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司马辽太郎 > 项羽与刘邦 | 上页 下页
七〇


  秦章邯将军率领一支庞大的征战队伍,忽东忽西不停地机动转移,明显摆出要攻破这些自立旗号的诸侯小国的架势。他大举杀入魏的地盘,将私自称王的魏王咎围困在临济(河南省境内)城中,在此期间,魏曾哀嚎着向齐的田儋请求支援。田儋率大军前往救援,但却被章邯将军以"夜衔枚而进"的巧妙战法大败在临济城下,当场战死。

  田儋死后,齐的内部便陷入一片无可救药的混乱之中。尽管同为田姓,但其下面分支很多,其中即有属于亡齐王室直系血统的人突然冒出来成为王,将那些与他有血缘关系的田姓族人统统提拔上来,有的当上宰相,有的则当了将军。如此一来,跟 已战死的田儋同在前线的胞弟(田横等)和本家兄弟(田荣等)就都被排除在外。他们极为愤怒,便带领残兵败将投靠了楚的项梁。已故田儋族系的田氏人马得到项梁做后盾,当即将直系血统的齐王田假赶跑,拥立田儋之子田市为齐王。被撵跑的旧齐王族系的田氏族人散落至四面八方,分别投靠各种势力,又各怀鬼胎,不时向齐发动攻击,有时还极尽欺诈谋略之能事,致使其内部纷争错综复杂,纷纷扰扰闹个不停。对齐人来说,秦帝国这个共同的敌人反倒从心目中淡薄下去了。

  宋义这个人有一个令人讨嫌的地方,就是专门喜欢出谋划策。甚至在他所属的楚尚在同秦军作战,还未真正立国的眼下,他连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由将军掌权的齐国内部纷争也要插上一脚,还与内斗中的一派暗中勾结在一起。

  就像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那样,齐的田氏有一支属于田王室,这支田氏也分成许多派系,形成为几个分支;还有已故田儋一系的田氏,也分为若干支派,彼此分分合合闹腾不休。宋义在远离定陶某处偶然碰到的那位齐的权势人物高陵君显,所代表的就是已故田儋一系中的一派。

  定陶一战失败之后,宋义在将高陵君带到怀王手下,一路上两人多次留宿歇息,已变得十分亲密,高陵君最后竟忍不住提议说:“宋义君,我们干脆结拜为兄弟吧!”

  就高陵君来讲,齐弱小得几乎难以自立,还有持续不断的内部纷争。倘若没有别国的支援,不要说整个齐国,面对镔他支派,就连他所代表的派系也很难得以自立。在这一点上,楚既有精兵,又有强将,也就是说具有军事上的优势。只要抓住宋义这位楚实权人物的心,就等于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援军。

  可以说,在此关键吋刻,齐使者高陵君要想方设法把宋义抓到手里。

  正是因为对其抱有很大的期望。说来这亦是性命攸关的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他自身及其所代表的派系,还关系到整个齐国的生死存亡。宋义对此也十分清楚。

  “只要用我的一根小手指头,就可以决定齐的命运。”

  他甚至产生了这种想法。可惜的是,那些过度介人别国内部纷争的人,往往会受到直接影响,最终造成自己一方国破家亡,这种道理,宋义究竟了解几分呢?

  “齐现在的情况是,仅是由谁担任宰相这件事,就很难办。”

  高陵君在路途中说。由于家族派系太多,如果从其中一派选出宰相,反而会给内部纷争火上浇油。因此,还是干脆用别国人为好。

  “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要不,索性就请大人的公子宋襄君来担任宰相,可不可以呢?”

  #奇#高陵君终于下决心搬出了这个最为关键的话题。就高陵君而言,如果能让宋义的儿子当上齐国的宰相,一旦齐国遭遇危难之际,楚军必定会赶来帮忙。从齐国的立场来看,宋襄君刚好是一位类似于人质的合适人选,而从宋义的角度来讲,为使齐国永远依附在自己手下,则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书#不过,如果这项计划真正付诸实施,对于楚来说,宋义就等于成为齐#网#的奸细了。

  “真没想到,竟还有如此高明的手段呢!”

  宋义所想的,并不是楚国的利益。假如真为楚国着想,这样做就再危险不过了。因为宋义就可以从整个大家族的利益出发,既能从楚得到食邑,又能从齐得到领地。为养活几千人的家族成员和奴婢,就等于让齐国分担了一半的负担,就宋义本身来讲,实在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不过,他口头上还得说:“不,不可以。襄只不过是个凡庸之人,实在难以担当宰相的重任。”就这样,按照中国历来流行的礼仪习俗,宋义连着推辞了好几次。事实上,宋襄的确不过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少年。殊不知,就高陵君而言,其实越是平庸之辈越好,因此便反反复复地请求,要宋义务必满足自己的愿望。

  “哎呀,如何是好呢?”

  宋义略歪着头做出思考的样子,但脸上却挂满了笑容。他笑的时候下嘴唇会撇向一边,流露出一种让人感到不符合其身份的卑劣劲头。宋义是想让高陵君再说一遍,才故意做出一副在歪头思考的样子。高陵君已察觉到这点,便进一步说道:“请襄公子担任,如果大人认为他过于年轻,大人作为父君,完全可以从遥远的楚地予以监护的。”

  这只能说是在直截了当地劝人卖国了。这番话的意思是,仿佛要把齐作为楚的属国,牢牢地掌握在宋义的手掌心里一样,但就高陵君的立场来讲,他可能还有非同一般的想法,由此才把话展 开讲到这种程度的。这番话可以理解为高陵君在出卖齐,但也可以理解为完全相反。

  说句实在话,所谓齐这个国家,在这片土地上根本就不存在,存在的只是那些正在齐故地闹内讧的将领,即使置之不理,它也会因内讧而自取灭亡。到了那种地步,受损失最大的将是宋义。不过宋义利欲熏心,竟毫无察觉。如果把儿子送到齐当宰相,再怎么讲是为了楚的利益,宋义的说辞也会被怀疑"恐怕还是为齐”,就不会有谁再认真听取他的意见,最终,他大概就会在楚走上没落之路吧!不过,宋义就这件事跟高陵君达成了一致。只能说他这是主动服了一剂毒药。

  如果说宋义还有一点点值得同情的地方,那就是还不能说他在楚已确立了稳固的地位,为此就要做好两件事,即:必须维系住怀王的信任,同时为了自身利益,也必须出谋划策,以巩固怀王的王权。道理很简单,王权愈强大,宋义就愈可以躲在其背后,得到更多更大的权力。以上就是宋义所采取的行事方法,确实很符合他公卿出身的身份,而高陵君也充分理解宋义的这种处境。前面曾经提到过,高陵君在怀王面前不断推举宋义,说他完全有能力当个军事战略家,这样做也是有背景的,具体来讲,就像以上所说的那样,是两个人深思熟虑的结果。

  宋义在随同怀王,从楚都盱台前往北方彭城的这段时间里,更获得了这位年轻国王的充分信任。

  “到底还是出生在旧楚令尹之家的人,论到忠诚,与其他人就是不一样。除了这个人,再也不能相信任何人的话。”

  怀王甚至在心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他对宋义私下里提出的一项方案深受感动,这项方案可以让齐隶属于自己,齐的兵力还可以随时用来加强楚的防卫。

  “真正忠君的人,可能指的就是宋义这样的忠臣吧?”

  怀王在想。他作为一国之君,只能以脆弱的方式君临于各路将领之上,原因即在于没有直接掌握军队。

  “不久就能得到齐军的兵权,届时,他们就可以成为陛下直接统率的军队了。”

  再没有比宋义讲的这句话更让怀王动心的了。怀王暗想,一旦将来项羽和刘邦的势力不断壮大,到时候自己作为王就可以亲率齐军去征讨,倘若真能有那么一天,或许就会成为对宋义的讽刺。

  从前线撤回来的楚军,全部在彭城外围安营扎寨。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