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卫斯理全集 > 木炭 | 上页 下页
四二


  当时,唯一愿望,是再度死亡,即使魂魄未能自由,千年万年,在所不计,适在片刻之间,眼前光明,痛苦全消之境地,犹如亲历,较诸如今,满身血汗,痛苦呻吟,不可同日而语。虽夭死可怨,我宁死勿生,生而痛苦,何如死而解脱!

  我已知人死之后,确有魂魄可离体而存,又何吝一死?但此际,求死而不可得,痛苦昏绝,及至再醒,星月在目,已至深夜。

  我不知何以会死而复苏,想是张队长下手之际,不够狠重,一刀之后,猝然而亡,魂魄离躯,但心肺要脉未绝,又至重生。或是由于我当时竭力想挣扎离开树中,以致重又进入躯壳之中,是则真多此一举矣。

  醒转之后,难忍痛楚,重又昏绝,昏后又醒,醒后又昏,一日夜之中,昏绝数次,每当醒转之际,剧痛攻心,口干舌燥,痛苦莫名,直至次日黄昏时分,在大声呻吟之中,才挣扎站起,倚树喘息。

  我魂魄何以会进入大树之中,真正难明,其时,只盼魂魄能再离躯,思索若其伤重不治,又可解脱,内心稍觉安慰,但当日中午,适有樵夫经过,骤见遍地尸体,大惊失色,继闻我呻吟声,将我扶住,又召来同伴,将我抬出三里之外。

  十日之后,伤已大有起色,可以步行,削树为杖,持杖告别樵民,回至营地,大军已拔营而起,唯我所住的营账还在,想是忠王心有所愧,未敢擅动。进帐之后坐定,帐内对象,一一还在,无一或缺,人言“恍若隔世”,我是真如隔世矣!

  大军虽起行,但尚留下不少食物,在帐中,独自又过一月有余,伤已痊愈,背镜自顾,背后伤痕,长达尺许,可怕之极。

  帐中养伤,早已想定,一旦伤愈,自然不能再从行伍,当急流勇退,而忠王对我不仁,我也对他不义,树中宝藏,自当据为己有!

  伤痊愈之后,再依图前往猫爪坳,十六名士兵尸体,已成白骨,大树兀立,拆开包裹之湿泥,补上之树干,已与被挖处略见吻合,正以随身小刀,待将填补之树身取出来之际,奇事又生!

  小刀才插入隙缝之中,身子突向前倾,撞于树干之上,俄顷之间,又重睹自身,满面贪欲,油汗涔涔,正在缓缓下倒。

  于此一剎那间,我明白自己重又离魂,但我固未受任何袭击,身躯虽在向下倒去,绝无伤痕。如今情形,正是我一月余前,伤重痛苦、呻吟转辗之间想求而不可得之境地,今又突然得之,一时之间,真不知是喜是悲,不知是留于树中,还是挣扎回身躯之内。

  也就在此时电光石火,一剎那之间,我已明白,不禁大笑,虽未能闻自己笑声,但内心欢愉,莫可名状,古人有霎时悟道者,心境当与我此时相同。

  我已明白,魂魄在树,魂魄在身,实是一而二,二而一,并无不同。魂魄在树,可见可闻,魂魄在身,情形一致无二,何必拘泥不化,只要魂魄常存,树干即身躯,身躯即树干。

  我内心平静欢愉,活泼宁谧之间,忽又觉山风急疾,倒地之身,又重挺立,眼前已是树而不是身,开口闻声,则魂灵归来,重复我身。

  有适才之悟,财宝于我,已如浮云,满眼白骨,一地落叶,无一不是我躯,又何必拘泥?肉躯多不过百年,古树多不过千年,何物依附,才至于万万年不绝?世上无物可致永恒,永恒在于无形,得悟此理,已至于不灭之境矣!

  飘然而离,于我而言,已无可眷恋之物!

  林玉声的“日记”,最主要的部分,如上述。

  而当我看到了他在日记中记载的一切之后,心中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林玉声在由死到生,由生到死之中,悟透了人生不能永恒,躯体不能长生存的道理。任何人,在经历过巨大的剧变之后,多少可以悟点道理,何况是生死大关!但是,他记载着,他的“魂魄”,曾两度进入大树之中,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魂魄”是林玉声日记中用的原文,这是中国传统的说法。较现代的说法,是“灵魂”。

  从林玉声的记载中看来,他肯定了人有灵魂的存在。灵魂离体之后,“有口乎?无口乎?”或者说:“有形乎?无形乎?”根本已无形无体,但是,为甚么会进入树中呢?

  林玉声记载中,有不明不白的地方,就是,在进入树干之后的他的灵魂,照他记载的,是可以在树内自由活动,上至树梢,下至树根,但是脱不出树伸展的范围之外。

  这样说来,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树,就是他的身体。那么,是不是这时候若有人伐树,他会感到疼痛?

  林玉声没有说及这一点,当然,这也不能怪他,因为当时只有他一人,并没有人在这时在树上砍一刀或是折断一根树枝,使他可以“有感觉”。

  还有我不明白的是,当时,一起死去的,除了林玉声之外,还有十六名士兵。

  这十六名士兵的情形,又如何呢?他们的灵魂又到哪里去了?是进入了附近的树中,还是进入了其它甚么东西之中?

  何以灵魂可以进入其它东西之中?中国古时的传说,虽然常有“孤魂野鬼,依附草木”之说,但是林玉声的记载中那样具体的,我还是第一次接触到。

  我呆呆地想着,心里难怪计四叔看了之后,除了“我不相信”、“我不明白”之外,根本没有别的话可说。这时,如果有人问我,我的感想怎样,相信除了这八个字外,我也没有甚么可说的了。

  我呆了很久,林玉声的日记还没有完,我再继续向下面看去。

  以后的一切,全是说他如何定居之后的情形,都十分简单,显然是他已真正感到,人生百年,如过眼烟云,连他自己的婚事,也只有六个字的记载:“娶妻,未能免俗。”

  一直到最后一部分,看来好像是另外加上去的,纸质略有不同。

  这几页之中,记载着林玉声一生之中,最后几天的事情,我再将之介绍出来:

  “年事已老,体力日衰,躯壳可用之日无多矣。近半年来,用尽方法,想使魂魄离体,但并不能成功,曾试独自静坐四日夜,饿至只存一息,腹部痛如刀割,全身虚浮,但总不能如愿。

  曾想自尽,自尽在我而言,轻而易举,绝无留恋残躯之意。但弃却残躯之后,是否魂魄可以自由?若万一不能,又当如何?思之再三,唯一办法,是再赴旧地。

  我魂魄曾两度进入一株大树,在大树之中留存。当时情景,回想之际,虽不如意,但树龄千年,胜于残躯,或可逐渐悟出自由来去,永存不灭之道。

  世事无可牵挂,未来至不可测,究竟如何,我不敢说,我不敢说。”

  最后一段相当短。

  想来,林玉声其时,年纪已老,他写下了那一段文字之后,就离开了家,再到猫爪坳去。

  在林玉声这段记载之下,另外夹着一张纸,是用钢笔写的,是林子渊看了他祖上的日记后所写下来的,我将之一并转述出来。

  记载可能是分几次写下来的,其间很清楚表现了林子渊的思索过程,每一段,我都用符号将之分开来。

  这种事,实在是不可信的,只好当是“聊斋志异”或“子不语”的外一章。

  (这是林子渊最早的反应,不信,很自然。)

  再细看了一遍,心中犹豫难决,玉声公的记载,如此详细,又将这本册子,放在这样隐蔽的一个所在,决不会是一种无意识的行动。

  “发现此册之后,祸福难料。”是甚么意思?是肯定看到册子中记载的人,会像他一样,也到那株大树旁去求躯体的解脱?

  玉声公不知成功了没有?算来只有百年,对于一株大树而言,百年不算甚么,玉声公当年若成功,他的魂魄,至今还在树中?是则真正不可思议之极矣!

  (这是林子渊第二个反应,从他写下来的看来,他已经经过一定程度的思索,开始想到了一点新的问题,并不像才开始那样,抱着根本不信的态度。他至少已经想到,人有灵魂,也怀疑到了灵魂和身躯脱离的可能性。)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