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村上春树 > 雨天炎天 | 上页 下页


  希腊篇
  第04章 伊比隆修道院

  关于伊比隆修道院没有多少可说的。

  从斯塔夫罗尼基塔到伊比隆,走的是海边较好走的路。我们五点从斯塔夫罗尼基塔动身,不出一个小时就到了,一路顺风,轻松至极。说句英语就是“apiece of cake”。我们想,什么呀,这阿索斯也没什么了不得的嘛!这种傲慢后来受到了足够的惩罚,一路上海很漂亮,风平浪静。很想歇一会儿下去游泳,但不可能。这里是圣地,是神的庭院,眼睛赤身裸体在海里游什么泳。

  到了修道院——无伦哪座修道院——我们先去名叫阿霍尔达的办公室。换成日本式说法“阿霍尔达”大约就是“朝觐·食宿部”。

  除了宗教义务,修道僧还要分担各种日常性劳作,接待朝觐者也是劳作之一,安排专人负责。他们给来访者端茶上糕点,准备床铺,这是免费的。上岛时卡里埃的事务所每人交两千日元左右,一切费用都包括在里面。

  只是伊比隆是大修道院(在半岛二十座修道院中位居第三),加之离卡里埃进,来人也多。所以这里“阿尔霍达”雇佣普通的老伯替僧人做实际事物。当然也有几个僧人做,但事情太多了,光靠他们估计做不完。这座修道院同样位于海边,同样状如城堡。墙高,窗少,双重门又厚又重。若想起电影《玫瑰的名字》中的修道院,情形就差不多了。

  走到这“阿尔霍达”,照例又鲁克米果冻、乌糟酒和甜腻腻的希腊咖啡端上来。鲁克米我只吃了一半。

  在“阿尔霍达”帮忙的老伯把我们领进房间。房间狭窄简朴,木地板,摆着同样简朴的六张床。窗口有一个可以望见修道院的田地和后山。若是Oceanview①就好了,不果不可贪心不足。这房间里,除了我们还住一个希腊老伯。不知此人是累了还是性喜沉默,至是脸朝里躺着,一动不动。墙上挂着一盏煤油灯——照明器具仅此而已。房间一角有一个较为像样的取暖炉。这个季节当然没生火。炉里插着一个烟头,看样子有人在此吸过烟。房间里倒是禁烟,但希腊人一般都是烟鬼,怕是忍无可忍了。

  接待我们的老伯说饭已经开过,但若肚子饿了,可以特别做一顿。当然饿了,除了鲁克米什么都没进肚。在黑乎乎的厨房那样的地方,我们面前端来了凉豆汤、橄榄咸菜、硬面包和水。若问是否好吃,我想不能说是好吃。面包硬硬的咬不动,又咸,但因为肚子瘪了,就算有怨气也如获至宝。别无选择,奈何不得。

  端饭送菜的老伯说他原是船员,日本也跑过几次。在希腊旅行起来,一天总要碰一个这样的人。希腊的确当过船员的人多。但船舶不景气,他们都弃船上岸,迫不得已。上岸当服务生,在大巴售票,当造船工,或者像这样在修道院干杂务。

  伊比隆修道院中也有好几个礼拜堂。窗口镶着五彩玻璃。但在看惯了意大利和德国教堂精妙华丽的五彩玻璃的我们的眼里,这里显得甚是原始,而且做工粗疏,式样单调,不少地方打坏了也一直没有维修。其实维修也无非在缺口那里换一块普通玻璃罢了。感觉上虽不能说荒废,但管理显然跟不上,大概没有那种经济能力吧。俄罗斯和东欧等东正教国家全都共产化了,对修道院的经济援助也已断绝。不过黄昏时分在一片岑寂的修道院的院子里散步之间,其简朴的景致不由令人神思悠然。那种单纯、那种疏漏同景致融为一体,感觉十分自然。坦率地说,我对西欧教堂神气活现、无懈可击的华丽时常感到头疼,但这里不然。

  ① Oceanview:能从宾馆窗口看见海

  这时间对于僧人也好像是休息时间,他们三三五五聚在院子角落里低声说话。他们说话总是压低语声,笑也是静静微笑。

  除了礼拜堂还有几间殿堂,有关的僧人像做什么准备似的逐个转来转去,用长棍样的工具给殿堂里的灯点火。院子到处高高堆着劈开的圆木准备过冬。

  想不到我们睡得很熟。睡得很早,以为能够早起。但睁开眼睛已经六点半了,昨天那个老伯进来把我们叫醒,样子像是问我们要睡到什么时候,礼拜已经开始了,这种时候还睡是不地道。早饭都已结束。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