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水浒大全 > 荡寇志 | 上页 下页 |
八六 |
|
天彪道:“原来如此。我方才在渡船上,望见足下仪表非俗,料想是位英雄,公事已毕,特来访你。你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为何隐落江湖?” 那大汉道:“小人复姓欧阳,名唤寿通,本处人氏。魏总管相公在任时,小人曾充汛地上铺兵,也考过几次钱粮,因无钱财使用,不能得缺。后因传递公文错误,队长将小人革役。小人家中吃口又重,无计谋生,因生平深知水性,胡乱在此取鱼度日。” 天彪听罢叹道:“惜哉!今日我要重用足下,可从我否?” 欧阳寿通跪下道:“恩相肯抬举小人,便是小人知己,小人怎敢不肯。” 天彪便招呼从人,替寿通收拾了鱼罾,另备匹马与他骑了,一同回衙。天彪又问寿通道:“我见你膂力非凡,你可学过武艺?” 寿通道:“小人幼年曾拜八十万禁军教头王升为师,十八件武艺尽皆学会。便是师父的儿子王进,也敬服小人。” 天彪甚喜。 次日,天彪点军下教场,将欧阳寿通比较考试,果然武艺出众。天彪便当厅参授欧阳寿通为领军提辖,先与记名,遇缺即补,留在身边。天彪赏罚严明,大都如此,所以人人都畏服他。天彪又于公余无事之时,与标下军官开讲《春秋大论》,不问贤愚无不感动。天彪讲到那剀切之处,多有听了流泪不止的。不到数月,马陉镇上军民知礼,盗贼无踪。 那一日接到经略使种师道密札,调他发本部兵马夹攻梁山。天彪领了札谕,便与兵马都监傅玉商议起兵,一面移请青州知府应付粮草。那些官兵的妇女老小,闻得云总管要用兵,都赶紧把丈夫儿子的冬衣做起,准备干粮,只等候调发。那青州太守鲁绍和,与云天彪最称莫逆,同日接到种经略的密札,教他应付云天彪的粮草。当时鲁太守到马陉镇犒军,与天彪祖饯。席间,鲁绍和问道:“梁山泊势焰鸱张,总管只带八千人马,愿闻进攻之策。” 天彪道:“兵无定法,因敌制变,预先却怎说得。” 绍和道:“请问大意,先进那路?” 天彪微笑道:“弟有愚见,太尊试猜一猜。” 绍和道:“若直捣梁山,恐清真山强徒米救,腹背受敌。不如攻清真山,马元势危,宋江必来救,反客为主,胜他何如?” 天彪大笑道:“太尊真知我肺腑也,愚见正是如此。只是太尊解粮,切不可由莱芜谷经过,长城岭一带地势最险,恐贼兵在彼,断我粮道。大尊可由高粱屯绕道解来。那里与博山县的青龙汛相近,即遇贼徒,官兵呼招便到,可保无虞。” 鲁绍和道:“总管所见极是,下官遵依调度。” 不说鲁太守回府。 这里云天彪命傅玉为先锋,并带欧阳寿通,提大兵八千,浩浩荡荡杀奔清真山来。清真山的为首头领锦鳞蟒马元,率领一万多人前来抵敌。可想马元如何对付得云天彪,交兵不到两三阵,被天彪杀得大败亏输,退入玄武关,死命守住。关上弓弩枪炮,灰瓶金汁,十分利害,天彪连攻十余日,不能取胜。天彪与傅玉商议,傅玉道:“何不用木驴直抵关下,栽埋地雷轰打?” 天彪道:“此法虽好,只是关上贼兵甚多,木驴内能藏得几人,万一被他推下千斤石来,徒伤儿郎们的性命。” 正在寨中商议,只见辕门官来报:“外面有相公的故乡朋友风会,同大公子齐到,在营外等候。” 天彪大喜,教开门请进。风会与天彪相见,云龙上前请过父亲的安,禀知家中祖父、母亲都安好。天彪闻知老小平安,甚为放心。风会问及军事,天彪道:“吾见到此,破清真山必矣。只是这厮们死守玄武关,攻打不入,未有良策。” 风会道:“令郎贤侄有条妙计,何不用他?” 天彪便问:“龙儿有何计?” 那云龙不慌不忙说出那计来,有分教:少年英俊,献上此日奇谋;大将老成,改作他年胜仗。毕竟不知云龙说出什么计来,且听下回分解。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