也全是金庸小说的爱好者。本人俨然以“金学专家”身份参加。

  这个“金学专家”身份,在后面叙到的一件事中,得到证实,不是自吹自擂的。

  席间谈论关于金庸小说,人人热烈发言,一致推崇金庸武侠小说,不在话下,不必细表。等到话题转到了“我看金庸小说”中,评“鹿鼎记”在金庸小说中占第一位时,会场之中,立时分为两派。

  一派,大表赞成。

  另一派,竭力反对。

  有赞成,有反对,自然你一言,我一语,更加热烈,本人声音大而粗,抢着喝问:“不喜欢‘鹿鼎记’,究竟为了甚么,乞道其详!”

  立时有一位女士应声:“韦小宝这个人那么坏!”

  这才如醍醐灌顶,古人有剎时悟道者,当时情形也差不多,心头恍然,原来不喜欢“鹿鼎记”者,是因为不喜欢韦小宝这个人!

  在这里,可以将话题一分为二。

  先假定韦小宝这个人,真是坏到不堪救药的地步,任何人一见了他,就可以将他一脚踩死,不但可以不必负杀人罪,还可以得忠贞救社会奖,那也绝不能因之而否定“鹿鼎记”的地位。

  韦小宝是书中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作者要人物好,人物便好,要人物坏,人物便坏。作者如果创造了一个人物,叫读者一看就讨厌,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恨不得将他从书里抓出来,狠狠修理一番,这正证明作者的成功,小说的成功。

  不能因为一个小说主角的坏,而否定小说的地位,这道理再简单也没有了,似乎可以不必再讨论。

  值得讨论的是:韦小宝这个人,坏在甚么地方呢?

  当时,就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韦小宝坏,坏在甚么地方?

  座谈会的气氛有点紧张,紧张得像法庭,要判决韦小宝究竟是好是坏。控、辩双方,各自磨拳擦掌。

  一仁兄首先发言,也词正意严,身份若天下一十三省的武林盟主焉,曰:“他拿石灰撒人眼睛,这是下三滥的行径!”

  用石灰撒向人的眼睛,当然是下三滥的行径,毫无疑问。可是,下三滥也是武林人物,而韦小宝在用石灰撒人眼睛之际,根本连下三滥也不是,只是一个小孩子,只有十二、三岁:

  “突然大堂旁钻出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大声道……”

  然后,再看看当时韦小宝撒石灰的环境。

  首先,韦小宝可以逃走:

  “他一步一步的退出圈子。众军官见这个干瘦小孩,也不知他在这里干什么,谁也不加理会……心想:‘我快快逃走吧,还是在这里瞧着?茅大哥当我是好朋友,我却悄悄逃走,可太对不起他。’”

  当时,茅十八已受重伤,受人围攻,情势何等险恶!而韦小宝只是一个孩子,居然临危不逃,单是这份气概,已罕人能及!

  辩至此,任何法官,皆不能判韦小宝“下三滥”的罪名了。

  再看韦小宝出手时的情形,茅十八已到了生死关头:

  “史松奉了鳌拜之命……手腕一翻,便向茅十八右臂砍落,准拟卸下他一条手臂……”

  面临这样重要关头,韦小宝所参与的,根本不是武林高手决斗,只是适逢其会,参加了一桩极严酷的争斗。一方,是代表民间反抗力量的茅十八,一方,是满洲大官鳌拜派出来的侍卫史松。(他才是真下三滥,学了武,投靠权贵,甚么东西!)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韦小宝撒出了石灰,救了茅十八。结果,居然还捱了茅十八一顿痛打,茅十八所以只好做江洋大盗,胡闹一起,自有他的道理,是个下下人物。

  韦小宝后来,故技重施,又撒了一次石灰。那时,他已久历江湖,知道撒石灰,会为人不齿,可是:

  “韦小宝眼见情势越来越危急,心想今日拚了性命也要相救师父……”

  为了救陈近南,韦小宝拚了性命下决心,大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已是鲜有人能及的忠勇了!

  韦小宝是否下三滥,应毋庸议!

  又有一位先生,大声控诉:“韦小宝赌钱!”

  不知道是应该长叹一声,还是应该哈哈大笑。如果可以从一个人赌不赌钱而判定这个人是好或坏,那么,世上所有人,全是坏人。

  在这里,不妨略提几句。赌,其实是人的天性。赌,是一种对前途不可知,只知有机会而不能有肯定结果的一种冒险行为。不妨闭目静思一下,人类要是没有了这种天性,还会有进步吗?

  仁兄不服:“韦小宝赌钱用骗术!”

  韦小宝赌钱,倒是经常用骗术,一上手,灌有水银的骰子,就像老朋友一样。韦小宝用骗术,救了王屋山的一干反清义士,也用骗术,结交了不少朋友,他在赌中用骗术,不是求赢,而是求输,救人,这当然不是“劣迹”了。

  仁兄仍不服:“他连自己老婆也骗,在岛上和众妻赌钱出骗术!”

  “金学专家”的身份,受到了考验,闭目略思,不超过一秒钟,立时斩钉截铁答:“没有这件事,你记错了!”

  “有!”仁兄坚持。

  “没有!不信请问原作者。”

  “没有!”金庸旁答。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