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水浒大全 > 汇评水浒传 | 上页 下页 |
第三十八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1) |
|
【金批:此回止黄通判读反诗一段,错落扶疏之极,其余止看其叙事明净径捷耳。 浔阳楼饮酒后,忽写宋江腹泻,是作者惨淡经营之笔。盖不因此事,便要仍复入城寻彼三人,则笔墨殊费;不复入城寻彼三人,即又嫌新交冷落也。 此正与林冲气闷,连日不上街来同法。 写宋江问三个人住处,凡三样答法,可谓极尽笔墨之巧。至行入正库,饮酒吟诗,便纯用“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笔气,读之令人慷慨。 篇首女娘晕倒一段,只是吃鱼后借作收科,更无别样照应。】 *** 话说当下李逵把指头捺倒了那女娘,酒店主人拦住说道:“四位官人,如何是好!” 主人心慌便叫酒保过卖都向前来救他,就地下把水喷噀。看看苏醒,扶将起来看时,额角上抹脱了一片油皮,因此那女子晕昏倒了。救得醒来,千好万好。他的爹娘听得说是黑旋风。〔金夹批:一句便省无数。〕先自惊得呆了半晌,那里敢说一言。看那女子,已自说得话了。娘母取个手帕,自与他包了头,收拾了钗环。宋江问道:“你姓甚么?那里人家?” 那老妇人道:“不瞒官人说,老身夫妻两口儿姓宋,〔容眉批:这个婆子委是姓宋,与花荣以宋公明姓刘的不同。〕原是京师人。只有这个女儿,小字玉莲。他爹自教得他几个曲儿,胡乱叫他来这琵琶亭上卖唱养口。为他性急,〔金夹批:反映李逵性急。〕不看头势,不管官人说话;只顾便唱,今日这个哥哥失手伤了女儿些个,终不成经官动词,连累官人?” 宋江见他说得本分,便道:“你著甚人跟我到营里,我与你二十两银子〔金夹批:宋江只如此。〕将息女儿。日后嫁个良人,免在这里卖唱。” 那夫妻两口便拜谢道:“怎敢指望许多。” 宋江道:“我说一句是一句,并不会说慌。〔金夹批:反映李逵说谎。〕你便叫老儿自跟我去讨与他。” 那夫妻两儿拜谢道:“深感官人救济!” 戴宗怨李逵道:“你这厮要便与人合口,又教哥哥坏了许多银子!”〔金夹批:非写戴宗小哉相,正借以反衬宋江耳。〕 李逵道:“只指头略擦得一擦,他自倒了。〔容夹批:趣。〕不曾见这般鸟女子,恁地娇嫩!你便在我脸上打一百拳也不妨。” 〔金夹批:绝倒之语,可谓刻画铁牛,唐突玉莲矣。〕〔容眉批:李大哥再不自是。〕 宋江等众人都笑起来。张顺便叫酒保去说:“这席酒钱,我自还他。” 〔金夹批:写李逵无钱作主,反来大腹作客,后忽生出宋张争还酒钱一段,前后照射,令人不堪。〕 酒保听得道:“不妨,不妨。只顾去。” 宋江那里肯,〔金夹批:丑。〕便道:“兄弟,我劝二位来酒,倒要你还钱。”〔金夹批:丑。〕张顺苦死要还,〔金夹批:丑。〕说道:“难得哥哥会面。仁兄在山东时,小弟哥儿两个也兀自要求投奔哥哥。今日天幸得识尊颜,权表薄意,非足为礼。” 戴宗劝道:〔金夹批:丑。〕“宋兄长,既然是张二哥相敬之心,只得曲允。” 宋江道:“既然兄弟还了,改日却另置杯复礼。”〔金夹批:丑。〕 张顺大喜,就将了两尾鲤鱼,和戴宗,李逵,带了这个宋老儿,都送宋江离了琵琶亭,来到营里。五个人都进抄事房里坐下。宋江先取两锭小银──二十两——与了宋老儿。〔金夹批:写宋江只如此。〕〔容眉批:把这二十两银子与他三人看样,贼,贼。〕那老儿拜谢了去,不在话下。天色已晚,张顺送了鱼,宋江取出张横书付与张顺,相别去了。宋江又取出五十两一锭付与李逵,〔金夹批:宋江只如此。〕道:“兄弟,你将去使用。” 戴宗也自作别,和李逵赶入城去了。〔金夹批:神妙之笔,更不写李逵谢,亦不写李逵别。〕 只说宋江把一尾鱼送与管营,〔金夹批:写宋江只如此。〕留一尾自。宋江因见鱼鲜,贪爱爽口,多吃了些,至夜四更,肚里绞肠刮肚价疼,天明时,一连泻了二十来遭,昏晕倒了,睡在房中。〔金夹批:昨日之叙,为见三人也。既见三人了,明日若又叙,便觉行文稠叠。不叙,又殊冷谈也。只改作腹泻睡倒,其法与林冲连日气闷不上街来正同。〕宋江为人最好,营里众中人都来煮粥烧汤,看觑服待他。〔袁眉批:说得有情臻。余波。〕次日,张顺因见宋江爱吃鱼,又将得好金色大鲤鱼两尾送来,〔金夹批:余波。〕就谢宋江寄书之义;却见宋江破腹泻倒在床,众囚徒都在房里看视。张顺见了,要请医人调治。 宋江道:“自贪口腹,吃了些鲜鱼,坏了肚腹,你只与我赎一贴止泻六和汤来吃,便好了。” 叫张顺把这两尾鱼,一尾送与王管营,一尾送与赵差拨。〔金夹批:写宋江只如此。〕张顺送了鱼,就赎了一贴六和汤药来与宋江了,自回去,不在话下。营内自有众人煎药伏待。次日,戴宗备了酒肉,李逵也跟了,迳来抄事房看望宋江。只见宋江暴病可,吃不得酒肉。两个自在房面前吃了,直至日晚,相别去了,〔金夹批:写三人不复叙,只各自来,各自去,妙绝。〕亦不在话下。 只说宋江自在营中将息了五七日,觉得身体没事,病症已痊,思量要入城中去寻戴宗。又过了一日,不见他一个来。〔金夹批:先写一句作引。〕次日早膳罢,辰牌前后,揣了些银子,〔金夹批:又带银子。〕锁了房门,离了营里,信步出街来,迳走入城,去州衙前左边寻问戴院长家。有人说道:〔金夹批:妙笔。〕“他又无老小,只在城隍庙间壁观音庵里歇。”〔金夹批:是个太保。〕 宋江听了,直寻访到那里,已自锁了门出去了。〔金夹批:妙想妙笔。○若寻着,便又续前日之游矣,有何妙哉。〕却又来寻问黑旋风李逵时,多人说道:〔金夹批:妙笔。○偏是他多人说。〕“他是个没头神,〔金夹批:妙。〕又无家室,〔金夹批:妙。〕只在牢里安身;〔金夹批:妙。〕没地里的巡检,东边歇两日,西边歪几时:〔金夹批:妙笔。〕正不知他那里是住处。”〔金夹批:〕宋江又寻问卖鱼牙子张顺时,亦有人说道:〔金夹批:妙笔。〕“他自在城外村里住。便是卖鱼时,也只在城外江边。只除非讨赊钱入城来。” 〔金夹批:三段其文各变。〕〔容眉批:三答亦传神。〕〔袁眉批:三答俱传真。〕 宋江听罢,只得出城来,〔金夹批:五字一顿,妙绝,遂若此日已毕,不复有事者。〕直要问到那里,独自一个,闷闷不已,信步再出城外来,看见那一派江景非常,观之不足。〔金夹批:以非常之人,负非常之才,抱非常之志,对非常之景,每每露出圭角来,写得雄浑之极。〕正行到一座酒楼前过,仰面看时,傍边竖著一根望竿,悬挂著一个青布酒旆子,上写道:“浔阳江正库。”〔金夹批:奇语。〕雕檐外一面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宋江看了,便道:“我在郓城县时,只听得说江州好座浔阳楼,原来却在这里。我虽独自一个在此,不可错过。〔袁眉批:世间无不爱山水的英雄。〕何不且上楼去,自己看玩一遭?” 宋江来到楼前,看时,只见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白粉牌,各有五个大字,写道:“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金夹批:将写宋江吟反诗,却先写出此十个字来,替他挑动诗兴。却又暗将世间无比、天下有名八个字,挑动宋江雄才异志,真是绝妙之笔。〕宋江便上楼来,去靠江占一座阁子里坐了;凭栏举目,喝采不已。酒保上楼来问道:“官人,还是要待客,只是自消遣?” 宋江道:“要待两位客人,未见来。你且先取一尊好酒,果品肉食,只顾卖来,──鱼便不要。”〔金夹批:余波。〕〔容夹批:点缀。〕〔容眉批:鱼便不要,是何等照顾,直恁聪明。〕 酒保听了,便下楼去。少时,一托盘托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盘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尽使朱红盘碟。 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这般整齐肴馔,济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 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栏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金夹批:奇文突兀。○写宋江平生狡狯,却于醉后露真心,极严极冷之笔。〕“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利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容眉批:真情。〕〔袁眉批:千载有生气,千载有泪痕。〕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金夹批:写出宋江言发于衷,奇文突兀。〕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金夹批:画。〕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金夹批:公欲以何科目出身?写宋江内蓄异心,笔墨如镜。〕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金夹批:寒士真有此兴,写来欲哭。〕乘著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金夹批:表出权术,为宋江全传提纲。〕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金夹批:写宋江心事,令人不可解。既不知其冤他为谁,又不知其何故乃在浔阳江上也。〕〔容夹批:观此可知宋公明真品格矣。〕〔余评:宋江词语志气非凡,意味爽人。突兀淋漓之极。〕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